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广东道韵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道韵楼,俗称大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北部山区三饶镇南联村,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完工,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1]

道韵楼以“古、大、奇、美”著称,整座楼呈八卦形,卦与卦之间巷隔开。楼内充满8的倍数——72间房、32口井、112架梯。围楼内广场中有两口井,象征太极中的两仪阴阳鱼眼。坐南朝北,周长328米,高11.5米,墙厚1.6米。道韵楼内部有雕梁画栋、倒吊莲花、壁画、雕塑等,是历史、文化、民俗等的观光胜地。

2006年5月25日,道韵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点

道韵楼的楼体为八卦宇宙图式布局:楼埕为太极,埕左右两公用水井象征“两仪"(俗称“阴阳鱼”),八面三进围屋像爻画,埕和屋内的明沟暗涵寓阴阳之合。其它结构多以“八”为倍数,如天窗16个、水井32眼、房72间、梯112架等。各户虽相朝而门不相对,楼的八棱角指向山缝不对山峰,阴阳沟数百年来保持通畅,久不堵塞。

礼制观念两千多年来在中国根深蒂固,道韵楼也深受这种礼制观念的影响。由于道韵楼处在潮人与山区客家人相混杂的半山客地带,其建筑特点也带有二者的一些异同点,比如楼间的面积大小基本一样,但主要的建筑祖堂仍处于中轴线上,地面前低后高成交椅背格局,加强了尊卑之别:一户一梯的多进形式更接近于平原里多进的府第式民居,而明显与客家的全楼共享数条楼梯的形式不同,它更多地强调了各家各户的私隐性和独立性。

道韵楼一是有着总体庞大规整之美,二是结构对称美,三是环楼廊划之美,另外是它雕梁画栋之美:有壁书壁画、灰雕泥塑、卵石图案。整座楼里,三环围楼房、平房、天井、厅、堂的统一有序和通风、采光、收水以及栽花莳草等。

道韵楼具有防火、防盗、防兽害、防震、防寒等多种功能。道韵楼按八卦方位,在二层、三层楼墙内向外开铳枪口;口径外大内小,向外射角大,从外向内看,只一点小孔。所以土匪、倭寇皆难靠近。万一靠近大门,铁裹门紧关,用火烧门,而门顶上铺一大水槽,放水灭火,即燃即熄。冷兵器时代,从三层楼窗向下推石放箭,贼人无不逃遁。

历史沿革

道韵楼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是黄氏五世祖秉礼公与秉智公兄弟二人倡修主建的。黄氏家族从四世祖姐童公开始,人丁渐多,为了保护家族生命财产,也为了团结宗族力量,而且逢饶平初始建县,朝廷诏命设守筑城。饶平县望族大户形成了建造土寨圆楼的风气,黄氏完成筑城任务外,也组织宗族力量,耗费财力、物力、人力,创建道韵楼。经历四代人努力,用了百余年时间,道韵楼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才全部竣工。

清顺治四年(1647年),原前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字俘元,饶平东界人)到访,挥毫提书“道韵楼”三字,嵌刻在楼门上。两旁对联为“道义为本根天下无双克念祖德,韵文光奕业实华并茂昭厥孙谋”。原对联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毁,现按原拓片重刻于两旁。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道韵楼居民的祖辈请勘舆师择地建楼,勘舆师先到此地勘察,初觉此地地理位置佳,出于慎重考虑,又转了几十里路,察看了几个地方,还是觉得倒不如这个地方好,又倒回来,潮州话叫做“倒运”。后来起名字时,借“倒运”的谐音,就叫“道韵楼”。

文化交流

道韵楼吸引了众多海外专家学者和游客参观考察,泰国诗琳通公主也曾前来参观考察,留下了中文墨宝。

文物遗存

综述

道韵楼楼体周长328米(不包括周围围屋),内切圆直径101.1米, 底墙厚1.6米(墙基有两层青砖,外墙体由夯土墙和土砖组成,夯土墙的原料是黄泥、白灰、沙石、竹根或碎木),高11.5米,面积约10000平方米,如加上围屋则约15000平方米,楼内有住房72间(正房56间,角房16间),每间隔皆三进两天井,深29米。前、中进为平房,后进是三层高楼。中心是以卵石铺边的土质广场,约1000平方米。 道韵楼楼内有历代雕梁画栋、倒吊莲花、壁画、雕塑,设“古文物陈列室”、“明代壁联壁画堂”、“名家书画厅”、“弄鹅技艺陈列处”、“潮剧曲艺家黄友色陈列馆”以及“四百多年古榕”等。

内部建筑

道韵楼第三层楼前部有廊,前为木栏屏,后为活动木雕隔扇(即木墙),皆油漆或彩绘,固桶用竹钉不用铁钉,楼屋一色瓦顶,外观整齐古雅而大方。

饮水系统

道韵楼有水井三十二眼,其中公用两眼,其它三十眼在各家院内。

排水系统

道韵楼内排水系统相当科学,明道、暗道俱通向大门甬道两侧排水沟。 通过涵道、水道眼,排人楼前水塘里。 水塘植荷、养鸭、喂鱼。道韵楼的饮水系统、排水系统、废水利用符合人居环境。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道韵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3月,受台湾地震影响,道韵楼西侧外墙局部坍塌,潮州市文物旅游局拨款3万元进行维修。

2010年11月,潮州市文物旅游局开始编制道韵楼抢险加固方案,并根据广东省文物局的修改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后,上报国家文物局。

2012年8月,因为抢险加固方案中含带了修缮内容,方案未获国家文物局批准;10月,潮州市文物旅游局重新设计了道韵楼总体修缮方案,维修工程预算为1500万元。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道韵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北部山区三饶镇南联村。[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