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工匠

增加 7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工匠.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09/494bd206cbde4b2188ec544a71503e18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28351177_51645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工匠 ''' (英语:Artisan,或称为手工艺人、匠人[1] 、匠师)是指拥有某项熟练 [[ 技巧 ]] ,从事传统 [[ 手工艺 ]] 的工作者。古时的手工艺是以师徒制度传承,学徒跟随匠师担任助手,在日常工作中学习手工的 [[ 技术 ]] 和知识;现时的 [[ 教育 ]] 制度普及,学生普遍可以通过 [[ 学校 ]] 学习日新月异的技艺。
==辞源==
[[ 东汉 ]] 许慎编著的《 [[ 说文解字 ]] 》对“匠”字的解释是“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匚”指的是放置工具的筐器,“斤”指的是斧头,“匠”最初指的是从事木工的木匠。[2] 《考工记》有云:“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百工”记述有关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和搏埴的巧匠。
==历史==
中国工匠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 [[ 陶器 ]] 、青铜、染织、玉牙、 [[ 漆器 ]] 、建筑、 [[ 雕塑 ]] [[ 园林 ]] 、城苑等皆能代表工匠的特长,为后人所仰慕,为世界所赞美。但工匠、工匠文化、工匠精神、匠籍制度在历史上虽有迹象留痕,相关文献记载却凤毛麟角、零散琐碎,无系统说明,致使后人所知甚少,有些无稽可查。实则,中国匠人 [[ 文化 ]][[ 历史 ]] 悠久,未曾间断,从古迄今,统纪清晰,技道分明,蔚为大观。
上溯我国工匠历史,一般会从商周时期讲起, [[ 春秋战国 ]] 时期《考工记》所载内容有涉匠人,这部先秦文献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春秋之前,尚有新石器时期的氏族社会,有专门从事营造的工匠——“氏族工业”,并有不同工种的分类,技术出现专门化。到了后来的 [[ 商周 ]] 时期,分工越来越细,出现“百工”,这一时期,匠人主要集中在官府的作坊——“工商食官”,形成了一个体系,其领袖就是“工官”。商周之上,还有 [[ 三皇五帝 ]] ,工匠历史绵远,很难知道匠人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多少年,其渊深可见一斑。
==“工匠精神”==
工匠的本质是精业与敬业,这种精神融入工匠们的 [[ 血液 ]] 之中, [[ 技艺 ]] 为骨,匠心为魂,共同铸就了我国丰富的 [[ 物质文化 ]] 现象,推动了我国 [[ 古代 ]] 技术的创新发展,怎么能不令人心生钦佩与敬畏。
==视频==
58,4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