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庆城县

增加 28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地处陇东黄土高原黄土塬梁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300米。泾河支流马莲河斜贯县境东部,有柔远河、野狐川、蔡家川、米粮川水汇入,西境有大黑河注入蒲河。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矿产有石油和天然气,是陕甘宁蒙4省区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储存区,有长庆油田。211国道、309国道、202省道公路过境。
1994年被国家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宋天庆观老子道德经石幢(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麻家暖泉仰韶文化遗址、普照寺大殿、重建宋范(仲淹)韩(琦)二公祠堂纪碑、汉代傅介子墓、明云亭宴集诗碑、周祖陵山省级森林公园、慈云寺博物馆(金慈云寺女真文铁钟)、普照寺大殿、周旧邦牌坊、鹅池洞、清凉山。纪念地有北关烈士陵园 <ref>[https://www.sohu.com/a/422619537_120207621 甘肃革命史迹庆城县烈士陵园],搜狐,2020-10-04 </ref> 、烈士纪念碑和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
==历史沿革==
历史上曾用庆阳、安化、弘化、顺化、义渠、郁郅、合水、合川等名,以弘化和安化名称时间最长。秦为义渠县。西汉高帝三年(前204)改为郁郅县。东汉末年县废。北魏置富平县。隋初废富平县,开皇十八年(598)置弘化县。唐神龙元年(705)改为安化县,至德元年(756)改为顺化县。宋乾德二年(964)改顺化县为安化县。元至元七年(1270)废安化县入庆阳府。明复置安化县。明、清为庆阳府治。1913年改安化县为庆阳县。据《太平寰宇记》,庆阳,因隋代庆州得名。
1958年4月,华池县并入庆阳县。12月合水县板桥等5个乡及宁县瓦斜、镇原县肖金乡并入庆阳县。1961年12月,庆、平分治,庆阳县仍隶属庆阳地区,并从庆阳县析出华池县,板桥等公社划归合水县,瓦斜公社归属宁县。1986年元月将原庆阳县的彭原、后官寨、温泉、什社、董志、陈户、肖金、显胜、西峰8乡1镇划归西峰市管辖。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5号)同意撤销庆阳地区设庆阳市 <ref>[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634.htm 国务院关于同意甘肃省撤销庆阳地区 设立地级庆阳市的批复],中国政府网</ref> ,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2002年8月实施)。
1996年,庆阳县面积2673平方千米,人口30.5万人。辖4个镇、15个乡:庆城镇、马岭镇、驿马镇、三十里铺镇、熊家庙乡、赤城乡、桐川乡、太白梁乡、冰淋岔乡、土桥乡、蔡口集乡、高楼乡、南庄乡、玄马乡、霍家河乡、蔡家庙乡、葛崾岘乡、白马铺乡、安家寺乡。县政府驻庆城镇。
247,4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