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义
(Freudianism),亦称精神分析学派,是现代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哲学派别。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它产生于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种学说所信奉的基本原则是精神决定论,即认为自然和社会中发生的一切事物都定有其因,人的全部行为都是由愿望、动机、意图等精神因素决定的。而精神过程本身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精神过程不过是一些孤立的、附加的过程。这个理论是指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也称为精神病学和深蕴心理学。分为古典和新的弗洛伊德主义。
目录
基本信息
什么是弗洛伊德主义,按照弗洛伊德自己的说法,弗洛伊德主义是他“研究和治疗”癔病(神经症)的方法。弗洛伊德心理学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及其理论;第二部分是关于人的心理过程的理解。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领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的世界,它最深层有着神奇的不能被人意识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
产生背景
它产生于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人们所受到的心理压力增强,精神病患者不断增多,再加上因自然科学革命而引起的机械论心理学观点破产,促使弗洛伊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心理结构问题,并把研究结果应用到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去,从而创立了新的心理学哲学理论。“精神分析”的含义有两点: (1)指精神分析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技术,它是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科分支;(2)指一种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该体系是弗洛伊德在叔本华无意识意志理论的启发下提出的,它是一种三层心理结构学说。弗洛伊德在精神病研究中发现,人的心理和意识并不等同,心理活动大部分是无意识地进行,而自觉的意识活动只是心理活动的一小部分。他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本我的核心是“里比多”,即性本能,它处在心理的最底层,是一种原始的、神秘的、本能的欲望冲动,相当于无意识;自我处在心理的最高层,是从本我中分离出来的高级心理活动,它控制着本我的欲望冲动,相当于意识和自我意识;超我是“良心”的我,它介于本我与自我之间,起着平衡和调节作用。这三者处于平衡时,人就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而当本我的欲望冲动受到过分的压抑时,平衡往往会遭到破坏,这时就会导致精神病。弗洛伊德主义断言人的性本能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源动力,是一切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作为生命本质的性爱冲动是与生俱来的。当性爱受到压抑而无法满足时,就会转化为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创造性活动。弗洛伊德主义用性爱解释人类社会现象,认为社会文明起源于性欲的升华。宗教、道德、禁忌等的最初产生都是为了对性本能的压抑,指出改善社会条件以满足人的性欲的必要性。弗洛伊德的学说得到他的追随者的发展,划分出了许多支派。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阿德勒,他把弗洛伊德学说与唯意志主义结合起来,建立了他的个体心理学派。
从上世纪40年代起,欧美一些精神病学者,从社会学观点出发,强调家庭、社会制度和文化对精神病致病的影响。他们自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其中以霍妮和弗罗姆为主要代表。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的许多分支,大都以弗洛伊德学说作为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阿德勒的人性观
阿德勒的人性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和补偿,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体系,阿德勒称之为个体心理学。所谓个体心理学,是把个体视为独特的一个整体,部分只有通过整体才能得到理解。整体人格内在于每个人的存在之中。每一个体代表了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每一个体又为其整体人格所塑造。每一个体既是一幅画作,又是画作的作者。个体是他自己人格的画作者。 精神分析理论:新弗洛伊德主义 一、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产生发展 (一) 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和问题 1、 非理性主义倾向:弗洛伊德把潜意识看的比意识更重要,而且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与社会相对立的本能欲望和冲动,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意识是心理的实质,否认了意识的主导作用。 