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启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启发
出生 1953年12月 湖北公安
国籍 中国
民族
母校 华中农学院
职业 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
研究领域
医学

张启发 [1]>

  • 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 男,1953年12月生,湖北公安人。1976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2]>

  • 1976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
  • 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
  • 1985-1986: Post-doctoral fellow,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California, USA.
  •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张启发还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系统分析了世界大麦遗传多样性,揭示了世界大麦遗传变异的一些重要特点,阐述了世界栽培大麦东、西方独立起源的观点。应用分子标记系统分析了水稻杂种优势与分子标记杂合度的关系,剖析了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揭示出大量的上位性遗传效应,提出了上位性是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的学术观点。制作了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定位了20余个水稻重要主效基因和大量数量性状基因。应用分子技术培育出抗白叶枯病的优良杂交稻恢复系、米质改良的不育系及延缓叶片衰老、产量潜力显著提高的转基因水稻。

社会兼职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兼职教授、
  • 美国麦克耐特基金会植物学国际合作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合作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 亚洲水稻生物技术合作网络指导委员会主席。
  •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合作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 植物基因组
  • 重要基因的分离克隆
  • 杂种优势的遗传和分子基础
  • 作物品种资源的分析与基因发掘
  • 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作物改良。

科研成果

  • 1、应用多种分子标记系统研究了世界大麦遗传多样性,揭示了世界大麦遗传变异的一些重要特点,阐述了世界栽培大麦东、西方独立起源的观点;对作物品种资源的保护利用和起源进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国际科学基金会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 2、在国际上率先并较系统地应用分子标记进行了水稻杂种优势的研究。系统分析了杂种优势与分子标记杂合度的关系;剖析了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揭示出大量的上位性遗传效应,提出了上位性是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的学术观点,研究结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和国际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后,受到高度评价;分析了杂种优势与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的关系,初步揭示了杂种和亲本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基因特异表达的主要形式。研究结果对水稻杂种优势的预测和杂交稻的改良有重要意义。
  • 3、深入开展了水稻基因组研究。制作了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应用分子标记定位了20余个水稻重要主效基因和大量数量性状基因。正在分离克隆水稻抗白叶枯病、广亲和、光敏核不育3个重要基因。这些基因的成功克隆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4、注重应用分子技术于水稻改良。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开展了水稻品种改良的研究,已培育出:优良恢复系“明恢63”抗白叶枯病改良版,开始示范推广;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可用于杂交稻米质改良的“珍汕97”和“特青”;延缓叶片衰老、产量潜力显著提高的转基因株系。

主要奖项

  • 1993年获瑞典国王Baudouin奖。
  • 199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特号。
  • 1998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 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学术论文专著

  • 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70篇发表在SCI收录杂志上;
  • 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15次;
  • 发表论文在SCI收录杂志上被引用500余次。

参考资料

  1. [1]中国科学院
  2. [2]张启发简介

外部链接

张启发(中国科学院院士)_公安县当代人物张启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