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鄂淫羊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川鄂淫羊藿(学名:Epimedium fargesii Franch.)是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状,质硬,小叶革质,狭卵形,顶生小叶基部裂片圆形,侧生小叶基部裂片不等大,叶缘具刺锯齿;总状花序具花,序轴被腺毛,花紫红色,外萼片狭卵形,带紫蓝色,内萼片狭披针形,白色或带粉红色;花瓣远较内萼片短,暗紫蓝色,花药紫色;蒴果连同宿存。花期3-4月,果期4-6月。
分布于中国四川、湖北。生长于山坡针阔叶混交林下或灌丛中。
全草及根茎可以入药,性味甘、微苦,温;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主治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阳痿早泄、小便失禁、神经衰弱、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腰腿痛、四肢拘挛、麻木、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症。
中文名 川鄂淫羊藿 学 名Epimedium fargesii Franch.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 毛茛目 科小檗科 属 淫羊藿属 种 川鄂淫羊藿 分布区域 中国四川、湖北 命名者及年代 Franch.,1894
川鄂淫羊藿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70厘米,有时可达80厘米。根状茎匍匐状,横走,质硬,多须根。一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茎生叶2枚对生,每叶具小叶3枚;小叶革质,狭卵形,长4-15厘米,宽1.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顶生小叶基部裂片圆形,近等大,侧生小叶基部裂片不等大,内侧裂片圆形,外侧裂片三角形、急尖,上面暗绿色,无毛,背面苍白色,无毛或被疏柔毛,两面网脉显著,叶缘具刺锯齿;花茎具2枚对生叶或偶有3叶轮生。 总状花序具7-15朵花,序轴被腺毛,无总梗;花梗长1.5-4厘米,被腺毛;花紫红色,长约2厘米;萼片2轮,外萼片狭卵形,先端钝圆,长3-4毫米,宽约1.5毫米,带紫蓝色,内萼片狭披针形,渐尖,向下反折,长1.5-1.8厘米,宽约4毫米,白色或带粉红色;花瓣远较内萼片短,暗紫蓝色,呈钻状距,挺直,长约7毫米,瓣片2-3浅裂;雄蕊长约9毫米,显著伸出,花药长3-4毫米,紫色;子房长约1.3厘米。蒴果连同宿存花柱长约2厘米。花期3-4月,果期4-6月。[1]
川鄂淫羊藿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四川、湖北。生长于海拔200-1700米的山坡针阔叶混交林下或灌丛中。
川鄂淫羊藿繁殖方法
采收管理
种植2年后的淫羊藿便可采收,8月份是淫羊藿生长发育好,营养物质积累最高的季节,而且药效强,可在此时采收。采收时将地上茎叶采收捆成小把,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或晾干。选出杂质、粗梗及有可能混入的异物,以保证药材质量。连续采收几年后,常会影响淫羊藿的后期发育,影响其越冬芽及来年的新叶产量和质量。
分株
选种及种苗处理:选阴天采挖多年生野生川鄂淫羊藿健壮植株,按地下横走茎的自然生长状态及萌芽情况分株与分级。每株带2-3苗或1-2芽,剪去地上部分,留长5-10厘米;剪去过长的须根,留长3-5厘米;去掉干枯枝叶,捆成小束(把)备用待种。在分株过程中,应视每株地下根茎的发育状况进行分株,不可强分,以免伤根,否则不利于实生苗植株的萌发。从川鄂淫羊藿的根茎育苗圃选取种苗时,当植株长到10-13厘米则可起苗,再同上法进行种苗处理后供移栽定植;所选的种苗亦应做到去弱留强,去病留健。种苗采回后,应及时处理与定植移栽;如不能及时处理与移栽定植,应假植或放于阴湿处保存。
移栽定植:移栽定植时间为10月下旬至翌年春3月下旬,在川鄂淫羊藿的地下块茎处于近萌芽状态时移栽定植。其移栽定植方法可采用沟植或穴植,行株距(20×20)-(20×25)厘米,深10-15厘米,每公顷播种量1125-1500千克,每公顷90000-120000穴,每公顷施底肥量30000千克。如果肥料采用穴施,种植时应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拌匀后种植,切忌将植株直接栽种于肥料上。定植时应将其根系伸展,以免“压根”影响根的伸展和子芽的萌发。覆土5厘米,压紧,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于萌发。种后浇足定根水。移栽定植时,若有余苗(或有余剪下的根茎),可植于阴湿、富含腐殖质的地块,以备种植补苗用。从起苗到移栽定植的时间,以不超过7天为宜。