2、 生物学化的倾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整个体系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的。因为他认为心理能量来自于本能冲动,心理结构的基础是本我,心理发展始终以身体不同区域的快感为中心,这些基本的假设使他的整个学说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生物学,所以,他对个人和人类的一切行为,无论是正常的还是病态的解释,都具有生物学的色彩。结果是他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抹杀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抹杀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3、 方法论上的局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源于他对精神病和神经症患者的治疗实践,因此,他得出的是变态心理规律。但他把它们推论到所有正常人身上,结果就把正常人和变态患者混为一谈,把变态心理普遍化、绝对化了。在方法论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而且,他忽略个体和群体、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本能和文化的差异,用关于个体、个体心理和本能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文化和历史现象。这同样犯了方法论上的错误,体现了他持有一种庸俗的唯物和形而上学的还原论。 (二) 三个对新弗洛伊德主义发展起了关键作用的理论局限 1、 成年人的人格几乎是在儿童5、6岁时就已经完全形成,这一观点遭到许多理论家的反对。新弗洛伊德主义者承认童年经历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他们认为,后来的经历,特别是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经历在人格形成上也非常重要。 2、 许多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向弗洛伊德强调本能对人格影响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弗洛伊德没有认识到许多重要的社会文化力量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 许多理论家不喜欢弗洛伊德理论整体上的消极特征。 (三) 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的演变 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派别,一方面,弗洛伊德本人一再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他的弟子不满于他对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的过分强调,从不同的理论视角纷纷对他的理论提出强有力的挑战;另一方面,时代发展、环境变化导致精神分析所由发生和流行的场所变化,这也必然引起精神分析的变化。 总的来说,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的演变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从精神分析内部进行的修正和发展,早期是荣格、阿德勒等人进行的,后期是哈特曼等人的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和克莱因等人的精神分析对象关系理论;二是从精神分析外部进行的突破和发展,结合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和哲学等的成果,出现了像霍妮、弗洛姆等的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宾斯汪格和鲍斯的存在精神分析学和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等。
代表人物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阿德勒(1870~1937)和荣格(1875~1961)。
晚期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重要代表有弗罗姆等,他们强调家庭、社会制度和文化对精神病致病的影响,被称做新弗洛伊德主义。另外,弗罗姆与马尔库塞等还企图将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主要观点
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 ⑴无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之为深层心理学,他构筑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层次是潜意识系统,它是人的动力冲动、本能等一切冲突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储藏库,不受客观现实的调节,构成人们心理的深层基础;第二层次是前意识系统(下意识),是意识系统和潜意识系统之间的一个边缘部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执行着“检查者”的作用,其目的是保证适合本能,又要服从现实的原则;第三层次是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最外层次部分,是人的心理因素构成的“家庭”中的“家长”,它统治着整个精神家庭,使之协调。
