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张家湾镇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东南部,是通往华北、东北和天津等地的交通要道,总面积105.8平方公里,下辖57个行政村,5.7万口人,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镇域内交通便利,北京六环、京沈高速公路、京津公路穿境而过。文化特色突出,走进张家湾,您将感受古运河畔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1]
地理位置
张家湾镇地处北京市通州区,通州古时是北京的门户,在没有汽车也没有铁路的年代,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客货运输命脉,据说在最早的元朝时商船是能直接进到北京城里的什刹海的,有人描写过当时那时人来人往、卸粮装船、桅杆如林的场面。可后来城里人越来越多,河道却越来越浅,能通航的河段也就越来越短了,最后航运的终点就改在了通州,通州城外的张家湾、里二泗、河西务等镇都是因航运而繁荣起来的运河码头。
位于通州区中部。凉水河、萧太后河与玉带河汇合处,西北距通州城七点三公里。东与明代所设皇木厂、清初所建许家场、元代所立千户屯(今定福庄)相邻,南同明代军屯所建牌楼营、马家营相交,西和唐代虏民所成大高丽庄相接,北与清初圈地所建旗庄--花庄、金庄及元代通惠河边所立土桥村相毗。以元代漕远万户张督瑄海远漕粮至此复陆路转运至大都(今北京),故名。
历史资料
秦汉时期,潞河(今北运河)自今张家湾东折流,形成近乎直角弯,兼之浑河(今永定河)东支西来汇此,使此处湾流宽阔而深,又两岸土质坚硬,故为天然良好河港。辽建陪都于蓟城(今北京宣武区一带)长南京,调运辽东粮饷,于统和晚期自南京向东开凿一条运河,因萧太后主持此事而名之为萧太后运粮河,其河口即在此处港湾,海船至此,易小船驳运,此湾成为朝廷漕运码头。元世祖立首都于蓟城称大都,粮用依赖江南。至元二十二年(1285),万户侯张瑄首次指挥海般运输漕粮自渤海溯海河而驶,再沿潞河(时称白河)逆般至此湾,于此调用大车陆运至大都城,此处二作码头,直至清嘉庆七年(1802)潞河(北运河)改道止,形成巨大村落,因张瑄督海运至此而名张家湾,作大运河北端码头达七百余年。
今张家湾以萧太后河为界分为二行政村,北部有城称张家湾村,南部有市称张家湾镇,古迹尚余不少。张家湾村南口两侧有张家湾城址,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为保卫北京、保护运河而创建,今仅余南垣残段,1995年被公布为北京文物保护单位;又村南口萧太后运粮河故道上,有一座三券平面石桥,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由木桥改建,两侧护栏望柱头雕狮,各具情态,栏板内外浮雕宝瓶,为北京地区独见;南口内十里街西侧有花枝巷,其中部南侧曾有曹雪芹家当铺,今当铺门市台基尚存;花枝巷西部北侧有小花枝巷,曹雪芹家染坊曾设在巷口西侧,一口曹家井尚在;村中西侧元代建有广福寺(今小学校处),寺中铁佛数尊明初被徐达所率讨元军拉倒弃于寺前塘中,后塘淤为平地,铁佛尚埋原处(今小学操场);村东有元郭守敬所开通惠河故道(今名玉带河),河上尚保存明代所建两座独券石桥,一名东门桥,在原城东门外,一称虹桥,在原城东便门外;村西南有大片苇塘,是大运河北端码头--客船码头遗迹;张家湾镇十里街东侧,曾有曹雪芹家所开盐店,尚有几间旧房遗存;镇之十字街西南侧有小关帝庙一座,俗称芦庙。因布局平面形似葫芦故名,《红楼梦》第一回中所写葫芦庙之生活源泉即此;镇西口南侧有清真寺一座,明建清修,礼拜殿勾连搭四券,圆形嵌山窗六处,其窗棂木制为阿拉伯文,每窗一字,即"仁、义、礼、智、信、孝"六字,为世界独有,年久失修朽烂,今重修时未复。[2]
著名景点
张家湾古城墙遗址
张家湾古城建于明代,明清时城内商号林立,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通运桥坐落在张家湾古城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