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弱小马先蒿弱小亚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弱小马先蒿弱小亚种

 

[

              

 

   

中文学名

弱小马先蒿弱小亚种

拉丁学名

Pedicularis debilis Franch. subsp. debili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管状花目 玄参科 马先蒿属 短叶群 群短叶 亚群 系弱小系 种弱小马先蒿

目录

形态特征 产地生地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干时变黑,低矮或略略升高,可达20厘米,仅有微毛。 根茎黑色,略伸长而弯曲,节明显,上有宿存的卵形膜质苞片数对,并发出丝状成丛的须根,长达5厘米。 茎单出,不分枝,基部有卵形至披针形的鳞片数对,节很少,除花序外仅1-2枚,节简远距,达8厘米以上,有极微的毛线2条,在花序中毛较明显。 叶基出者未见,下部的1-2对有长柄,柄长可达2-4.5厘米,细弱,两边有狭翅,基部稍稍膨大膜质;叶片小,卵形至长圆形,长14-18毫米,宽8-13毫米,裂片每边3-7枚,长达4-8毫米,宽1.5-4毫米,宽卵形至披针状卵形,自身亦作羽状浅裂或有缺刻状重锯齿,基部狭于其片而作柄状,因相距很近故其两个裂片的小裂片或锯齿常互相接触,而使其在狭缩的基部之间粗成圆形的孔隙,缘平坦而几不反卷。上面几光滑,背面无毛而碎冰纹的网脉明显,中部或中上部1对叶子最大,卵形至长卵形,长达22毫米,宽15毫米,裂片每边可有7枚,柄亦较短而宽,长仅1-1.7厘米,其余相似。 花序顶生,亚头状,或有时在相距达5.5厘米的苞片(上叶) 腋中尚有花1对;苞片下方者叶状,上方者变粗而为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基部宽楔形;花梗在上叶腋中者极长,可达8毫米,在花序中者较短;萼多少卵状圆筒形,长5.5-7毫米,外面有极疏的毛或几光滑,膜质,常有紫红色之晕,网脉无或极微,主脉5条,次脉3-5,均粗凸而后者较细,沿萼齿的三角形基部有横行之脉1条将其串连,萼齿5枚,多少缘色,但亦透明, 内有疏网脉,后方1枚大针形而细,短于其他4枚,后者中以后侧方1对为最大,自三角形基部狭细而作线状披针形而端仅略略变粗,全缘,或在某些植株中为披针形而宽,达0.8毫米而端有1-2锯齿,前侧方1对则稍较小而同形; 花冠红色而盔则深紫红色,管长约8.5毫米,端不扩大,下唇长宽均约1厘米而为三角状卵形,或宽过于长而达13.5毫米,多少具不整齐的啮痕状齿,有时极分明而尤以各裂片的主脉伸出而成之齿可高出边缘0.2毫米,使裂片成为具有稜角,并有极长的缘毛,中裂较侧裂小一半至2/3,大部凸出于前方,宽卵形而端多少兜状,但不甚强烈,盔的直立部分前缘高约3-3.5毫米,面有明显的腺点,端约以直角但多少缓缓地转向前方成为地平的部分,其中合有雄蕊的部分长约4-4.5毫米,前方渐细为喙,额部仅稍稍凸起或几不凸,喙相长,达5.5-6.5毫米,指向前方而稍偏下方或中部以上多少上翘,极偶然有向下弓曲者;雄蕊着生于子房顶稍上处的管部内壁上,2对花丝均无毛;花柱略伸出。

产地生境

为我国特有种,产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4,000米的林缘。

参考资料

弱小马先蒿弱小亚种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引用日期201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