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和縣第三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平和縣第三中學平和三中創辦於1925年,初名為「平和縣縣立龍文中學」,沿續已有八十周年歷史,是平和縣創辦較早,歷史較長的普通中等學校。

平和三中建校八十年來,為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在不輟的耕耘中,學校湧現出了一大批先進人物:受國家教委表彰一人,受省教委表彰四人,受市教委、教育工會表彰四人,受縣、鎮一級表彰的有一百多人次。

學校發展

在各級政府的重視與支持下,學校開展勤工儉學,鄉親校友群策群力捐資助學,先後建成一座1380平方米的實驗樓,一座616平方米的教師宿舍樓,一座五層1600平方米的學生公寓和一座81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在七十周年校慶前夕建成占地四十八畝的運動場,較大改善了辦學條件,辦學規模日益擴大。教職員工迅速增加到140人,學生2100多人,成為一所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村完全中學。

八十年來,平和三中從一所私立初中發展成為農村完中。特別是近年來,學校已形成了自己的辦學風格和特色,有了一個團結奮進的領導班子,培養了一支德才兼備的師資隊伍,健全了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優化育人環境,樹立良好校風[1]。學校領導帶領全校師生員工,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發揚「勤勉、崇實、嚴謹、敬業」的龍文精神,繼續開拓進取,為把平和三中辦成三級達標學校而努力奮鬥

平和第三中學將會更加輝煌!

發展歷程

平和三中地處平和縣西北部霞寨鎮,民國時期列為平和縣第二區,因轄霞寨、大坪、小坪、岩嶺等四個鄉民聚居點,俗稱「四鄉」。

1925年,初等教育在霞寨已初具規模,一批批小學生畢業了。畢業即失業,升學無門。因此,創辦中學,勢在必行。而當時政府規定,每縣只能開辦一所縣立中學。平和縣的縣立中學,設在舊縣城的九峰鎮。周道南先生認為霞寨是平和縣的中心地帶,又有優良的興學傳統,再辦一所縣立中學,既有利於國家,又能造福於民眾。於是他便不辭勞苦,親自赴省建議,向省教育廳申請創辦平和縣立龍文中學,最後獲准在案,名為「平和縣縣立龍文中學」並出任校長[2]

1930年,全縣各鄉普遍創辦了公立或私立小學,師資奇缺,為擔負起培養小學師資的任務,該年秋,縣決定將龍文中學與縣城九和中學合併,組建平和縣立鄉村師範學校。龍文中學遂停辦。至此龍文中學辦學五年,共培養初中生百餘名。周道南先生熱愛家鄉,興教育人,造福桑梓,發揚了龍文優良傳統,其功績永不磨滅。

1942年春,周道南先生的胞弟周澄南先生為家鄉的窮苦高小畢業生能就地繼續升學,倡議復辦龍文中學。此議得到四鄉各界人士的熱烈響應,尤其是霞寨點的鄉紳和群眾,更以實際行動來支持。由公項捐獻田租二百石,做為長年辦學廣告金。澄南先生被公推為學校董事長,聘大坪鄉留學日本的黃貫揚先生任校長。平年秋,向霞寨、蘆溪、崎嶺、坂仔、國強、安厚等各鄉鎮,招生120名,暫借龍文中學兩間教室上課。

2002年,高考上線數177人,本一16人,本二38人,專科123人;12月,經過鎮、校努力,投資20多萬、長30.4米的連接校區與運動場的「連心橋」建成。

2003年,高考上線256人,本一7人,本二48人,專科201人,獲市「一般完中高考專科以上上線數第三名」。並被市局授予「漳州市初中教育教學管理先進校」光榮稱號。

2004年9月,全校總生數2100人,有班級34班,教職工140人,教室34間,實驗室3間,圖書室1間。教師宿舍5座、學生宿舍1座,學生公寓樓一座,並擁有400米跑道的田徑運動場。學校辦學規模達到了建校以來的最高峰。同年,高考上線210人,其中本科線49人。

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被省教育廳認定為「福建第一批省級平安校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