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平遥(崔斌)

平遥
圖片來自创意悠悠花园

《平遥》中国当代作家崔斌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平遥

一行人到达平遥城外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团长来过这里,说步行进城只需要十几分钟。团员们经过旅途奔波,已觉疲乏,怂恿着他找来三两电瓶车,驶上旅社之路。

其间,电瓶车如泥鳅一般灵活地穿梭于迂回的巷道。我们的导游,左导探身与前方一骑车的女孩打起了招呼,声音嘹亮却一句没听懂。我们感觉身在民国某个夜晚的老街。

入住的是蔚泰厚旅社。左导兑现了白天的承诺。让我们吃上了地道的山西名吃----栲栳栳;那么多种鲜亮的油乎乎的食品,吃起来却全都是[面食]],让肉食爱好者大呼上当。不过,山西地方菜,今天领教了,不虚此行。

房间是土炕,一张大床两人睡,中间隔着一个小桌,明清风格的布局装修让我好好地发了一会呆,才想起去看二楼的情致。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木梯上,伴随我们上楼,看到二楼的推拉门结构里面,牌友们已经开战了。

邀约了蔡老、刘老等老先生一通上街。遇上停电,各条街道昏暗,有几家开灯的是自家发的电。就奔着灯火集中处踱去,看了几家剪纸店、推光漆具店,知道了此间特产土的可以。剪纸的“寿”、“福”、“美人图”可以买一些,而推光的漆具化妆盒,首饰盒里外黑黝黝的,思忖再三,也没有调动起我买上个的欲望。这些东西,把我带入民国电影中,应该那些阔太太化妆台上摆的金银细软就藏身于这些尤物之中,让人腻歪歪的。可能,老外会喜欢吧!

平遥的早晨。起了个早,和刘老一同遛街。此时的平遥,还在酣眠将醒之际,一扇门板闪出个中年妇女蓬头垢面地上街倒水,睁着微开的睡眼。晨练的人不多,只碰着几个上早学的孩子。就这样一路踱去,一路录影,印记着幽深小巷的梆声、县府衙门的后门晨光、一座钟楼不走的表盘。不出几百步,却已出了城门,听别人说这是北门。路上听当地人讲:这里的住户住不长了,很快都搬走。再来时,我们会恍如步入明清,满街上是大明大清的布衣百姓。就感觉昨夜的平遥不真实,暮色苍茫中,原以为这是一座无边无际的巨城。晨曦就这样打碎了我的猜想。如同聊斋中,那些夜间的不夜之城、官宦人家,次日清晨却化为无有,无处寻觅。

回旅社时,大家嘻嘻哈哈。原来弄清了这里前段中央台来住店录过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就住在南首的房间。有幸下榻此房的赵总很是自豪炫耀了一番。

日升昌票号是此行的重点景点。中国最早的银行建立了严格的职员甄选制度和内部规章。一张银票的秘密就大有讲头。雷履泰创办的“日升昌”发展创办了28个分号,大长了山西商人的脸。

平遥,这个缩微的紫禁城,这个龟形布局的城,这个蜚声中外的商人之城,这个飘着醋香的山西小城啊![1]

作者简介

崔斌,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淄博散文学会副会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