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增加 5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晚霞之帝王'''
[[File:Yishi.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527471293&di=f719ae800bc291626a95903c668d9d90&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803%2Fedeb138acca44fbdbebfc41c5668bb6a.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244917935_557768 图片来自搜狐]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
19世纪下半叶,奢华的帝都维也纳有一位英俊的年轻帝王,统治着欧洲第二大帝国,他血统高贵,是600年历史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嫡系传人,他异常勤奋,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洗冷水澡,睡行军床,能熟练运用他的子民的八种语言,还有一位异常美丽的王后。可是等到他68年的统治生涯结束时,一切都恍然如梦,他的弟弟在墨西哥被枪决,妻子在日内瓦被一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刺死,儿子年纪轻轻就自杀,选定的继承人又被塞尔维亚黑手党刺死,他为此发动的报复性战争使数千万人倒在血海中,也使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帝国风雨飘摇,这个人就是奥匈帝国的悲剧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专制和宪政'''
[[File:Tyu.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img3.imgtn.bdimg.com/it/u=63968077,2378367854&fm=26&gp=0.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pic/%E5%BC%97%E5%85%B0%E8%8C%A8%C2%B7%E7%BA%A6%E7%91%9F%E5%A4%AB%E4%B8%80%E4%B8%96/1658580/0/43a7d933c895d143c65851e673f082025baf07cc?fr=lemma&ct=single#aid=0&pic=3b292df5e0fe9925017a8ea53ea85edf8cb171d5 图册来自]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
[[施瓦岑贝格]]于1852年去世后,弗兰茨·约瑟夫不再任命首相,自己独揽大权。他虽然很勤奋但智力却并不高,在复杂的国际政治中常常走错路数。奥地利帝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错误主要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不顾俄罗斯帝国对他的一贯支持,调动驻加利西亚的军队到俄国边境,迫使尼古拉一世从多瑙河沿岸撤军,这造成了两国永久的裂痕,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前悲叹奥地利的背叛:“我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傻瓜,居然指望别人知恩图报。”而西方国家则因为他并没有直接参战,把他看成企图不劳而获的奸诈人物,最后他两头不讨好。因为国内复杂的财政问题,他在1859年开始削减军费,但又中了加富尔的诡计,忍不住挑拨而向撒丁王国宣战。没想到抓耗子却带出大象,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变脸和翻书一样快,毫无征兆的突然拔刀帮助弱小的撒丁,历史上第一次通过铁路机动迅速把10万大军带到意大利战场,预想的边防军惩罚作战变成了大国间的主力对抗,弗兰茨亲在赶到战场也没有丝毫作用,两军的指挥都显得杂乱无章,而奥地利显得更乱,索尔费里诺战役的失败严重损害了奥地利的军事声誉。7月他匆忙的缔结了《自由镇和约》将伦巴比割让给对手以结束战争。战败后出现的危机气氛促使弗兰茨·约瑟夫重现开始注意宪法问题,宪法试验期--联邦制宪法和中央集团期宪法交替试行,直到1867年。
12,7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