播种
采种与保存:5-6月川鄂淫羊藿种子均陆续成熟,当蒴果由绿变黄,并出现背裂,大部分种子成熟时即应采收。采收过迟,种子散失;过早种子尚未成熟,种子发芽率低甚至不发芽。采收时,连果序一起剪下,放于室内阴凉干燥处脱粒。每蒴果种子数11-15粒。
种子处理与育苗:采用温汤浸种,置于室温下,保持种子湿度,其发芽率可达45%。将当年采收、室温贮存并经处理的川鄂淫羊藿种子播于腐殖土苗床中,覆土1厘米左右,经常保持土面湿润,注意观察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出苗后,3-6月期间其苗高可达2-5厘米,每株1-3个叶片。[2]
川鄂淫羊藿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地:如果选地裸露,无遮阴条件,可间作高杆作物如玉米或其他木本药材,为川鄂淫羊藿生长创造阴湿条件。如果所择基地为坡地、生荒地,整地时宜先割去杂草,集中堆沤,留乔木和灌木,以作遮阴条件。耕作时,须严格等高耕作。
整地:于9-10月整地,精耕细耙(应深翻20-30厘米),并结合整地,每公顷施有机肥15000-45000千克,以加速土壤的培肥熟化。底肥也可在种植时点施或沟施。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20厘米,高20厘米,畦间作业道3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不同品种间须设隔离带。
炼苗定值
假植炼苗:幼苗在播种苗床内长到3-6厘米,具1-2片真叶时,可将其起苗假植于荫棚内的假植床中。假植时,按3厘米×4厘米的密度择阴天进行栽植。假植时还要注意栽植的深度,一般2厘米左右,并压紧根部使根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再浇足定根水。
移栽定植:10月下旬至翌年春3月下旬,当苗高8-10厘米,具2-3片真叶时,可陆续取苗出圃移栽定植。其移栽定植方法与注意事项,与上述无性繁殖的移栽定植基本相同。
田间管理
补苗:翌年春2-3月出苗后,若发现死苗、弱苗、病苗应及时拨除,选阴天补苗种植,以保证基本苗数。
搭棚遮阴:无自然遮阴条件的地块,应搭棚遮阴,使荫蔽度控制在60-70%为好。高棚1.8-2米,矮棚1-2米。林下种植,应对树枝作适当修剪,以合理调节其透光度。
中耕除草:视草情、土壤墒情,适时中耕除草,以疏松土壤,除去杂草。但对于无遮阴条件的裸露地,也可利用部分高草作为川鄂淫羊藿苗的遮阴条件。 [4]
灌溉:阴湿是川鄂淫羊藿生长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出苗后的1个月,是促进幼苗生长的关键时期,应适时灌溉,保证阴湿;雨后,如地面积水严重,应及时清沟排水。
追肥:幼苗出土后的1个月是川鄂淫羊藿生长的关键时期,应结合灌溉、松土,及时追施提苗肥:每公顷施15000千克腐熟的人畜粪水或适量饼肥。收割后每公顷施15000-45000千克有机肥,如堆肥、土杂肥或人畜粪水等,以补充土壤营养的消耗。
冬季管理:清园是冬季管理的主要工作,将园中枯枝落叶清除,集中堆沤或烧毁,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川鄂淫羊藿病虫防治
病害:川鄂淫羊藿适应能力较强,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栽培,病害较少发生,发现的病害主要为煤污病,得病时整个植株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灰黑色粉末状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植株发育不良。3-5月份为本病害的主要发病期。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喷雾1-2次。
虫害:危害川鄂淫羊藿的害虫主要为小甲虫,多数发生在老叶上,最初叶表面出现暗褐色斑点,以后斑点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中央部分变成淡褐色,周围苍黄色,背面密生灰色的霉。防治方法:虫害发生期用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雾。
川鄂淫羊藿主要价值
全草及根茎可以入药,性味甘、微苦,温;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主治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阳痿早泄、小便失禁、神经衰弱、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腰腿痛、四肢拘挛、麻木、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