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5年9月,实行校、院两级管理,2006年10月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目录

基本简介

广州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原广州大学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现有25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拥有教育硕士和工程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点,涵盖理学、工学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市名牌专业11个,省市精品课程11门。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首届高校教学名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学校办学经费充裕,很好地满足了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2006年5月1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考察学校时感慨地说:“象广州大学这样得到市政府如此大的支持和投入,在全国高校中不多见。”

中心依托的建设单位为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现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及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有机化学、化学工艺、课程与教学论(化学教育)3个硕士点,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工艺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氢能与绿色催化实验室为广州市重点实验室。

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2000年以前):基本建设阶段。1958年成立的化学系是原广州师范学院创建时的5个系之一,同时成立了化学实验室。原广州大学轻化系于1986成立了化工实验室。这一阶段,通过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的“条件合格评估”,主要完成了规范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文件、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确定人员职责分工等基本工作。

第二阶段(2000年-2005年):整合成长阶段。2000年新的广州大学组建之时,成立了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同时设立了实验中心,中心下设化学基础实验室、化工与食品专业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其中化学基础实验室是由原广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及广州教育学院化学系化学实验室组建而成的,化工与食品专业实验室是在原广州大学轻化系的化工实验室上组建而成的。尤其是从2003年以来,学校秉承“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以建设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强校为总目标,提出了“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服务荣校”的办学理念和“重基础、重实践、重质量、严管理”的治教方略;建立了“领导重视教学、制度保障教学、经费优先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舆论关注教学”的良好机制。同时学校提出了五大教学质量建设工程,即“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工程、实验室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程、基础课教学质量建设工程、学风建设工程、实验员教务员队伍建设工程”,特别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本中心建立了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课程独立设课,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进行了立项、校内外专家论证等建设过程,更新了部分学生实验仪器和装备。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跨越式发展阶段。2005年6月广州大学经院系整合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同年9月也成立了校、院两级管理的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学校任命了中心主任,实现了主任负责制。中心在学校层面上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2005年以来,伴随着广州大学整体搬入大学城,广州市政府加大投入,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实力明显提升,标志性成果不断出现,如成功成为博士授予权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等。与此同时,中心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学校“培养知识面宽、基础厚实、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心构建了以“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同平台”为特点的实验课程教学新体系,完成了以教师科研成果、工程应用项目转化为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为重点的实验内容建设任务,实现了在时间、空间、手段、内容及对象全方位开放的实验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心主任曾多次在学校教学会议上就实验教学改革及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作经验介绍,兄弟学院现场观摩本中心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开设和实验室开放管理,中心多次接待兄弟院校、企业、中小学师生的参观,同时也是广州市中学化学教师及小学自然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中心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成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2]授权成立广东省高等学校唯一的食品安全师培训中心,氢能与绿色催化实验室成为广州市重点实验室。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和中心的建设、运行、管理模式得到了省市主管领导和校内外兄弟单位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