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木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巴山木竹 |
中文学名:巴山木竹 拉丁学名:Bashania fargesi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巴山木竹属 |
巴山木竹(学名:Bashania fargesii (E. G. Camus) Keng f. et Yi )是禾本科,巴山木竹属植物体木质化的竹类植物,地下茎在土壤肥沃处合轴的部分较多,竹鞭几实心,当年常不生根,二年生以上则每节生根。竿直立,梢头微弯,髓为薄膜质,呈细长的囊状;箨环显著,竿环呈脊状微隆起;枝与竿多作45°的夹角斜上举。箨鞘略短于成长后的节间,鲜时绿色,箨舌上缘作不规则齿裂;箨耳无,箨片披针形,直立,叶鞘的外缘生纤毛,尤以上部为甚;叶舌被微毛,叶片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幼时被短柔毛,叶缘具细锯齿,圆锥花序,小穗成熟后带紫黑色,细长圆柱形,含小花;颖卵状披针形,外稃长圆形兼披针形,基盘钝,内稃背面几平滑无毛,子房卵圆形,柱头羽毛状。颖果先端具喙,腹沟细长。笋期4月下旬至5月底,果熟期5月下旬。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省的大巴山脉以及米仓山至秦岭一带。海拔1100-2500米,尤以海拔1700-2000 米处最为常见。巴山地区有纯林。
竹竿为造纸原料,亦可用于建筑和劈篾编结家用器具。
目录
形态特征
产地生境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主要价值 [1]
形态特征
植物体木质化,体中所含的SiO2可高达70%, [3] 地下茎在土壤肥沃处合轴的部分较多,反之则是具竹鞭的部分占优势;竹鞭的节间长(1)3-4厘米,粗5-15(20)毫米,几实心,当年常不生根,二年生以上则每节生出3-5根条。竿直立,梢头微弯,高(2)5-8(13)米,粗2-4(6.5)厘米;节间长 35-50(75)厘米,幼时深绿色且被白粉,老则淡黄色,竿基部壁厚4-8毫米,髓为薄膜质,呈细长的囊状;箨环显著,起初被有棕色小刺毛,以后变净秃;竿环呈脊状微隆起;节内长6-12毫米,无毛。竿海节最初分3枝,以后可增多,但主枝仍较显著,枝与竿多作450的夹角斜上举。
箨鞘略短于成长后的节间,鲜时绿色,干枯后淡黄色,背部贴生棕色疣基小剁毛,毛落后能在鞘背面留下疣基和小凹痕;箨舌高2-4毫米,上缘作不规则齿裂;榨耳无,惟在鞘无端两侧可生布易脱落的繸毛;箨片披针形,直立,幼时绿色,有波曲,腹面在基部生有易落去的绒毛,边缘具小别状纤毛而粗糙,整个箨片易自箨鞘上脱离。末级小枝具(1-3)或4-6叶;叶鞘长5-8厘米,在彼此覆盖所露出的部分破以白色(后变淡褐色至褐色)的疣基小刺毛和微毛,鞘的外缘生纤毛,尤以上部为甚;叶舌高(1.5)2-4毫米,被微毛,顶缘具不规则齿裂,起初尚生有易折断而波曲的繸毛;叶片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幼时被短柔毛,小型叶片通常长10-20厘米,宽l-2.5厘米,大型叶片可长20-30厘米,宽3-7.5厘米,叶缘具细锯齿,次脉5-8 (11)对,小横脉较紧密;叶柄长1-1.5厘米(小型叶者长3-6毫米),其上面在近鞘口处密被锈色短柔毛,惟以后变净秃。