⑵释梦理论,弗洛伊德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把梦的内容所表示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层意义,是梦的“显意”,指梦者可以回忆起来的梦的情境及其意义;一个是深层意义,是梦的“隐义”,指梦者通过联想可以知道隐藏在显意背后的意义。
发展时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和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1913年前属于早期理论,弗洛伊德奠定了精神分析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精神分析学被学术界许多领域所接受,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同时,其内部也潜伏着观点的分歧,终于在1911年和1913年出现分裂。1914—1939年属于晚期理论,这一时期弗洛伊德转而应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和基础,从而形成了具有哲学性质的弗洛伊德主义。
潜意识论
潜意识论在弗洛伊德主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精神分析学的基石和核心,弗洛伊德的其他一些基本理论都是从不同侧面论证和阐释潜意识论的。
作者观点
弗洛伊德一反传统的哲学和心理学,把人的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它们分别处于精神活动的表层、中间层和最底层。他打了一个比方:人的全部精神生活犹如一座漂浮于海上的冰山,意识只是呈现在海洋表面上的一小部分,潜意识则是海洋下面的那巨大的山体,人的精神生活的这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又各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弗洛伊德认为科学的研究就是要透过人的精神生活的表层,揭示人的全部精神生活的原初基础。
意识是呈现于表层的注意中心部分,包括感性、意志和思想等精神活动,属于片断的、零碎的、暂时的东西,始终处于捉摸不定的状态,但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前意识是意识同潜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属于暂时退出意识的部分,还有可能被召回到意识领域去,即可以再次复现或被回忆,是来自意识的东西如想法、印象等暂时储存的地方,从本质上说,它属于意识领域。
潜意识是潜伏在人的心理深处的、人们意识不到的,在正常情况下也体验不到的一种精神活动。弗洛伊德说:“无论何种心理过程,我们若由其所产生的影响而不得不假定其存在,但同时又无从直接感知,我们称此种心理历程为无意识。”潜意识主要是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本能和欲望,它虽花费很大的气力,也极难被意识所接纳,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领域。因此,潜意识成了人的本能欲望以及与之相关的被压抑的情感、意向的贮存库,它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总是伺机渗透到意识领域,以求得满足,从而构成了人类一切活动的总源泉。潜意识的特点:一是原始性,无论从人类系统发展还是从个人心理发育来看,潜意识都源于人们心理中的原始与非理性的低级部分;二是冲动性,潜意识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不顾一切追求快乐满足;三是非时间性,潜意识的活动与时间没有任何关系;四是封闭性,不受外部任何现实的制约。上述特点是互相联系的。
理论联系
在人们整个精神活动中,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弗洛伊德把潜意识系统比作一个大前厅,无数的本能欲望、冲动,彼此喧闹、相互拥挤地住在这里,和前厅相邻的是一个类似接待室的小房间,意识就住在这里。而住在大前厅的潜意识的各种冲动都希望进入意识的房间内,于是就彼此冲撞着,争先恐后地向接待室的门口挤去。但门口有一个守门人,必须由他来传递信息并严格检查,如果没有得到守门人的允许,就不能够进入接待室,就意味着它们是不适合意识的,这样实际上就被压抑;但即使有一些欲望和冲动,成功地越过了门槛,守门人允许它们进入接待室,也不一定都成为意识,它们只是前意识,只有当它们成功地引起意识的注意时,才能成为意识。从前意识到意识,或者从意识到前意识,都是转眼之间的事,二者虽有界限,但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的东西要想重新回到意识里来,那就极为困难了。因为潜意识和意识之间壁垒森严,守门人绝不准潜意识中的欲望、冲动随意侵入。弗洛伊德的整个精神分析学都是以潜意识的心理过程为出发点的,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不管三者的关系究竟如何,在弗洛伊德的眼里,特别注重的是潜意识的存在及其巨大作用。对梦的研究,就进一步论证了潜意识的存在之无疑。潜意识的作用如同一锅永远沸腾的水,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出路,急切地想冲出来。潜意识活动虽然经常不为人所察觉,但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弗洛伊德进而提出了压抑、转移、升华等重要概念。所谓压抑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意念、情感和记忆压制在潜意识中。