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彼拉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彼拉多,外文名:Pilate,基督教圣经人名。

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1]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耶稣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2],劝人悔改,转离恶行。

简介

耶稣时代在犹太的罗马统治者(马太福音27:2)。

本丢彼拉多(Pontius Pilatus)是罗马骑士,即属中上阶层。他名字的第一个字(praenomen)已不可考。本丢(Pontius)是他名字的第二个字(nomen),由这名字看来,他有塞尼阿姆(Samnite)血统〔译注:塞尼阿姆人是古义大利的塞尼阿姆(Samnium)国的人民〕。至于他的姓氏彼拉多(Pilatus),则可能意味他的祖先是军人。关于他在主后26年以前的事迹,我们所知甚少,但在主后26年这一年(见 P. L. Hedley, JTS 35, 1934, 页56-8),罗马皇帝提庇留委任他为第五任犹太巡抚(拉:praefectus,腊:he{gemo{n,太廿七2,等等;这官衔也用于徒廿三的腓力斯和徒廿六的腓斯都)。1961年在该撒利亚发现的一段碑文,证实了这个官衔。范达曼(E. J. Vardaman, JBL, 88, 1962,页70)认为这是彼拉多早期的官衔,后来他改称 procurator (Tacitus 及 Josephus 〔在著述中〕所采用者)。由于元老院在主后21年改变了政策(Tacitus,Annals 3. 33-34),彼拉多带同妻子上任(太廿七19)。作为巡抚,他有权决定犹太省内大小事务,并统领省内的驻军(一队 [ala] 约一百二十人的骑兵,四至五个大队〔cohort,约二千五百至五千人〕的步兵)。这些军队长驻在该撒利亚,另有分遣部队轮流驻守耶路撒冷的安东尼亚堡。巡抚手操生杀大权,犹太公会判决的死刑,必须由他批准,他也可以推翻公会的判决。大祭司须由他任命。他控制着圣殿及圣殿的财富,连大祭司的礼服平日也由他监管,只有在节期──当他住在耶路撒冷,并加派军队在城中巡逻的日子──才拿出来给大祭司穿用。

连异教的史家所载关于彼拉多的事迹,都与他下令处决耶稣有关(Tacitus, Annals 15. 44),他仅以犹太巡抚的身份在历史舞台上出现。

约瑟夫说(Ant. 18. 55; BJ 2. 169),彼拉多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不惜与犹太人对立,做了过去的巡抚都避免做的事──在圣城中设立了画有罗马皇帝形像的旗帜。由于犹太领袖冒死坚决反对,结果彼拉多让步,六日后把那些旗帜迁回该撒利亚。斐罗(Philo)记载了另一件事(De Legatione ad Gaium 299起):彼拉多在耶路撒冷的官邸奉上一套金盾。这些金盾没有刻着人像,只刻上巡抚自己和罗马皇帝的名字,但仍有犹太代表团向提庇留提出抗议,提庇留很明智地下令把金盾置在该撒利亚城中名为“罗马及亚古士督”(Roma et Augustus)的殿内(参 P. L. Maier, 'The Episode of the Golden Roman Shields at Jerusalem', HTR 62, 1969,页109起)。

约瑟夫(Ant. 18. 60; BJ 2. 175)和优西比乌(Eusebius, EH 2. 7)提到彼拉多另一件激怒犹太人的事:彼拉多征用圣殿银库的钱来建造一条引水道,从四十公里外引水进入耶城。当他到耶城时(可能适逢一次节期),数以万计的犹太人示威抗议这项工程,他则命令士兵装扮成百姓,混在他们当中,对付他们,结果大批平民被杀。学者大都认为,这就是路十三1-2所指加利利人引起的乱事(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在他们祭物中)。诺迪斯(C. Noldius, De Vita et Gestis Herodum, 1660, 249)说,希律和彼拉多交恶(路廿三12),起因是彼拉多杀了希律治下的一些百姓。这解释了为什么彼拉多要这么谨慎(路廿三6-7),把耶稣送交希律审问。我们不知道倒塌了的西罗亚楼(路十三4)是否这水道的一部分。

彼拉多行动过激,最终因为杀了一批撒玛利亚人而招来祸患。这批撒玛利亚人上了一个骗子的当,应他的呼召,齐聚在基利心山,因他答应向他们证明,摩西曾把一些神圣器皿藏在该处。这个声称明显是错误的:摩西从未渡过约但河;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抄写上的讹误,Mo{y/seo{s 应作 O_seo{s,约瑟夫其实是说,按撒玛利亚人的传统,大祭司乌西(代上六6)曾把约柜和其他神圣器皿藏在基利心山。虽然如此,仍有大批群众携带武器来到这里,而彼拉多则下令围捕,结果拘捕了许多人,并处决了他们的领袖。撒玛利亚人派代表向当时的叙利亚总督威特留(Vitellius)抗议。威特留下令彼拉多亲自到罗马王跟前,就犹太人的指控提出解释,威特留并命令马吉流(Marcellus)到犹太地接管彼拉多的职务(Jos., Ant. 18. 85-89)。彼拉多往罗马途中,罗马皇帝提庇留驾崩(主后37,参 E. M. Smallwood, 'The Date of the Dismissal of Pontius Pilate from Judaea', JJS 5, 1954,页12起)。这次审讯的结果,我们并不知道,但优西比乌(EH 2. 7)引述了一个不见经传的希腊史家的记载,说彼拉多于该犹(主后37-41)在位期间被迫自杀。

上列的事件都由约瑟夫或斐罗记述。史滔发(E. Stauffer, Christ and Caesars,英译本,1955,页119-20)提到彼拉多另一件引起犹太人愤怒的事。据希尔(G. F. Hill)所说(Catalogue of the Greek Coins of Palestine, 1914),犹太巡抚曾铸造小铜币,在巴勒斯坦流通使用。通常这些铜币都刻了一些自然景物的象征图案,如树木或谷穗等,以示尊重十诫的第二诫。主后29至31年,彼拉多所铸造的钱币却刻有罗马帝国的宗教标记──占卜官的杖(lituus)和异教的奠酒盛器(patera)。这些钱币在主后31年之后,已不再发行;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一枚彼拉多时代的钱币,上面的杖已被他的继位人腓力斯用棕榈枝图案盖过了。不过,密索拉(Y. Meshorer, Jewish Coins of the Second Temple Period, 1967)声称,腓力斯本人所铸造的一些钱币也刻有激怒犹太人的图像,例如罗马兵器的标志突显了犹太地被罗马征服的事实。

关于彼拉多,斐罗也认为乏善可陈,并在著作中(De Legatione ad Gaium 301),形容他“生性固执,极端苛刻”、“脾性恶毒,动辄大怒”,并说犹太人大可提出事例,指控他“贪污,不可一世,暴戾,强横,恶待人,常常不经审讯而谋杀人,无休止地极尽残酷的能事”。按新约的判断,他是个弱者,随时愿意为了权宜之计而放弃原则;他之所以批准处决主耶稣,与其说是为了讨好犹太人领袖,不如说是惧怕罗马皇帝提庇留若知道犹太地再出现乱事而不满。从他在十字架上所加上的名号如何讥讽犹太人,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约十九19-22)。他管治犹太人,但看来不明白他们,更不要说喜欢他们。除了这一点,我们对彼拉多再无所知,这是很不幸的。

利伯迪(S. Liberty)在其文章中('The Importance of Pontius Pilate in Creed and Gospel', JTS 45, 1944,页38-56),讨论到“使徒信经”所包括的“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一句的重要性,饶有趣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