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工业分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工业分析

应用于工业方面的分析。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主要用以检验原料和成品的规格和纯度,并确定它们是否符合于有关工业方面的要求。

目录

概述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专业设置自考专升本

编辑推荐

序言

文摘

概述

industrial analysis

一般包括无机化学药品分析、有机化学药品分析、金属分析和合金分析、水分析、燃料分析、油脂分析、油漆分析、纤维分析、纸分析等。

要求操作简单迅速而结果相当准确。

图书信息

书 名: 工业分析

作 者:梁红,周清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1

ISBN: 9787511101822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元 本书对工业分析的内容、任务、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分别从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分离技术,硅酸盐分析,钢铁分析,矿石分析,煤的工业分析,肥料分析,无机化工分析,基本有机工业产品分析等几个方面展开讲解,并包括26个与理论教学配套的课程实验。内容详略得当,由浅入深,实用性强。每章均有大量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实例,章后附有习题。

本书依据工业分析教学大纲编写,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辅相成,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书内涉及的分析方法尽量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

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环境工程、分析测试技术、冶金、化工等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用书或参考用书。

书 名: 工业分析

作 者:付云红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1

ISBN: 9787122055675

开本: 16开

定价: 26.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分析检测的基本操作入手,以具体的检测方法为手段,旨在掌握工业品分析的基本方法。内容包括试样的采集与制备,其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煤质、食品、硅酸盐、金属材料、肥料、水质、石油产品、气体等方面的分析方法,并对化工生产及产品分析做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定量分析和仪器定量分析的操作技术,其中包括各种先进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方法,分析操作严格、规范,理论和实践达到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很快掌握所学习的技能。

本书为中等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化工分析工培训教材,同时可供相关行业质检和分析人员参考使用。

图书目录

绪论

一、工业分析的任务和作用

二、工业分析的特点

三、工业分析的方法

四、工业分析的发展及学习要求

第一章 试样的采取

第一节 采样总则

一、采样的目的和重要性

二、基本术语

三、工业物料的分类

四、采样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 固体试样的采取

一、采样工具

二、子样数目和子样质量

三、采样方法

四、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第三节 液体试样的采取

一、采样工具

二、样品类型

三、采样方法

四、采样注意事项

第四节 气体试样的采取

一、采样设备

二、采样方法

三、方法讨论

习题

第二章 煤质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煤的分类和组成

二、煤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 煤的工业分析

一、水分的测定

二、灰分的测定

三、挥发分的测定

四、固定碳的计算

五、各种基准的换算

第三节 煤中全硫的测定

一、艾氏卡法

二、库仑滴定法

三、高温燃烧中和法

第四节 煤发热量的测定

一、基本概念

二、发热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习题

第三章 食品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食品分析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二、食品分析的内容

三、食品分析方法

第二节 食品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方法原理(酸碱滴定法)

二、试剂

三、分析步骤

四、结果计算

五、方法讨论

第三节 饮料中维生素C的测定

一、方法原理(荧光光度法SN/T0869—2000)

二、仪器与试剂

三、分析步骤

四、结果计算

第四节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一、方法原理(盐酸萘乙二胺法GB/T5009.33-2003)

二、仪器与试剂

三、分析步骤

四、结果计算

五、方法讨论

第五节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的测定

第四章 硅酸盐分析

第五章 金属材料分析

第六章 肥料分析

第七章 水质分析

第八章 石油产品分析

第九章 气体分析

第十章 化工生产与产品分析

专业设置自考专升本

专业课程 分析化学、工业分析、环境化学、仪器分析、波谱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培养目标 [1]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分析与检测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具有全面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分析与检测专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编辑推荐

本书对工业分析的内容、任务、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分别从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分离技术、硅酸盐分析、钢铁分析,矿石分析,煤的工业分析,肥料分析,无机化工分析,基本有机工业产品分析等几个方面展开讲解,并包括26个与理论数学配套的课程实验。内容详略得当,由浅入深,实用性强。每章均有大量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实例,章后附有习题。

本书依据工业分析教学大纲编写,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辅相成,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书内涉及的分析方法尽量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

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环境工程、分析测试技术、冶金、化工等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用书或参考用书。

序言

本教材是按照高职高专教育化工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组织编写的,注重“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突出反映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体现其创新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完全与生产实际相符合,更能体现高职高专模块化的教学特色。

本教材以煤质分析、工业碳酸钠的质量分析、工业污水分析、工业苯甲酸的鉴定、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白酒成分分析、石油产品分析7项典型任务为载体,将分析检测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突出高职高专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特色。全书涉及的内容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工业分析岗位对高职高专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

本书由许新兵、任小娜主编,肖彩琴、张乐、王发森副主编,其中第一、二学习情境由任小娜编写,第三学习情境由张乐编写,第四、六学习情境由许新兵编写,第五学习情境由肖彩琴编写,第七学习情境由王发森编写,全书由许新兵统稿,任小娜、张乐校稿。本书的编写得到了中国石油化工研究所王小雄博士、兰州交通大学李生彬副教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李文有副教授、尚蓉副教授、许军副教授的帮助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和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

文摘

在工业分析中常常要用到标准物质(或称有证标准物质)。如标定标准溶液的浓度;在钢铁分析中常采用标准物质与试样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然后用比较的方法计算试样中被测成分的含量;在分析方法的选定和分析方法的制定过程中也常用标准物质来验证方法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所以标准物质在工业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0.3.1标准物质的定义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标准物质或标准参考物质是指一个或多个特征量值已被准确地确定了的物质,这种物质用于校准测量用的仪器、评价测量方法、或给被测材料定值。所谓特征值是指化学组分含量,或物质性质(如凝固点、电阻率、折射率等),或某些工程参数(如粒度、色度、表面粗糙度等)。

标准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如校正黏度计用的纯水,化学分析中的基准试剂、标准溶液,钢铁分析中用的标准钢样,药物分析中使用的药物对照品等。

0.3.2标准物质的特性

标准物质必须具有材质均匀,性能稳定,化学成分已准确地确定,附有标准物质证书,在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情况下,可按规定精度成批生产且有足够的产量。

注意:标准物质证书的内容应包括标准物质名称、编号、简介、定值方法、定值结果标准值及不确定度、制备日期、保存条件和有效期限、确保均匀性的最小取样量、有关注意事项等。另外分析工作者要注意区分保存期限和使用期限。因为在启封后,可能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而影响它的稳定性。

O.3.3标准物质的等级

我国将标准物质分为两个级别:一级标准物质和二级标准物质。

一级标准物质(国家标准物质,代号为GBW),是指采用绝对测量方法或其他准确、可靠的方法测量其特性值,测量准确度达到国内最高水平的有证标准物质。它务必经过国家计量测试学会标准物质专业委员会审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行,并附有证书。它主要用来研究与评价标准方法及对二级标准物质定值。

二级标准物质[代号为GBW(E)],是指采用准确可靠的方法,或直接与一级标准物质相比较的方法定值的物质,也称为工作标准物质。它由科研院所、企业中经国家级计量认证的实验室研制,报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国家技术监督局备案。它主要用于评价分析方法,以及同一实验室或不同实验室问的质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