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丹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丹红
张丹红
出生 中国北京
国籍 中国
职业 Deutsche Welle中文部副主任。

张丹红北京人,在北大学习德语后赴德留学,

1990年起在德国政府的对外广播电台德国之声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德国之声台长办公室主任布尔格霍夫语),

2004年起任中文部副主任。作为德国媒体人士和中国问题专家,

自2008年3月份西藏"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发生后,张丹红女士频频在德国国内各种研讨会、电视节目等活动中露面,替中国说公道话。张一贯主张西方不要用高高在上的态度批评中国,而要看到中国在人权等方面的进步。此外还有医生张丹红。

人物简介

1966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系,同年秋季赴德,1990年进入Deutsche Welle中文部,能讲德语、英语和法语,文笔优美、写作勤恳,中文部资深记者,因工作出色,2004年起担任Deutsche Welle中文部副主任。

2008年9月,因自己的一句公道话,触犯了德国舆论的红线,Deutsche Welle决定免去张丹红中文部副主任职务,但保留编辑职务,恢复主持播音的工作。

停职事件

张丹红在北京奥运开幕之前两次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是此次事件的直接导火索她在德国电台的一次访谈中说,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成功地"使4亿人脱贫",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比世界上任何一支政治力量在实践人权宣言第三条方面的贡献都要大"。在谈到中国所谓"互联网检查"问题时,张丹红表示,在德国也有网页被禁,比如儿童色情网页。7月24日,在德国电视二台由著名主持人伊尔纳主持的一次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中谈到西藏问题时,她说,中国政府"为保护西藏文化做了很多事情";谈到中德关系时,她说,默克尔当上总理后,良好的中德关系不再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和德国前总理科尔、施罗德不同,默克尔更多地把中德关系带上了冲突的轨道。

8月11日,德国《焦点杂志报道称张丹红"向中国共产党献媚"。《柏林报》20日报道说,德国执政党之一的社民党议会党团内政发言人迪特·威弗尔施皮茨称,张丹红的发言是"无与伦比的灾难","她的做法表明她不适合在德国之声工作",该报道的题目具有明显的煽动性:"赞扬共产党"。22日,该报首次报道,张丹红被德国之声"暂时停止在麦克风前的工作",并称是因"张丹红由于其对华友好言论最近引起注意。"26日,《科隆日报》记者从德国之声台长办公室主任布尔格霍夫那里证实了这一消息,并明显为张丹红抱不平,因为该报道的题目是"中国问题专家变哑了"。 [1]

外媒自省

德国之声电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因为在节目中发表真实的言论,而被调离主持人岗位。8月30日,德国之声中文网站发表一份声明,说张并未被解职,还在继续工作。并称,在她接受的为数不少的媒体访谈中,有一次她的一些表述和德国之声所秉承的主导理念不相符合。就这一事件,正在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前,惯常的一个做法是暂停针对公众的活动,其中也包括在话筒前的工作"。

作为德国联邦预算资助的新闻媒体,德国之声在列举的"主导理念"中,似乎并不包括言论自由。换句话说,在宣扬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时候,言论自由可以受到限制。作为新闻媒体从业者,在访谈节目中批评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对华政策,背离了德国媒体的"主导理念"。当节目嘉宾所发表的谈话与新闻媒体所标榜的价值观念不相符合时,新闻媒体非但没有捍卫嘉宾表达的权利,反而将其调离岗位,以示惩罚。

撇开这一事件所隐含的价值观念不谈,单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西方新闻媒体在自我审查方面毫不手软。

世界各国新闻发展的经验表明,政府的事先审查制度,越来越多地通过间接的方式植入新闻媒体之中。新闻媒体可以自由地选择新闻报道题材,但是新闻媒体的负责人必然受制于投资者;新闻从业者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新闻从业者的观点必须服从于新闻媒体的"主导理念"。

假如新闻媒体从业者违背了新闻媒体所倡导的价值取向,他们就会被调离岗位,从而失去话语权;假如新闻媒体背离了投资者的价值观念,新闻媒体就会失去经济来源,甚至有可能关门破产。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西方国家没有新闻审查制度,恰恰相反,西方国家以市场的手段,影响或者干预新闻媒体的正常运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施加压力,影响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价值判断。

参考资料

  1. 张丹红事件观察者 . 20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