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庐山芙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庐山芙蓉
庐山芙蓉原图链接

中文学名:庐山芙蓉

拉丁学名:Hibiscus paramutabilis Bailey

二名法:Hibiscus paramutabili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锦葵目

科:锦葵科

属:木槿属

种:庐山芙蓉

分布区域:江西庐山、湖南衡山及广西九万大山

命名者及年代:Bailey, 1922


形态特征

庐山芙蓉 落叶灌木至小乔木,高1-4米;小枝、叶及叶柄均被星状短柔毛。

叶掌状,5-7浅裂,有时3裂,长5-14厘米,宽6-15厘米,基部截形至近心形,裂片先端渐尖形,边缘具疏离波状齿,主脉5条,两面均被 星状毛;叶柄长3-14厘米;托叶线形,长约6毫米,密被星状短柔毛,早落。

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2-4厘米,密被锈色长硬毛及短柔毛;小苞片4 -5,叶状,卵形,长约2厘米,宽1-1.2厘米,密被短柔毛及 长硬毛,萼钟状,裂片5,卵状披针形,长2-3厘米,下部1/4处合生,密被黄锈色星状绒毛;花冠白色,内面基部紫红色,直径10-1-2厘 米,花瓣倒卵形,长5-7厘米,先端圆或微缺,具脉纹,基部具白色髯毛,花瓣外面被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3.5厘米;花柱枝5,被长毛。蒴果长圆状卵圆形,长约2.5厘米,直径约2厘米,果爿5,密被黄锈色星状绒毛及长硬毛;种子肾形,被红棕色长毛,毛长约3毫米。

花期7-8月。
[1]

分布范围

产江西庐山、湖南衡山及广西九万大山。生于海拔850-1100米山地灌木丛中。本种花色白,野生于海拔850—1100米的山地灌从中, 略 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庐山芙蓉只发现在中国江西,湖南和广西有少量分布,在江西主要分布在庐山、铜鼓和宜丰等地。在庐山,庐山芙蓉主要分布在庐山的西南部。其中豆叶坪、山南林场和庐山垅是其主要分布区。

主要价值

可供园林观赏用;也是极优良的绿篱材料

主要变种

长梗庐山芙蓉(云南植物研究)Hibiscus paramutabilis var. longipedicellatus Feng
本变种的花梗特长,长达4-12厘米,近端具节,与原变种易区别。
产广西金秀县罗蒙。生于海拔500米的山谷灌丛中。云南昆明植物园栽培。
本变种与美丽芙蓉 Hibiscus indicus (Burm. f .) Hochr.也近似,但小苞片和梗具长硬毛,也易区别。

植物文化

名称由来:1886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以金钱和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霸占庐山长冲一带,开始开辟牯岭。至1920年,以李德立为首的西方势力在庐山采集了大量标本。庐山芙蓉就是在那时被西方植物学家采集到的,所以其标本保存于国外。由于标本采集自庐山,所以命名“庐山芙蓉”。





参考来源

  1. 庐山芙蓉概述(附图),植物通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