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子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姓名 | 巫子英 |
---|---|
别名 | |
出生年 | 不详 |
死亡年 | 不详 |
官宦经历 | 不详 |
编著作品 | 不详 |
巫子英(? - ?),生于台中州能高郡埔里街(今南投县埔里镇),应与当地知名作家巫永福(1913-2008)属于同一家族。在日治后期的昭和14-19 年(1939-1944)间曾于《风月报》、《南方》、《南方诗集》以及《诗报》发表总共14 首古典诗,依序为〈绿湖春色〉、〈南投吴赐斌君及诸乐友来访赋似二首〉、〈听乐〉、〈过雾社观音泷〉、〈绿湖春色〉、〈登虎头山〉、〈南屏山脚垂钓〉、〈牛相触桥〉、〈过隆生桥偶感二首〉、〈夏日游珠山寺〉、〈游观音泷〉、〈登虎头山〉,其中“绿湖”为埔里雅称,至于“观音泷”、“虎头山”、“南屏山”、“牛相触”以及“隆生桥”也都在今埔里镇内,颇能发扬故乡山水名胜之美。
七言律诗
【题解】
本诗为七言律诗,载于《风月报》第82 期,1939 年3 月31 日。作者从瀑布四周树林的茂密、山崖的高耸以及水声的波涛汹涌等各个面向来描写,诗末则认为如此美景只有无所不能的大自然才能创造得出来。“观音泷”位于今南投县埔里镇东侧约8 公里,就在往雾社的埔雾公路旁,位于蜈蚣山麓,因此在日治时期又称为“蜈蚣の泷”,属于眉溪的上游支流,主要可以分为三层大型的瀑布,其馀溪涧石壁之间还有不少小型瀑布。杉山靖宪在大正5 年(1916)出版的《台湾名胜旧迹志》便有记载云:“岩岩皆黑,树木郁生,飞沫如雨,衣袂悉霑,景状怪奇,莫可名状”、“瀑下碧潭深丈许,两崖高峙,旁有凉亭,四时凉冷,避暑尤佳”(顾敏耀译)。该瀑布在921 大地震时曾经受损,后已修复完毕,水珠飞泻,蝴蝶飞舞,美景一如往昔。
【延伸阅读】
1. 郑经〈野居〉,《全台诗》第壹册。
2. 李逢时〈山居即景〉,《全台诗》第玖册。
3. 许南英〈听泉〉,《全台诗》第拾壹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