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嶂石岩地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地貌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之一,为地貌学按岩性分类确立的一种新型地貌类型,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石英岩构成。远远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被地质、地理学家命名为嶂石岩地貌。

简介

1972年,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郭康在太行山考察中发现了一种气势壮阔的红崖长墙砂岩地貌,后经多年考察研究,正式将该地貌命名为嶂石岩地貌。“嶂石岩地貌”有五大特点:丹崖长墙连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Ω”形嶂谷相连成套、棱角鲜明的块状结构、沟谷垂直自始至终,并蕴藏着大量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和与之相关的“天人合一”的历史与地方文化景观。它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有本质上的区别。“嶂石岩地貌”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形成与演化模式,丰富了地貌学的内容,开拓了应用地貌学研究领域。

评价

河北省赞皇县太行山嶂石岩景区,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赞皇背斜隆起的西翼。地貌上为山高谷深的中山地貌,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降低,最高峰黄庵垴海拔1774米,淮泉为槐河的发源地,富含多种矿物质。淮河西侧山脉主脊东坡为“嶂石岩地貌”的典型地段,形成了近南北向连绵延伸,比高500-700米的三级大断崖,构成了园区“三栈牵九套、四屏藏八景”的景观格局,具有了“丹崖长墙,横贯天际;万丈红崚,绿栈镶嵌;“Ω ”形嶂谷,连环成套;回音弧壁,天工巧成;塔柱石峰,棱角鲜明;垂直岩缝,形如刀切”的景观特色。嶂石岩景观主要为“丹崖、碧岭、奇峰、幽谷“。雄伟的嶂岩三叠,奇秀的九女峰使人叹为观止;一线天、三秀峡,槐泉峪、乳泉洞、大天梯等一串串的自然景点令人神往。同时,嶂石岩自然生态良好,山麓、栈顶皆被乔、灌、藤、草所覆盖。植物计98科654种,是华北地区保护最好、品种最全的“天然植物园”。春日,山桃花、杜鹃花、丁香花、玫瑰、山丹、绣线菊满山满坡,层蕊怒放;盛夏,郁郁葱葱,到处流泉飞瀑,云海、佛光奇异壮美;金秋,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如火如荼;朔冬,雾凇树挂,玉柯琼枝,冰柱擎天。[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