圆锥花序起初较紧缩,幼时基部常为叶鞘所覆盖,以后花序方伸出,长5-11(15)厘米,宽2-4厘米,花序在分枝之腋间具疣枕,主轴和分枝(或小穗柄)均被有褐色微毛,花枝的下方有时还可生有具叶的侧枝,惟后者的叶片则较为质薄而形小(长5一lo厘米,下表面被灰色微毛,次脉4或5对);小穗成熟后带紫黑色,细长圆柱形,全长2-3厘米,粗约4毫米,含4-7朵小花;小穗轴节间长2-3.5毫米,体扁,被盏状绒毛,先端较粗大,并生有白色髯毛;颖卵状披针形,第一颖长3-6毫米,l一3脉,第二颖长6-8毫米,5-7脉,背面在中脉及边缘均生布短柔毛;外稃长圆形兼披针形,基盘钝,其上生有白色微毛,第一外稃长达13毫米,具7 脉和稀疏的小横脉;内稃长5-6毫米,但结实时可长至10毫米,背面几平滑无毛,仅在先端被微毛及2齿尖;鳞被边缘疏生小纤毛;花药长4-5毫米;子房卵圆形。柱头2 或3,长约2.5毫米,羽毛状。颖果长约l厘米,上部微弧弯,先端具喙,腹沟细长。笋期4月下旬至5月底,新竿在6月下旬即可达成长竹的高度。花期3月下旬至4或5 月。果熟期5月下旬,当年播种即可萌芽。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省的大巴山脉以及米仓山至秦岭一带。海拔1100-2500米,尤以海拔1700-2000 米处最为常见。巴山地区有纯林。
繁殖方法
巴山木竹的繁殖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指以营养体的笋芽萌发形成新竹的方法。其中有移植母竹、埋鞭等。埋鞭和移植母竹时间宜在春季进行。在选捧造林用的竹鞭时,应注意选用带有当年生的鞭。鞭要壮,芽要饱满,根系要完整,长度80-100厘米为宜。秋后至次年春造林前均可挖鞭,以随挖随栽为好。
有性繁殖:指用种子繁殖而成新竹的方法。巴山木竹种子五月下旬成熟,当年萌发。一年生苗一般分蘖一次,有些可分蘖两次,但不生鞭,呈合轴型。
栽培技术
上层林疏伐。为促进巴山木竹正常生长,根据林分及林龄采取不同的疏伐方式:人工幼龄林疏伐掉目标树种幼树幼苗周边1米范围内胸径小于5厘米无培养前途的杂木,在优势树木高三分之一以下修去枯死枝和树冠下1-2轮活枝、割除目标树种幼树幼苗周边1米范围内的灌木杂草;中龄林首先将对林分的稳定性和生产性发挥重要作用的长势好、质量好、价值高的主要树种林木确定为目标树,采取“伐坏留好、伐小留大”的措施,在距目标树1米以内,严格按照采伐强度控制,有选择性的对妨碍目标树生长的5厘米以下的被压木、濒死木、枯立木和生长落后的树木进行砍伐,同时对妨碍目标树木生长的灌木、藤条、杂草也可适当进行割除,为复层异龄林更新创造条件。伐桩高控制在距地5厘米以内,剔除侧枝应距主杆在2厘米以内,不能伤及主杆树皮。所伐除剩余物不能运出林区,应选不影响植株生长的空地,顺等高线整齐堆放,一亩不超过8个垛,且每个堆垛在长2米以内,宽1.5米内,高0.5米以内。
乔竹混生抚育。应伐去老竹、断头竹、乔木主干地上1.5米以下的树枝剔掉,整齐堆放成垛。
竹乔混生抚育。应将距乔木树主干0.5米周围的木竹伐去,同时,伐去木竹密度较大的弱小木竹,整齐堆放成垛。
纯竹型抚育。应重点进行密度调节,改善竹林结构、改造退化、木竹开花、竹林复壮、提高竹林生产力,是尽快恢复竹林功能的有效措施。选择速生乔木造林,株行距2Ⅹ3米,改善竹林林分结构。
竹灌(灌竹混生)混生型抚育。应伐去老、弱、病、残竹,伐去无培育前途的灌木,剔除藤蔓、荆棘等。
主要价值
巴山木竹竹竿为造纸原料,亦可用于建筑和劈篾编结家用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