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县和平镇
开鲁县和平镇,位于开鲁县城西北17公里处,地处新开河南岸,土地以两河冲积平原为主,有少量沙丘,是以农为主,农牧林结合的经济类型区。全镇区域面积46万亩,其中耕地11.8万亩,有林地面积8.6万亩,沙召地约16万亩。全镇总户数7260户,人口2.8万人。
和平镇辖境东西两侧多为丘陵,中部较为平坦。全镇总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万亩,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是德都县以麦豆为主的商品粮基地之一。镇办工业有制砖、农机修理厂等。全镇共辖解放、利民、新立、新胜、和安、和平、水田等7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1.02万人,主要是汉族。镇政府驻地解放村。[1]
中文名称: 和平镇
外文名称: Heping Township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
政府驻地: 开鲁镇
电话区号: 0475
邮政区码: 028000
地理位置: 中国北方
面 积: 98平方公里
人 口: 2.8万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火车站: 开鲁站
车牌代码: 蒙G
目录
历史沿革
和平镇曾隶属德都县管辖。位于县境西南部,讷谟尔河南岸,西与克山县毗邻。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8公里。
和平镇驻地原名“16号屯”,为中华民国初年丈放荒地时编排的顺序号,即“兴字十六号”,隶属讷河县第四区管辖。1915年划归克山县管辖,隶属第三区。1929年3月,划归德都设治局管辖,始为第三区,后改为第四区。东北沦陷后,1938年3月,隶属西和村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设置西和区,并为区政府驻地。1949年6月,改为第四区。1956年3月,撤区划乡,分设和平、四平、太平3个乡。1958年9月,将德都县并人北安县,成立和平人民公社。1959年初,划入“青山大公社”,设立和平管理区,隶属北安市管辖。1961年4月,将原和平、四平两个管理区合并,成立和平公社。1963年9月,撤销北安市,恢复德都县,改隶德都县管辖。1966年9月,将和平公社划分为和平、四平两个公社。1984年春,将和平公社改为和平乡,1985年5月设置和平镇。德都县与五大连池市合并后,成为五大连池市的一个乡镇
行政区划
辖永进、永富、小榆树、核心、育民、公营、小林场、东胡家岗、胡家园子、平安地、西肖家园子、复兴、关家堡、炬福、苍山堡、炬发、西太平、炬星、西三合、八家、新地、光明、大太平庄、小太平庄、凤凰岭、南六家子、北六家子、增升、致富、三十家子、五合、增力、后冯家段33个村委会。
人口民族
主要是汉族类。
自然资源
和平镇拥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林木资源、水利资源及劳动力资源,全部耕地已实现了地上、地下水利双配套,为发展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优势。东部、南部耕地多为白五花土壤,适宜玉米、小麦及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西北部盐碱内涝地较多,适宜发展水稻生产。
经济发展
2002年,全镇粮经作物比例5:5,水稻面积1.7万亩,第一产业增加值9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80元。
1999年,和平镇自筹资金160万元,修建了镇政府通保开线油路,与国道形成联网;通讯光缆电缆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覆盖全镇,交通通讯极为便利。
2003年,和平镇紧紧抓住该县建设畜牧产业大县的机遇,制定了“巩固养羊业,提高养猪业,大力发展奶牛产业和养鹅业”的畜牧业发展方针,畜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现存栏牛1600头,其中育肥牛存栏420头,到年末,奶牛存栏可达400头;羊存栏3.8万只,其中小尾寒羊存栏5600只;生猪存栏2.5万只,现有禽类52万只,其中白鹅养殖达22万只。
2003年,和平镇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在奶站建设、奶牛养殖、塑钢门窗加工、沙召生态治理等方面已引资350万元,完成县政府下达任务的100%。
社会事业
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9所,教学点3个,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38个;农科站等专业技术组织3个,专业技术人员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