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道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2345 image file copy 27.jpg

张道才,1950 年出生,高级经济师,浙江新昌人,现任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人物简历

张道才,1950 年出生,高级经济师,浙江新昌人,现任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自1984 年起历任新昌制冷配件厂厂长,浙江省新昌制冷配件总厂厂长,浙江三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浙江三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1994 年9 月至2001 年6 月任三花不二工机董事长,2001 年6 月至2001 年12 月任三花不二工机董事,2001 年12 月至2002 年10 月任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02 年10 月其至今任公司名誉董事长。先后荣获中国经营大师,中国优秀企业家,中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全国乡镇企业家,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指导大师,浙江大学MBA 特聘导师,中国优秀企业家,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5亚太最具创造力华商领袖、美中经济合作组织中国首席企业家等荣誉称号,担任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机械工业协会会长;当选浙江省第八、第九、第十届人大代表。

张道才以其踏实的工作作风,丰富的管理经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卓越的经营胆识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带领三花人在二十年拼搏中取得了跳跃式的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花控股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3.60亿元人民币,拥有三大产业和38家子公司(其中境外公司4家、中外合资企业6家)。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大型企业500强、中国优秀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浙江省纳税百强企业等多种荣誉和称号。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38.65亿元,自营出口9692万美元,利税总额4.6亿元。下属控股子公司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002050)已于2005年6月7日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并于当年11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全流通。主导产品空调用四通换向阀年销量超2300万套,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50%。

收购者

角色互换的双方,一个是中国的三花控股集团,另一个是全球500强企业英维思集团旗下的兰柯公司。2007年9月20日,三花控股集团斥资1600万美元,收购兰柯公司的四通换向阀全球业务,包括美国、日本兰柯的资产及市场、中国常州兰柯的全部股权以及兰柯在四通换向阀业务领域的品牌及人才。这一收购引起了全球业界及下游厂商的广泛关注,毕竟,前者只不过是一个乡镇小厂发展而来的中国民营企业,后者却是雄踞业界20年的霸主。 收购完成后,四通阀领域的“兰柯时代”已渐行渐远,而对怎样开创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三花时代”,张道才自有盘算。

从模仿起步

作为三花控股集团与三花股份(002050)的实际控制人,张道才对市场相当敏感。他认为,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各种生产要素相对廉价,中国企业只要抓住市场空间较大的产品,突破生产工艺难关,实现大批量生产,就能大大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赢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在国际同行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上世纪90年代初,空调整机部件全面国产化,三花瞄准了四通换向阀。当时国内市场这一产品基本依靠进口,而该产品的原理性专利又恰好过期,无疑是国内企业跟进生产的最佳时机。1995年,三花向市场投放四通换向阀产品,年产能达到30万套,和兰柯开始正面交锋。

兰柯是四通阀领域所有厂家中品种最全、专利最多、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最高、检测能力最强的企业,在30冷吨以上的产品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至今独家垄断60冷吨以上的产品市场。由于兰柯长期在四通阀产品领域拥有独家控制权,当时4型和7型这样较小规格的四通阀,市场价格比今天的价格高出5-8倍。1996年,三花年产能达到60万套,三花的闯入打破了兰柯一统中国市场的步伐。

兰柯坐不住了,总裁带团上门,要求以3亿元收购三花四通换向阀业务80%的股权,收购价比三花的四通阀资产高出了近10倍的溢价。张道才非常看好制冷空调自控元器件领域中的巨大市场机遇,再加上“三花的研发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公司开发的PTC新型产品,功耗由全球平均的6-7瓦降至3瓦,而KM2型四通阀,加上一个专用电源后,功耗降至0.3瓦,比同类产品节能50%以上”,因此拒绝了兰柯伸出的“橄榄枝”。

此后三花四通换向阀生产规模快速扩大,并且以“成本领先”战略形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三花低成本高质量的竞争优势和全球市场战略下,兰柯公司逐渐失去了低端和中端市场,并失去在全球的控制地位。2004年,兰柯关闭了在美国的生产工厂;2006年,又关闭了在日本的生产基地,全部转移到中国常州生产。而2006年,三花的四通阀销售规模已达2500万套,占全球市场约50%,销售量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

