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拉嘎尔高勒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拉嘎尔高勒镇

图片来自网络

中文名 :巴拉嘎尔高勒镇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

巴拉嘎尔高勒镇,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地处西乌珠穆沁旗中部,东与巴彦花镇相望,南与浩勒图高勒镇为邻,西与吉仁高勒镇相邻,北与巴彦胡舒苏木接壤,区域总面积202平方千米。 元朝时,现巴拉嘎尔高勒镇境域分属黄府路庆州和济南王府;2005年10月,巴彦乌拉镇及巴拉嘎尔、乌兰哈拉嘎2苏木合并为巴拉嘎尔高勒镇。截至2019年末,巴拉嘎尔高勒镇户籍人口为26074人。截至2020年6月,巴拉嘎尔高勒镇下辖5个社区,镇人民政府驻罕乌拉街。 截至2019年末,巴拉嘎尔高勒镇有工业企业124个,其中规模以上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7个。 [1]

位置境域

巴拉嘎尔高勒镇地处西乌珠穆沁旗中部,介于东经116°21′—119°23′,北纬43°52′—45°23′之间,东与巴彦花镇相望,南与浩勒图高勒镇为邻,西与吉仁高勒镇相邻,北与巴彦胡舒苏木接壤, 区域总面积202平方千米。

气候

巴拉嘎尔高勒镇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路性气候,春季风多易干旱,夏季温热雨不匀,秋季凉爽霜雪早,冬长寒冷冰雪茫;年平均降水量为350毫米,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最多年降水量为564.5毫米,最少年降水量为189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2℃,极端最高气温为37.4℃,极端最低气温为-38.6℃;年平均无霜期105天,最多年136天,最少年84天;年平均大风(七级以上)日数62天,最多年148天,最少年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900时。

水文

巴拉嘎尔高勒镇境内河道属乌拉盖水系;有巴拉嘎尔高勒河和新高勒河流经,其中境内最大河流为巴拉嘎尔高勒河,流经镇内及巴彦温都日呼嘎查,长31千米,流域面积732平方千米,径流总量0.3280亿立方米,年均流量1.02立方米/秒。

自然资源

巴拉嘎尔高勒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储量1.3亿吨。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巴拉嘎尔高勒镇总人口有3196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727人,城镇化率805%另有流动人口3506人。总人口中,男性16036人,占50.2%;女性15926人,占49.8%;18岁以下5306人,占16.6%;18—35岁9163人,占28.7%;35—60岁14030人,占43.9%;60岁以上3463人,占10.8%;以蒙古族为主,达16306人,占51%。有汉、满、回、达斡尔4个民族,共15656人,占49%。2011年,巴拉嘎尔高勒镇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4.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6人。 截至2017年末,巴拉嘎尔高勒镇常住人口为38232人。 截至2018年末,巴拉嘎尔高勒镇户籍人口为26232人。 截至2019年末,巴拉嘎尔高勒镇户籍人口为2607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巴拉嘎尔高勒镇牧民人均纯收入12035元。 截至2019年末,巴拉嘎尔高勒镇有工业企业124个,其中规模以上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7个。

农业

巴拉嘎尔高勒镇畜牧业以饲养牛、羊、马为主。2011年,巴拉嘎尔高勒镇羊饲养量15.89万只,年末存栏9.02万只;牛、马饲养量2.62万头(匹),年末存栏2.21万头(匹)。

工业

截至2018年末,巴拉嘎尔高勒镇有工业企业124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巴拉嘎尔高勒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巴拉嘎尔高勒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会员31个,年演出19场次,观众达10200人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30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人。巴拉嘎尔高勒镇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乌兰牧骑。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巴拉嘎尔高勒镇有乡级卫生院2个;公立卫生机构病床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13张;专业卫生人员14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44人、执业(助理医师0.31人、注册护士0.09人。2011年,巴拉嘎尔高勒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08万人次。2011年,巴拉嘎尔高勒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6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029人,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巴拉嘎尔高勒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150户,人数3247人,月人均230元,比2010年增长1.8%;城市医疗救助32人次,支出12.3万元,比2010年增长1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67户,人数899人,月人均121元,比2010年增长1.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人,支出3.78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8人,支出7.56万元,比2010年增长0.14%;农村医疗救助1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99人次,共支出1.79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农村临时救济51人次,支出3.6万元,比2010年增长1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