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强烈季候风信号 (香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强烈季候风信号

图片来自twitter

强烈季候风信号Strong Monsoon Signal),俗称“黑球”,是当香港境内任何一处接近海平面的地方,冬季或夏季季候风之平均风速现已或将会超过每小时40公里时,由香港天文台发出的警告信号。

介绍

与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不同,此信号所示风力不设上限,惟风势特别强劲时,会另外发出“特别天气提示”警惕市民。冬季季候风一般从北面或东北面吹来,而夏季季候风则主要是南或西南风。在十分空旷的地方,季候风的风速可能超过每小时70公里。秋季时,间中会有热带气旋横过南海,并于香港以南掠过,此时大陆性反气旋和热带气旋间的巨大气压差距,会导致香港的风力更强。

强烈季候风信号系统独立于其他气象警告,例如暴雨警告信号雷暴警告山泥倾泻警告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霜冻警告火灾危险警告寒冷天气警告酷热天气警告,这些警告可同时生效,但不会与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同时生效,因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是在香港风力受热带气旋主导时发出,而强烈季候风信号则是在香港风力受季候风及其他因素主导时发出;如两者同时影响香港,天文台会衡量哪一个系统主导香港风力,例如参考热带气旋位置、香港普遍风向及露点,而决定发出相关信号。另一方面,强烈季候风信号亦不适用于雷暴期间的阵风,相关消息会在雷暴警告的天气稿上加插有关字句,以及以“特别天气提示”方式显示;然而大雨期间,香港刮起持续强风时,天文台亦会发出强烈季候风信号。

由于强烈季候风信号往往被市民忽略,在警告生效期间仍有市民进行水上活动,酿成意外,因此天文台在2014年年底起,当遇上特别强劲的季候风时(如普遍风力达强风程度,或离岸风力达7级或以上),会在强烈季候风信号发出后,同时发出“特别天气提示”,提醒市民预料香港吹某一方向之强风,应提防海面大浪可能带来的危险,例如2014年12月4日[1]及2015年7月20日[2]

历史

皇家香港天文台(现今香港天文台前身)在1950年1月1日设立“本地强风信号”[3],警报包括季候风及强度较低的热带气旋所引致的强风。随后于1956年4月15日正式推出强烈季候风信号及三号强风信号,以区分由季候风和热带气旋所引致的强风警报[4]

强烈季候风信号主要在冬季出现强烈季候风时悬挂。由于悬挂信号是一个黑色的球体,因此又称为“黑球”。晚间灯号为“白绿白”。从1954年至1955年,天文台因为中国气象局停止给予香港气象资料而停止发出。在1978年及之前,天文台会以16方位(如西南、东北偏北、东南偏东等)警示时风向,但1979年起只以8个方向(如东北、偏南等)警示。随著最后一个在长洲的信号站在2001年12月31日关闭,在2002年起已跟随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改为“发出信号”,晚间灯号亦被删除;但仍有不少市民继续称呼此信号为“黑球”,情况类似用“风球”称呼各级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而在临近香港的澳门,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至今依然还保留著发出强烈季候风信号时悬挂“黑球”及点亮晚间灯号“白绿白”的传统。

强烈季候风信号

以下纪录截至2017年。

  • 最晚全年首次发出:1963年12月8日21:30至12月9日15:10,持续17小时40分钟,偏东风。
  • 最早全年最后发出:1954年4月27日10:30至4月28日10:15,持续23小时45分钟,东北偏东风,发出及取消时间均为夏令时间。
  • 生效时间最长:2000年10月11日06:30至10月16日05:45,持续119小时15分钟(4日23小时15分钟),偏东风。
  • 生效时间最短:2013年7月7日16:10至17:25,持续1小时15分钟,西南风。
  • 发出最多次数及生效日数最多的年份:1976年,共发出30次,共有59日生效。
  • 发出最少次数的年份:1952年1955年没有发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