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花边制作技艺
常熟花边制作技艺 |
常熟花边制作技艺是一种以雕绣工艺为主要技法的针绣花边,是在欧洲雕绣花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产于江苏常熟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的手工艺品之一,近百年来,它以鲜明的地方特点和精湛技艺,蜚声国际市场。
目录
基本内容
基本介绍
文化遗产名称:常熟花边制作技艺
所属地区: 江苏 · 苏州 · 常熟市
遗产编号:Ⅶ-22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苏州市常熟市
遗产级别: 省
工艺概述
常熟花边制作技艺是一种以雕绣工艺为主要技法的针绣花边。因产于江苏常熟而得名。常熟花边是在欧洲雕绣花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用布料主要是米黄色和漂白的棉布,品种以台布为主,所以常熟花边又称黄白台布。
常熟花边是我国著名的手工艺品之一。近百年来,它以鲜明的地方特点和精湛技艺,蜚声国际市场。
历史发展
19世纪末,雕绣花边由欧洲传入中国沿海一带。20世纪初,上海和无锡相继生产雕绣花边。1917年,常熟县浒浦农妇季根仙向上海天主教堂的修女学习花边技艺,并传授给家乡妇女进行生产,遂形成独具特色的常熟花边。1982年,从事常熟花边生产的已达15万人。原料除传统的棉布外,还增加了棉麻交织纤维和合成纤维织物以及麻布等。品种除台布外,还增加了被套、床罩、窗帘、围裙、钢琴罩、手帕、沙发套、门帘等,共约260个品种,2300多个花色。
20世纪初,常熟花边从本市浒浦、大义两个乡镇首先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建国初期,已有花边绣娘5万余人,花边商行300多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展到全市乡乡镇镇都有花边发放站,绣娘队伍达到16万人。母女传习、姐妹同学、妯娌互教、姑嫂相授,绣花边的场景成为一幅常熟特有的人文风情画,深深地印刻进了几代常熟人的记忆深处;成为农业劳动收入以外一笔最大的收入,支撑着那个时期常熟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一个民间技艺催生的特别风尚,“花边高手”受人仰慕,“花边末流”难嫁出门。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与国际市场的变化,传统的常熟花边生产逐渐衰落。批量小、质量低、工价廉,从业人员散失,许多传统产品已进入濒危的状况。
主要工艺
常熟花边的主要工艺是手捏雕绣。制作时左手捏绣片,右手穿针引线,不用绷架。先在底布上印上绣花图案,然后根据图案轮廓用扣针将轮廓线绣满;也可在图案上先垫粗线再做扣针,使线迹凸起。绣片绣满后,用小剪刀将需要镂空处的底布剪去,形成立体镂空效果。为了使绣品更富于变化,还可以把雕绣与包针、切针、游针、打子针、影绣等60多种针法相互结合,交错运用绣制完成后,经过漂洗、压平、修边、整烫等工序制成成品。常熟花边的图案以花卉题材为主,配以卷草、绶带、水果、花篮等,具有色泽明快雅致、工艺细腻精巧、针法多变等特点。[1]
艺术特色
常熟花边植根 江南水乡灵秀宝地,发扬了厚重的传统刺绣、 编结文化,包容了欧洲民间 抽纱工艺,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地方风格和 艺术特色。经过近百年数代人的丰富和发展,已有60多种不同针法和8000多种不同图案存世。在 艺术欣赏、技艺交流、 民俗学探索、学术研究以及生活实用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常熟花边曾获国家金质奖,其显著特点是以“雕”见长:先以纹样的边缘绣好,然后底布用剪刀绞去,使之镂空产生 镂雕的 艺术效果,这叫“雕扣”。再有一种“ 抽丝”针法,更使镂空效果多了层次。描绘花卉纹样的“包针”、“游茎”、“打子”等针法,还能达到微微隆起的“浮雕”效果。“浮雕”与“镂雕”相融合,使常熟花边别具一格, 遐迩闻名。常熟花边的第二大特点是不用绷架。我国的传统刺绣、 挑花、抽纱一般都在绷架上绣制,而常熟花边则是绣女们直接用手捏布进行绣制,所以常熟花边也称“手捏雕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