压抑可以阻止人们看不到某些东西,或将所看到的东西加以歪曲。压抑就是造成许多变态行为的原因。潜意识的本能冲动受到抗拒而被压抑到心理结构的底层,并不意味着消失,相反它的作用力变得更大,渗透力更强烈,它或者顺利进入意识领域,或者在某种条件下以变形的方式进入意识领域,这就是转移。在非正常人那里,转移表现为歇斯底里的病理状态;而在正常人那里,转移表现为梦境和日常生活中的过关行为,如口误、笔误、遗忘等。最理想的转移方式是把本能冲动转化到被社会所认可或赞许的目标、对象方面去,这就是升华。潜意识的升华被弗洛伊德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用来解释人们的各种创造性活动,如艺术家的创作,就像处于梦的工作状态一般,其间不乏凝缩、转移、象征和润饰,经过这各个环节之后,最终艺术家的潜意识动机获得变形的满足宣泄或升华,而这种升华的结果便是文艺作品。
本能论
弗洛伊德把全部精神分析学概括为两个基本命题,即潜意识和本能或欲望。如果说潜意识论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那么本能论就是潜意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说他一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推论出或猜测出精神装置究竟是怎样构成的,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其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他发现,离开本能冲动,就无从揭示潜意识的秘密,也无从说明整个心理过程的动力根源。
本能,弗洛伊德把它解释为由躯体的内部力量决定着人的精神活动的一种先天状态,就像一条河,总是沿着特定的河道在奔流。它来源于身体内部的刺激或是来自身体内部器官的生理刺激,或是来自某种感觉器官的心理刺激。它与外部刺激具有不同的心理效应,本能刺激主要是由机体内部需求状态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是一种固定的力,只能依靠适当地改变内部的刺激状况来对付或解除这种冲击和力量;而外部刺激往往是躯体以外的个别冲击,暂时的、不固定的,因此,只能靠个别的相应的行动方式来加以排除。
任何本能都有其根源、目的、对象和动力能量。本能的主要根源是人体的需要和冲动,一种需要和冲动表现在人体的某个组织或器官的兴奋过程,而这一兴奋过程就必定要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释放出来。如饥饿的生理状态,它是体内肠胃器官的兴奋所释放的能量激活了饥饿本能,这样就促使人产生获取食物的行动。本能的最终目的是消除该本能的根源,即消除人体的需要状态。本能除了最终目的之外,还有其他的从属目的,从属目的必须先于最终目的的实现。如饥饿本能的最终目的是消除饥饿的需要状态,而在消除之前,为了满足饥欲,并不是选择什么东西都可以,而必须找到可食的东西,并把食物送到嘴里,这一切都是消除饥饿这一最终目的之外的从属目的。本能的对象指本能行为为达到目的所利用的对象或采取的手段。本能对象可能是自身,也可能是他人,也可能是物或事件,并且是不固定的,本能可以利用许多不同对象和采取多种手段来达到目的。本能的动量指本能所具有的力或强度,其大小由本能拥有的多少来决定。如饥饿越厉害,对精神所产生的冲动就会越强烈。
弗洛伊德认为,人体有多少需要,就有多少本能,因为一种本能就是一种人体需要在心理上的表现。在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论中,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类。自我本能是与个体生存相联系的一类本能,如求食、自卫等,其作用就是保存个体。自我本能还有对人格形成的意义,就是驱使人实现自我理想。性本能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关的一类本能,其作用是保存种族,繁衍后代。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一种原欲、一种力量,他称为力比多(li-bido),表现为性的冲动,寻求快感的满足。弗洛伊德在后期理论中,特别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耳闻目睹了这场战争中恐怖的屠杀和疯狂的破坏等现象,似乎觉得按其原先的理论难以解释。这促使弗洛伊德不得不又重新思考本能理论,提出了“死的本能”这一概念,他把以前提出的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而为一,称为“生的本能”。这样便形成了两极,生的本能代表着创造和爱的力量,而死的本能代表着破坏和恨的力量。
生的本能是一种表现为个体生命的、发展的和爱欲的本能力量,是人体需要的心理再现,要生存和繁衍就必须满足人体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虽然各有自己不同的目的,但是都体现了人的生命本能,潜伏着生命自身的无限创造力。因此,它们同属于生的本能。弗洛伊德又称生的本能为“爱洛斯”(Eros),这是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的希腊爱神。总之,生的本能是人生命力量的源泉,它始终袒护着生命和代表着生命中的每件事。如有人在太平洋上漂流一个多月后死里逃生;有人受到极残酷的严刑拷打死去后又活过来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生命本能的力量所创造的奇迹。
死的本能实际上是生命本能的另一极表现。其终极目的是从生命状态回复或倒退到先前的无机状态。它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求杀的欲望,包含着人的特殊的侵略本能和破坏本能。因此,死的本能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向内的,表现为自我寻死、自我遣责、自我痛恨、自我惩罚等;另一种是向外的,表现战争、争吵、殴斗、竞争、嫉妒、对权威的反抗等。弗洛伊德认为,这些形式常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当死的本能向外时,表现为侵略倾向,对外界有所破坏,它就没有必要来毁灭自我;但是,当向外侵犯受到阻碍或挫伤时,它往往退回到自我内部,形成一种自杀的念头或倾向。
