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弗拉安杰利

目录

生平

弗拉·安杰利科(Fra Angelico) 出生地是维基奥,生于1387年,1455年2月18日卒于罗马,是一位义大利翡冷翠画派画家。他的原名是圭多·迪彼得罗(Guido di Pietro),约1420年左右进入修道院,取名菲耶索基的乔瓦尼(Giovanni da Fiesole),安杰利科(意为天使)是后人给他的美称。

他在1395 - 1436他受洗于圭多。记录显示,他那个时候已经是一个画家,在1418年1月和2月工作在黛儿·庞特教会圣斯特凡诺。

安吉利科在出家之前,他为教堂作画,出家后也以画著名。现存最早作品是1429年完成的祭坛画《圣彼得殉教》,风格比较保守。30年代以后,其作品迅速吸收了马萨乔的新风格以及透视画法等新技法,在僧侣的虔诚之外,又具有新时代气息。安吉利科死于罗马并埋葬于密涅瓦圣母玛丽亚教堂,墓碑迄今仍在。长久的被称为“安吉利科”(意味神保佑的天使),直至1984才经由梵蒂冈正式的给予赐福。

1435年开始,安吉利科为佛罗伦萨的圣马可修道院绘制壁画,其中一幅《天使报喜》画得很有特色。这幅壁画位于修道院主要楼梯旁的一面墙上,画的下端有一题款:“当你经过这位无比圣洁的处女(指圣母)身边时,别忘记向她致敬。”全画色彩并不浓重,画上的圣母玛利亚与天使的形象,虽未完全摆脱程式,但神态更显安详,背景极其简朴,哥林斯古典柱式回廊画得很仔细,但室内空无一物,除了马利亚坐着的那只圆凳以外,再无其他道具,从而加强了全画环境的宁静与圣洁感。

据说安吉利科从小就喜欢树木、花和小鸟。他二十岁时进修道院作僧侣,当时的僧侣除了奉祀神以外,每个人还要作一种世俗人的工作,如农民、木匠、医生、学校的教员等等。因为安吉利科喜欢画画,当然选择了拿画笔的工作。众所周知,当时,印刷术还处于萌芽阶段,书籍都是手抄的。安吉利科担任写经文的工作。不仅仅写文句,而且还要在上面作精美的插面、装饰等;他一点也不嫌麻烦,长年累月地工作。但是,自从有一天出现天使的幻影以后,就画了许多天使的画。

艺术成就

安吉利科的画既采用了马萨乔的光线和明暗透视的新手法,又保持了宗教艺术的传统特色。1440年左右,安吉利科在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墙壁上完成的一系列壁画,可说是他的力作。在这座古老寂静的建筑物中,你如果仔细浏览走廊尽头墙上这些宗教壁画,就会发现许多安吉利科绘画的精妙之处。这些画中享有盛名的是《受胎告知》,它描绘天使向圣母玛利亚秉报怀有圣孕的情节。从画幅中的走廊拱门可看出画家安吉利科对透视法的娴熟。尽管人物画得相当平板,却显得安详、宁静,有一种单纯秀慧的气质。祭坛画“圣母戴冠”也是安吉利科的优秀作品,圣母显得美丽而纯洁,画面极有诗意。

安吉利科,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是一个清高、虔敬的人,据说画画的时候,总是一面祈祷,一面作画。他又是非常谦逊的人,有一次罗马教皇说让他作主教,他说:“不,我虽然能够画个画什么的,但不能作主教,去管理僧侣们。”而加以拒绝。安吉利科的画纯洁清高,又有点孩子气,使人看起来觉得非常美好优雅。只要看看《受胎告知》就可知道。即使看《圣母加冕》这样的大作,也仍然有这样的感受。安吉利科的优美的画,是以前从未看到过的一种作品。在他的画中,有温柔的抒情,这也可以认为是文艺复兴期的自由主义的一种表现。诚然,他画的题材,几乎都是有关基督教的。在这方面,似乎还没有摆脱中世纪的教会主义;因此,倒不如说在他的处理方法和画法中,感到一种崭新的精神。[1]

作品介绍

《圣彼得殉教》《受胎告知》《从十字架上放下基督遗体》 在圣马可修道院各僧房、楼梯过道等处的45幅壁画[2]

相关视频

Fra Angelico 安杰利科修士Painter, Monk (c. 1400–1455)
圣马可修道院 – 博物馆 – 庭院 – 佛罗伦萨 – 语音导游 – MyWoWo Travel App
Fra Angelico Paintings!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