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嵩溪镇位于清流县东北部,是清流县城镇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建制镇。东邻林畲乡,西接龙津镇,南连嵩口镇,北与宁化县泉上镇接壤。素有“豆腐皮之乡”美称,是国家级清流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先后被授予福建省鲜切花之乡、三明市农村经济发展十佳乡镇和福建省第二批商业重镇”“福建省级商务特色镇”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列入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1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万余人。省道洋万公路贯穿全境。千米以上高山有象峰、莲花山、三层寨,行洛坑钨矿在境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巫罗俊镇将墓。嵩溪镇是清流县次中心城镇,素有“清流第一镇”,“豆腐皮之乡”美称。2020年6月29日,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1]

中文名: 嵩溪镇

别 名: 嵩溪

行政区划代码: 350423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

地理位置: 福建省西北部

面 积: 18700 公顷

下辖地区: 嵩溪、青口、高地等

政府驻地: 清流县嵩溪镇嵩北路

电话区号: 0598

邮政区码: 365304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季风气侯

人口数量: 2 万

著名景点: 北斗山

机 场: 三明沙县机场

火车站: 清流火车站

车牌代码: 闽G

学 校: 嵩溪中心小学、清流三中等

车 站: 嵩溪客运站

目录

历史沿革

宋属折桂乡永得团。明成化间为永得乡,清道光间属永得里。民国间属永得乡,民国21年7月间设立嵩溪区苏维埃政府。1951年为第二区所在地。1958年改为嵩溪公社。1990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辖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

【邮编】365304【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50423101:~001 121新街社区 ~201 122嵩溪村 ~202 121农科村 ~203 122黄沙口村 ~204 122塘背村 ~205 220元山村 ~206 122青山村 ~207 220青溪村 ~208 220阳坊村 ~209 220余坊村 ~210 220时州村 ~211 220伍家坊村 ~212 220罗陂岗村

自然地理

清流县辖镇。位于县境北部,东邻林畲乡、温郊乡,西接龙津镇,南连嵩口镇,北与宁化县泉上镇接壤。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嵩溪,距县城20千米。千米以上高山有象峰□、莲花山、三层寨。204省道公路过境。已控探明并可开采的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钨等,其中其中紫砂矿储量达2亿吨,钨储量达30万吨,是世界最大的斑岩型钨矿。生态资源方面:全镇耕地面积1.8万亩,山地面积24万亩,森林覆盖率82%,林木蓄积量达54万立方米,盛产松、杉、毛竹等。走进嵩溪,境内有二条流淌不息的溪流,一条是由南至北的嵩溪溪,一条是西向东的清溪溪,在塘背交汇,四季潺潺往南流淌,滋润着两岸的嵩溪人;这里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1990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嵩溪东邻明溪县和本县林畲乡,西为本县龙津镇,南连本县嵩口工业重镇,北与宁化县泉上镇接壤。这里良田阡陌,村道蜿蜒,人口密集,物资丰硕,车流人流不息,是个热闹和富有时代气息的山区现代化小镇,这里气候四季宜人,土地肥沃,历史上是盛产贡米的地方。这里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斑岩型钨矿――行洛坑钨矿、北坑钨矿所在地。嵩溪境内高山险竣,群山逶迤,有风光旖旎的莲花山、威武雄竣的北斗山、惟妙惟肖的象峰山、层出不穷的三层寨等高山,这里群山凝翠,沃野飘香,天然美景,让人忘返。

行政区划

现辖12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其中,365304 [代码]350423101:~001嵩溪居委会 ~201嵩溪村 ~202农科村 ~203黄沙口村 ~204塘背村 ~205元山村 ~206青山村 ~207青溪村 ~208阳坊村 ~209余坊村 ~210时州村 ~211伍家坊村 ~212罗坡岗村

历史

宋属折桂乡永得团。明成化间为永得乡,清道光间属永得里。民国间属永得乡,民国21年7月间设立嵩溪区苏维埃政府。1951年为第二区所在地。1958年改为嵩溪公社。1990年10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设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走进嵩溪,这里的人文历史悠久。嵩溪是客家名镇,外来人流入早,分居较广,有12个村,达2万人。有江、雷、余、伍、彭、阳、蔡等姓氏,少数民族有雷、蓝两个姓氏,千百年来土客相融,繁衍生息,建设嵩溪。清流的开山始祖是巫罗俊,他的墓葬就在嵩溪黄沙口村。隋大业年间(605-617),巫罗俊随父从南剑州(南平)迁居黄连(清流古时称谓)。巫罗俊率众在黄连开山伐木、垦荒拓土、建设家园,筑土堡、建土寨、防御匪冠,黄连境内人民安居乐业。巫罗俊成为黄连首领。唐贞观三年(629),巫罗俊到皇帝行营上疏,奏称黄连地广人多,可授田定税。朝廷嘉纳此举,授镇将一职令其翦荒自效。唐高宗乾封二年(667),黄连正式设镇。巫罗俊可称为“客家鼻祖”。为了纪念巫罗俊,在镇区还建有“福潭院”,春秋享祭。宋代忠烈之臣、曾任湖南潭州判官的清流人江礼其后裔,以及民族英雄文天祥麾下的战将雷三益的后裔,迷恋着嵩溪这方热土,也在这里拓展家园,开枝发叶,绵延千载。客家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还在嵩溪的黄柏洋驻兵,招募义军,以图恢复宋室江山;他在这里挥笔写下:“山高不碍乾坤眼,地小能容宰相身”的著名联句,以表达他的雄图大志。客家嵩溪人还乐办灯会。这里的灯会,人们称为“迎龙灯”、“游花灯”,历史较为悠久。相传始于唐朝,盛于明代。不仅元霄有灯和九月里5天的庙会游花灯,黄沙口余家屋等地正月十三就开始迎龙灯。据有关资料记载:正月十五是土地菩萨的生日,人们笃信佛教,点灯敬佛,世代沿袭下来,逐渐演变成为今日的灯会,不过无论形式、内容到规模都有新的发展,潜移默化成人们元霄喜庆、丰收喜庆的活动之一。