此外,弗洛伊德还认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可以相互融合、抵消或替换。睡眠就是一例,因为睡眠既是减轻紧张状态(弗洛伊德认为,这是部分回复到无机的状态),又是生命过程恢复元气的时候吞吃东西也表现为两种本能的融合,因为生命靠吞吃食物来维持,而同时,食物又被撕咬、咀嚼、吞咽而遭到破坏。总之,无论是生的本能,还是死的本能,它们的能量或驱力都来自“力比多”,都属于潜意识领域。而它们的能量极大,暗中推动着人类的一切行为,决定着人一生的主要活动。
在精神分析的本能论中,弗洛伊德特别重视性本能问题。19世纪90年代,弗洛伊德发现性是引起精神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那时的人们把性本能和生殖活动看成同义语。20世纪初,经过对梦的分析,他着手对性本能重新予以界定和说明,认为性本能不再限于生殖器官的活动,而应扩大到生殖以外其他器官的活动;也不再限于青春期的性活动,而应扩大到婴幼、童年时期的性活动。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弗洛伊德又把性本能泛化为一种包罗一切的爱欲、“爱洛斯”,它虽然主要指以性结合为目的的性爱,也包括与爱有关的内容。如自爱,对双亲、子女的爱,以及对具体对象和抽象观念的爱。显然,弗洛伊德所阐述的性本能,其含义是极为广泛的,因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泛性主义。[1]
为了进一步说明性本能,揭示其实质,弗洛伊德又着手研究了个体性的发展,他认为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指0~3岁婴幼儿性心理的发展,这时性满足完全是从自己身体上的器官(如口腔、肛门等)获得的,属于一种自我享乐。第二阶段约4~5岁,这时小孩会舍弃自身而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如母亲和父亲。第三阶段约从6岁到成年,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可称为潜伏期(6~11岁),其特点是儿童性活动的发展因受到外界影响和某种精神力量的压抑而完全停止外显;第二时期可称为青春发育期(11 14岁),这时性器官已逐渐成熟,力比多的发展进入高潮;第三时期称为青年期(15~18岁),其特征是青年人进入正常的婚恋,成家立业,走向社会。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性的发展如果都顺利地通过了这每一个阶段,就会成为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如果遇到阻力或挫折而又不能克服,就有可能潜伏着以后发生性变态的危险因素,甚者会成为精神病人。
在上述个体性心理发展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弗洛伊德相应地又提出了自恋、他恋、恋母情绪、恋父情结等几个概念。自恋是与性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相联系的。弗洛伊德借用了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传说:有一位美丽的少年叫纳西斯,他被一位美丽的姑娘痴情地爱恋着,但少年并没有为姑娘动心,而受到神的惩罚,形成了自恋。以后这位美丽的少年常常去欣赏映在水中的自己的身影,最后憔悴落水而死,化作水仙花。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力比多的能量最初找不到发泄的途径,淤结于心形成的,它对人一生的性格有重要影响。当性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后,具有某种“情结”的他恋就替代了自恋。这个时候儿童开始把力比多的兴奋向别人身上转移,转移的第一个性爱对象就是自己的母亲。最初,幼儿对母亲的性恋是完全出于生理上的需要,即需要获取食物。当然,当他躺在母亲的怀里,吸吮乳汁时所得到的快感,以及来自母亲温柔的搂抱和爱抚所带来的快感,就已经带有性欲满足的色彩。特别是男孩,总想要独占对母亲的爱,同时对父亲分享母亲的爱表示不满和仇恨。弗洛伊德认为,男孩的这种“恋母仇父”的本能倾向,也就形成了“恋母情结”(亦称为“奥狄浦斯情结”)。所谓“奥狄浦斯情结”是借喻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中奥狄浦斯不知真情,杀父娶母的故事而来的。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情结在儿童的潜意识中占据主要地位,并普遍存在,支配其一言一行,影响其一生;甚至在整个人类生活中,在社会文化活动中,许许多多现象都可以用这个情结来加以解释。在这一阶段,在女孩子身上也会发生与此相联系的情况,不过女孩只对自己的父亲异常深情,把父亲作为自己性爱的主要对象,并总是希望自己能取代母亲的位置。弗洛伊德把女孩这种“恋父嫌母”的本能倾向称为“恋父情结”,又借用古希腊传说中一位名叫爱列屈拉公主密谋杀害母亲,以替她所眷恋的父亲报仇的故事,命名为“爱列屈拉情结”。[2]
人格论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义是面具。关于人格的定义有多种观点,弗洛伊德倾向于把人格看做是一种控制行为的内部机制,而正是这种内部机制构成了人的一种惯常行为的模式。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机制构成了人的惯常行为的模式,构成了人格的动因。20世纪20年代后,弗洛伊德开始从人的现实生活来考察人的精神活动,进一步提出了人格结构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一个重大成果,把它可看做是精神分析推及到社会学乃至哲学的过渡环节。
