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川 |
川(拼音:chuā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两岸之间有水流过。川的本义是河流、水道。但凡有河流的地方都会有平地,所以“川”又指山间或高原上平坦而地势低的地带,即平川。川也是中国四川省的简称。
象形字。甲骨文(图1-3)的“川”,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弯弯曲曲的河流。字中两边的两条曲线,形象地描画出河流的两岸,河中的几个小点,是指奔湍急的河水。图3的甲骨文中的三个小点消失了,这是为了书写的方便,仍然为象形字,像众水并流之形。金文(图4)和小篆(图6)基本沿袭图3的甲骨文。隶书(图7)和楷书进一步将笔画平直化。《说文解字》认为疏浚加深加宽“𡿨(quǎn)”“巜(kuài)”而成川。小水为𡿨,即小河、小沟之类。将“𡿨”扩充一倍为“巜”,三倍为“川”,因而“川”为大河,按许慎的说法,“川”为会意字,其实“川”的含义可以从甲骨文中看出,当是象形字。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十一下】【川部】昌缘切(chuān)
贯穿通流水也①。《虞书》②曰:“濬𡿨(quǎn)巜(kuài),距川。”言深巛之水会为川也。凡川之属皆从川。 【注释】①“贯穿”句:张行孚《释巛》:“川训贯穿通流水,谓水至川则贯穿通流而无所碍。”贯、穿、通:同义连用。贯穿通流,即通流,通畅流动。②《虞书》:指《皋陶谟》。今本作“浚畎浍距(到)川”。
说文解字注
毌穿通流水也。毌,各本作贯。毌,穿物持之也。穿,通也。巛则毌穿通流,又大于巜矣。水有始出谓川者,如《尔雅》水注川曰谿(溪),许云泉出通川为谷是也。有绝大乃谓川者,如皋陶谟𡿨巜距川,考工记浍达于川是也。本小水之名,因以为大水之名。 《虞书》曰:谓古文皋陶谟。
“濬𡿨巜,歫(距)巛。”歫各本作距,今正。今《尚书》作畎浍距川者,后人所改也。 言深𡿨巜之水会为川也。此偁《尚书》释之。以见《尚书》之川与川字有间矣。川,今昌缘切。古音在十三部。读如春。云汉之诗是也。= 广韵 昌縁(缘)切,平仙昌 ‖川声元3部(chuān) 川,山川也。蔡邕《月令章句》曰:“众流注海曰川。”《释名》曰:“川者,穿也,穿地而流也。” =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巛部】川;康熙笔画:3;部外笔画:0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昌缘切,音穿。《释名》:穿也。穿地而流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天下之地埶,两山之闲,必有川焉。《尔雅·释水》:湀辟流川。注:通流。疏:湀辟者,通流大川之别名也。又:过辨回川。注:旋流。疏:言川中之水有回旋而流者。蔡邕《月令章句》:众流注海曰川。《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传:决九州名川,通之至海。
又《禹贡》:奠高山大川。传:大川四渎。疏:川之大者,莫大于渎。四渎,谓江,河,淮,汉也。《吕氏春秋》:何谓六川: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潘岳《关中记》:泾、渭、灞、浐、鄷、镐、潦、潏,凡八川。司马相如《上林赋》:荡荡乎八川。
又三川,郡名。《史记·秦始皇纪》:灭二周,置三川郡。《前汉·高祖纪》:斩三川守李由。注:应劭曰:今河南郡也。韦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也。
又四川,省名。《韵会》:今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
又口川。《周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朱子诗》:口川失自防。
又川衡,官名。《周礼·地官》: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
又窍也。《山海经》:伦山有兽如麋,其川在尾上。注:川,窍也。
又叶枢伦切,音春。《诗·大雅》: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早魃为虐,如惔如焚。《前汉·叙传》:昔在上圣,昭事百神。
类帝禋宗,望秩山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