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22日 (四) 22:17 由 幸福生活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张浚'''(1097—1164),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宋朝名将。   父张咸,元丰二年(1079)进士,历任州县属…”)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浚(1097—1164),字德遠,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宋朝名將。   父張咸,元豐二年(1079)進士,歷任州縣屬官;紹聖元年(1094),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劍南西川節度判官廳公事。張浚政和八年(1118)中進士,北宋末官至太常寺主簿。   建炎元年(1127)五月宋高宗即位前夕,張浚自京師投奔南京(今商丘南),參與登基儀式,任樞密院編修官。七月,受到新任右相黃潛善的賞識,升任殿中侍御史。八月,張浚附和黃潛善,攻擊左相李綱獨擅朝政。主張抗金的李綱被罷相後,繼續受到張浚的攻擊。   建炎二年六月,張浚奏論:「無謂金不能來,當汲汲修備治軍,常若敵至」。因而與一味求和的黃潛善意見相左,受到排擠。已被出為興元知府,被宋高宗留任為禮部侍郎。同年十月,張浚兼任御營使司參贊軍事,從此參與抗金的軍事活動。建炎三年二月,金軍數百騎突襲「行在」揚州,宋高宗倉惶出逃,張浚與呂頤浩追隨渡江,中書侍郎朱勝非任節制平江府(今蘇州)、秀州(今浙江嘉興)軍馬,張浚任同節制軍馬,駐守平江抗金。不久,朱勝非召赴行在杭州,留張浚駐守平江。三月,杭州發生苗傅、劉正彥兵變,宋高宗-退位,3歲皇子趙旉被立為帝,孟太后垂簾聽政,張浚在平江組織張俊、劉光世、韓世忠等所部勤王。四月,「苗、劉兵變」平定,宋高宗復位,張浚升任知樞密院事。   張浚認為:「中興當自關陝始,慮金人或先入陝取蜀,則東南不可保,遂慷慨請行。」五月,被任為川陝宣撫處置使。同年七月赴任,十月下旬到達興元府,設司於此,隨後調整西北各路軍事長官。十一月間,到達秦州,經參議軍事劉子羽介紹,張浚接見吳玠、吳璘兄弟,並提升吳玠為統制。曲端在陝西進行抗金活動,但專橫跋扈,曾想殺死節制陝西六路軍馬王庶,南宋朝廷即以御營使司提舉一行事務召曲端,但曲端不奉詔。同年十二月,張浚任命曲端為處置使司都統制、威武大將軍,並進行隆重的登壇拜將的儀式,張浚企圖利用曲端的抗金聲威,樹起西北的抗金大旗。但當建炎四年正月,張浚命曲端率軍救援在陝州圍城中的李彥仙時,曲端卻拒不出兵,以致陝州終於被金軍攻陷。同年二月,張浚得知金軍早已渡江南下,立即將處置使司事務交由劉子羽負責,自己率步騎數萬人自秦州東進救援。當三月間到達房州時,得知金軍主帥宗弼已自臨安退兵北歸,張浚遂率軍重回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