2007年,三花加强对兰柯北美市场的攻势,终于促使英维思集团出售兰柯公司的四通阀全球业务,退出这一行业。至此,三花在截止阀和四通阀两个产品上形成寡头垄断,其中四通阀全球市场份额达60%以上,具备了较强议价能力。 收购兰柯后,张道才的打算是,承接兰柯的技术优势,将三花打造成为四通阀领域品种最全、专利最多、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最高、检测能力最强的国际化企业,在30冷吨以上的产品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其中80冷吨的四通阀单价达2万元以上)。

技术领先

“行业竞争,真正的王者是技术和品牌高地的构建;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可以赢得同行的佩服,但无法赢得他们的尊重和崇敬;要从行业的领先者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三花必须从成本领先向技术领先实现跨越。”张道才说。 从技术发展阶段看,如果说三花第一个十年的基础期是“完全模仿”阶段,第二个十年的提高期是“模仿加改进”阶段的话,那么现在就处在“模仿加改进”阶段的晚期,正在进入“自主创新”阶段。目前,三花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为松下、三菱、东芝、LG、三星、开利、约克、格力、美的、海尔等全球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提供配件。全球化的布局,让三花在行业最前沿信息的交流收集、与客户产品研发的同步配套上拥有一定优势,也让张道才对亚洲中低端市场和欧、美中高端市场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而这为三花实施从成本领先向技术领先的跨越奠定了基础。

几年来,三花瞄准节能、减排、降耗、环保等符合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大趋势的产品。根据日本松下的研究,变频空调相比传统空调节能24%,代表未来空调发展方向。于是,三花集中投入开发,突破技术难点,开发出变频空调必不可少的电子膨胀阀产品。目前该产品已向日本和韩国的空调厂商批量供货。

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以后,三花开始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截至2007年6月,三花共申报专利285项,获得授权197项。目前,张道才又打算筹建“中央研究院”,规划、设计和研发代表行业发展新方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积极推进与国际一流客户同步研发前沿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张道才的野心是,逐步进入全球行业标准制定领域,把握行业话语权。

战略转型

收购兰柯给了三花加速实现自身战略转型的新机遇。而这单收购,让张道才感触最深的是,在产业链全球化的过程中,“是你组织别人的资源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还是你扮演一个被别人组织去达到别人目标的角色”。只有成为产业链的资源组织者,才能成为利润分配者。

收购行业内技术和品牌领先的国外企业,迅速实现自身技术、品牌和市场的跨越式扩张,大大缩短三花登上行业顶峰的过程。

国际化对三花来说,不仅是机遇,同时也蕴含巨大挑战。“三花将借并购兰柯的契机,进一步整合国际资源和行业资源,推动自身的战略转型。”张道才说,一方面继续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力度,源源不断地研发节能、环保、节材、降耗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一方面推动行业资源整合,参与并在某些领域主导制冷空调类产品有关技术标准的讨论和制定,使三花从“产品竞争优势”走向“品牌、技术竞争优势”,然后再形成“标准制定优势”,即“产品技术化、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最终实现三花在空调元器件领域的“上游配件厂引导下游主机厂”的“供应商主权”竞争格局。

不过,三花国际化还需要适应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一家美国公司指控盾安环境和三花股份向美国市场倾销家用空调截止阀产品,2008年5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表决后初步裁定,认为两家公司向美国市场销售家用空调截止阀产品,已对美国同一行业造成实质性损害。

据悉,公司已于2008年3 月正式聘请国内和美国反倾销业界的知名律师团队正面应诉。如果诉项被美国官方正式立案审理,将对截止阀产品出口美国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不过,此次被指控的产品是方体阀,方体阀是截止阀的一种,只占公司销售总额的4%左右,因此不会对公司的经营情况造成实质性影响。” 张道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