作者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整个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先天的各种本能和欲望组成,处在潜意识的深层,构成人的生命力的内在核心,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内驱力,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其主要机能是直接消除由内外刺激所产生的机体兴奋过程,即获得能量释放和解除紧张状态。因此,它遵循快乐原则,与外部世界不发生直接关系,不受理性和逻辑的法则的约束,也不具有任何价值、伦理和道德的精神实体,是人的精神结构的一部分。自我是在周围现实世界的影响下,逐渐从本我的表层分化出来的,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介。自我的任务是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超我的活动。它奉行现实原则,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理性和逻辑行事,是一个人成为社会一员,迈入实际生活必备的素质。在一个人格正常的人身上,自我像其人格的行政机构,统辖和控制着本我与超我,并且为整个人的需要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往来,满足人的长远需要。超我是一种道德化的自我,或者说是从自我中分化发展起来的代表社会生活的规范和社会道德的原则。它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通过奖惩的手段以控制和引导自我去管制本我的冲动,预防这种冲动发泄出来危及社会。超我按理想原则行事,以良心来要求自己,根据社会行为标准和要求在人的内部世界起作用。超我要求人们应当具有超越现实生活要求的更高的理想,以引导人们进入一个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既存在密切的联系,也存在激烈的冲突。当三者和谐统一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人的精神就健全;当三者相互冲突时,人格就处于失调状态,发展到极端,人的精神就失常,就会出现病态。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中产生自我,自我中产生超我,它们在整个精神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相互矛盾和相互融合的状态。他还强调,在人格中,以本我为最根本,是人的本质性的东西,是人的心理根本要素;而自我和超我是后天的,是社会给予的东西。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后,又以其精神分析学家特有的眼光,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从人自身出发,着眼于人的本能,考察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历史观。
什么是文明?在弗洛伊德之前有许许多多的解释,但弗洛伊德认为,文明只不过是人类对自然的防卫以及人际关系的调整所积累而形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至于文明如何产生,弗洛伊德认为与人生活的艰苦环境有关,但他更强调人的本能冲动的作用,认为人类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中为求生存,不得不放弃原始本能冲动的满足,而转向其他出路,于是就创造了社会文明。因此,社会文明也就是性本能升华的结果。他举例说,达芬奇等人之所以在艺术和科学方面才华出众,就是由于他们特有的恋母情结,过早地激起了性欲活动,而遭受极深的压制而升华为天才的缘故。
弗洛伊德认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否定本能欲望满足的过程,因此,文明和本能始终存在着尖锐的斗争。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加深了对人类自身的本能欲望的压抑,使人倍感痛苦;另一方面又帮助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帮助人获得幸福。但是,无论是生的本能,还是死的本能,都不利于社会文明。从生的本能来看,由于过多地消耗了力比多能量,于是就不可能有足够的精神来进行文明的建设;从死的本能来看,当这种本能冲动外显时,便成为破坏或伤害的动力,战争就是如此。因此,为了社会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对它们加以限制。
弗洛伊德的思想尽管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但基于社会文明和本能欲望的矛盾冲突,也对资本主义的文明进行了批判。在他看来,资本主义文明的根本缺陷在于只维护文明的利益,而没有重视和顾及人的本能需求,对社会成员提出了许多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因而造成了许多病态的社会现象。弗洛伊德也曾试图寻求一种解决这种矛盾冲突的方法,他主张不能放弃社会文明,因为那样人类社会将会回复到原始状态;也不能消除人的本能,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于是,他提出要用科学精神和理性对人类精神生活加以统治,一方面发展社会文明,一方面又给本能应有的地位。但是,他自己对这种方法也缺乏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