经济发展

嵩溪拥有丰富资源。矿产资源已探明并可开采的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钨、稀士矿紫砂矿等,其中紫砂矿储量达2亿吨,钨储量达30万吨,是世界最大的斑岩型钨矿;林木蓄积量达54万立方米,盛产松、杉、毛竹等。旅游资源有山石葱郁被誉为“福建小武夷”的北斗山风景区,客家先祖黄连镇将巫罗俊及巫氏墓群,苗木花卉休闲观赏和玄武岩。交通便利,省道204线贯穿全境,设有永宁高速公路互通口连接线。“七星岩”牌豆腐皮1996年在省林业博览会中获得最畅销产品称号。2000年获福建省名优特新展销会金奖,远销广东、浙江、上海、河北及本省各地,深受广大销费者青睐;全镇小水电共有装机1160千瓦、年发电量400万度的时州电站和在建的装机640千瓦、年发电量290万度谢地电站。嵩溪山林奇石屹立,旅游资源丰富,正在建设中国家AAAA级北斗山风景区,总投资达7000万元,以地貌发育优良,景点集中紧凑,森林植被原始和温泉富氡如沸而独具一格。嵩溪紧紧抓住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清流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永宁高速公路全线动工建设重大机遇,围绕委提出“三个做大”工作和“四最”清流建设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营造发展环境,逐步实现“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旅游旺镇、人居美镇”的发展目标。先后引进了年产200万吨旋窖水泥、捷鸿家具产业化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3000亩的金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目前全镇已有8家县级规模企业,规模企业产值预计6.8亿元,5年内达20亿元,10年内突破40亿元。全镇已建成1650亩鲜切花种植基地和30万余株名贵兰花培育基地,成为我省最大鲜切种植基地,豆腐皮年产突破3000吨,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引进绿洲牧业公司建设黄羊科技园,全镇肉羊养殖年出栏2万余头。规划12平方公里,北斗山—温泉游戏休闲度假区正在加紧建设中。集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总体规划正在评审中,占地137亩集商业、住宅、文化中心、休闲广场和酒店为一体的富民小区一期工程正在建设,按省级标准占地37亩投资1500万元的寄宿制中心小学已投入使。主要农产品有花卉、豆腐皮、高地贡米、肉羊、烤烟、笋干等,特别是豆腐皮、鲜切花产业,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镇豆腐皮产量为2500余吨,产值6000多万元,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镇花卉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亩,主要品种为非洲菊、玫瑰、中国兰花、铁皮石斛等,其中兰花约200亩,可年产鲜切花1.5亿枝,产值6000多万元,中国兰花等盆栽花卉20万盆,产值4000多万元。2017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亿元,比增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68亿元,比增28.3%;固定资产投资11.48亿元,比增21%;财政总收入1291.52万元,比增21.3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9062元,比增9%。

基础设施

省道岭文线和即建的京福高速公路三宁延伸线纵贯全境,交通便利,距三明110公里,距县城20公里,通讯发达,商业服务活跃,自古便是清流县北部重要商品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

获得荣誉

走进嵩溪,这里充满特色、经济繁荣。改革之风春潮涌。曾经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嵩溪人也与时俱进,加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这里有全县最大的台湾农民创业园金星加工区。沸腾的园区有九龙林业、鑫龙林业、八强鞋服、天翼包装、鸿旺工贸等大项目好项目陆续落户嵩溪。好风凭借力,嵩溪正当时。200万吨的干法旋窑水泥、多硅晶加工、北坑钨矿深加工等项目开工的喜报频传。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富裕了嵩溪人。在鸿翔农庄的带动下,花卉产业不断壮大。昔日种菜的菜农改种花卉,成了花农,过着花样生活。具有历史品牌的嵩溪豆腐皮,俗称腐竹,在清朝嘉庆年间被列为贡品,曾得到皇家赏赐的白银。现在有了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里的豆腐皮加工大户和示范户有142户,豆腐皮年产量达3000吨,且供不应求。“七星岩”羊肉馆扬名四方,加盟连锁店走出三明,走向厦门、泉州,许多的养羊户,都发了“羊”财。高地盛产的贡米远销五湖四海,人们走进了小康生活。近几年来,全镇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富兴小区一期工程竣工,镇区面积由0.45平方公里扩大至1.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增至8000人,城镇化水平达42%以上,2000年被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精神文明上新水平,连续三届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1996年被省政府评为“家园杯”新型村镇建设优胜乡镇,1997年被授予省农科教结合示范乡镇,1998年被授予“三明市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中国豆腐皮之乡”。2020年6月29日,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

视频

清流县嵩溪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