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延安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地级市,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1]

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境内有各类文物遗址点8545处,其中革命遗址445处。

2018年,延安市下辖2个区、代管1个县级市、10个县,常住人口225.94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8.9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0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25.9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94.88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8.9:59.4:31.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68940元。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市境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

地形地貌

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安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米;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米,相对高差1421米。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全区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米,主峰1687米;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500米,主峰(大岭)海拔1788.7米;中部劳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米,主峰(大墩梁)海拔1464米。黄龙山和劳山统称为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地区地形的骨架。

气候特征

延安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易旱气候区,全年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

四季

延安市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

春季干燥少雨,气温回升迅速,气候多变,有大风、扬沙天气。季内降水占年总量的17%,3月平均气温4.5℃,5月平均气温16.9℃,最高可达36.5℃,遇较强冷空气侵袭时,最低气温可降到0℃左右,出现霜冻。

夏季炎热多雨,季降水量312.3毫米,占年总量的57%,多为阵性天气,有时伴有冰雹,季内月平均气温21.1—22.9℃,7月最热为22.9℃,季内最高气温39.7℃,无酷热期。

秋季降温迅速,湿润,多阴雨大雾天气,9月降水日数11—12天,9—10月雾日占全年一半,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出现初霜,11月上旬土壤冰结。

冬季雨雪稀少,明朗干冷,多西北风,季内降水仅13毫米,占年总量4%,1月最冷,平均气温-6.4℃,极端最低气温-25.4℃,相对湿度平均为54%—60%。

日照

延安市年日照2418小时,日照百分率55%,≥0℃的活动积温3878.1℃,无霜期年平均162天,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

降水

延安市降水多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强度大,10月至次年5月仅占年总量的29%。

水文

黄河在延安市延川县眼岔寺乡马家骞村入区境,自北而南沿东界流经延长县安河、罗子山、南河沟,在宜川县猴儿川口出境,长183千米。在宜川县城东48千米处,黄河由200—300米宽收缩到50米,突然跌入34米深的壶形峡谷,形似巨壶沸腾,十分壮观,称之为宜川壶口瀑布。

北洛河又称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白于山南麓,流向由西北而东南,自吴旗县头道川入境,经志丹、甘泉、富县、洛川、黄陵等县出境,进入陕西省渭南市,汇入渭河。区内河长385千米,流域总面积17948平方千米,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62条。

延河发源于陕西省靖边县天赐湾乡周山,流向由西北而东南,经安塞、延安,在延长县南河沟乡凉水岸汇入黄河。全长286.9千米,境内河长248.5千米,总流域面积7725平方千米。

清涧河发源于子长县李家岔乡周家崄村,向东流经子长县马家砭进入陕西省清涧县折家坪镇,由清涧贺家湾流入延川县境内,经马家河流向东南,在土岗乡大程注入黄河。全长169.9千米,流域面积4078平方千米;境内河长96千米,流域面积3577平方千米。

云岩河又称汾川河,发源于劳山东麓九龙泉,向东流经宜川县,在西沟村东南注入黄河。全长112.5千米,流域面积1781平方千米。

仕望河又称县川河,发源于黄龙山北麓,自河源至宜川为南北流向,到秋林折向东流入黄河。全长99千米,流域面积2354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延安市干旱年平均4.61次,最多达6次,旱期年平均209天,中等强度干旱居多,占55%;83%年份有冰雹,并伴有暴雨,阵性大风。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延安市境内木本植物有6纲19目,83科,202属,540种,其中乔木214种;天然草类有370多种;野生药材植物:有300多种。

动物资源

延安市境内鸟类有14目28科77种;兽类有5目11科29种;有红脖游蛇、黑脊蛇、黄脊游蛇、白条锦蛇、菜花烙铁蛇、乌梢蛇、黄链蛇、蝮蛇,麻晰、大蟾蜍、花背蟾蜍、无蹼壁虎、黑斑蛙、中国林蛙等;有蝴蝶、蜻蜓、蟋蟀、七星瓢虫、麦蛾、菜蛾、螟蛾、牛虻、斑虻、飞蝗、蝈蝈、蜜蜂、胡蜂等。

矿产资源

煤炭

煤炭地质储量为71亿吨,其中子长县28.94亿吨,黄陵县27亿吨,延安市14.50亿吨,富县、延川、甘泉、安塞分别为3835.3万吨、2208.2万吨、1650.0万吨、863.3万吨。可开采量:子长、黄陵、延安3县(市)分别为2.14亿吨、21.50亿吨、10.06亿吨。

石油

石油地质储量4.30亿吨,储油面积1325.5平方千米;探明储量1.93亿吨,面积502.5平方千米。

天然气

石油产区伴生有天然气,分布在富县葫芦河上游及直罗和南川、甘泉王坪、安塞、吴旗等地,已控制油气区30多平方千米,储量33亿立方米。

铁矿

安塞、子长县境内晚侏罗系地层中含有铁矿,已开采利用的有安塞谭家营铁矿、子长邱家塌铁矿、子长凉水湾铁矿,储量71.1万吨。

其他矿产

泥灰岩、料礓石、紫砂土、陶土、粘土、墨玉等矿产资源。

人口

截至2018年末,延安市常住人口225.94万人,城镇化率62.31%;人口自增率4.3‰,出生率10.5‰,死亡率6.2‰。

历史文化

综述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被民政部、军委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延安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截至2016年,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陕北说书安塞剪纸陕北秧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21个民间艺术品种被列入省级民间文化保护项目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