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鴻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崔鴻傳 |
《棋友》副總編輯,中國象棋學院副院長、理論系教授,中國名人書畫院副院長兼棋藝鑑定委員會主任,棋友排局研究會名譽主席崔鴻傳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14年4月23日在廣東連南家中逝世。享年八十三歲。
崔鴻傳,1932年8月15日出生,廣東省電白縣人。工會工作者、體育工作者、記者,象棋理論家、活動家、美學家,一級象棋裁判員、廣東省優秀裁判員。自幼受家學薰陶,喜象棋及詩詞。青年時代多年任黨報記者,五十年代末以象棋排局、實用殘局、理論研究名世。領銜寫成的專著及個人專著有《實用殘局藝術探勝》、《實用殘局概覽》、《象棋經典古局鑑賞》、《排局佳作審美鑑賞》等10部棋書,為海內外弈林所推崇,其中三部棋書被評為第一、二屆全國優秀象棋圖書一等獎。
崔鴻傳先生最早提出象棋排局屬於藝術的範疇,並成為當今世界從美學角度研究象棋的第一人。先生以評點、隨筆、散文著稱於弈林。代表作有《迎來東風第一技》、《誰愛風流高格調》、《營造自己的天空》、《象棋美學畫卷》、《車馬聯用美學漫步》、《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以一當十,以少見深》、《點鐵成金、撒豆成兵》、《薪火長傳》、《若休還說》等。諸作散見於廣州《象棋報》、香港《天下日報》、《象棋世界》、菲律賓《世界日報》、新加坡《北斗棋苑》、台灣《高雄棋園》、遼寧《棋友》(棋海新友)以及《少子百局譜》、《一子入局排局譜》等書報雜誌。
崔文洗鍊,意新語工,語言明麗華美,形象生動,雋永風生,令人有要言不繁、短小精悍之感。其筆下有情,善於徵引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發揮,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和深刻的啟示性,無一筆雷同,無一篇重複,措詞之妙,粲然成一家言,可使一些讀者從中見到他們所不熟悉的某些東西,得到滿足。
這些「濃縮」之作,文內有意,文外有情,有哲理、有風姿、發人所未發,言人所未言,親切耐讀,足以啟發人們的思想,開拓人們的眼界,因而具有相當的學術理論價值、哲學價值,並有較高的美學價值而受到讀者的歡迎,可與被評的作品並存於世。
昔日的評點,雖然時過境遷,迄今仍沒有喪失它的生命力,因為它對我們從美學角度理解象棋文化仍有一定的幫助,也不失為同道們學點散文的很好的課文。
這些文章來得不易,這是先生畢生的心血、幾十年的參悟所得!弈者、學者,兩者集於一身,從而形成的一種風格獨特的、充分性格化了的散文。使人有老友重逢之感,受到人們的欣賞與讚美。許多朋友都說好,看了還想再看,久讀不厭,令人忘倦,令人發奮。作者得於心,覽者會以意,真象吃橄欖在回甜,值得人們品味再三。
崔文可說是棋文化的宏揚與深化,這對日後棋評的寫作,棋校的教學,也將是有益的借鑑。
這些足以證明作者是在開闢着一條新路,真正是他「自己的天空」。開闢新路就要披荊斬棘,那也正是一個開路先鋒的工作。這是他化難為易的竅門,也是他的「優選法」。是他善於取巧的地方,也是他聰明的地方。為此,我們希望讀到更多這樣覽勝觀奇的評點,也希望有人能夠寫出這些妙趣橫生的評點。我們不但願意為讀者推薦崔先生的美文,更願意為讀者推薦崔先生敢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
先生積極推動排局發展,作為主要助手協助《棋友》雜誌社社長石毅建立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排局群眾組織——中國棋友排局研究會及象棋文化學會,並擔任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他還是由棋友雜誌社牽頭組建的中國象棋函授學校副校長兼理論系教授,棋友杯全國象棋大獎賽常設組委會第一副主席兼秘書長,全國象棋排局競賽、全國象棋棋局季賽、全國棋詩書畫比賽等諸多賽事的首席評委,並長期兼任東方名人研究院院士、北京《世界名人錄》特約顧問編委、北京《中華人物辭海》特邀顧問編委、《世界文化名人辭海》特約顧問編委、《中國人才世紀獻辭》特約編委、北京《世界人物出版社》特約顧問編委、中國名人書畫院副院長兼棋藝鑑定委員會主任,深圳市《幸運財經網》高級顧問、遼寧寶峰集團高級諮詢顧問暨華南地區特派員。由於他在象棋界、文化藝術界的巨大影響,其傳略和部分作品已先後被收入《興梅農民報》、《清遠日報》、《棋友》、《棋海新友》、《象棋世界》、《北斗棋苑》、《南方日報》、《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世界名人錄》、《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等數十家報刊典籍,被授予象棋理論、象棋排局、象棋活動特級大師和象棋理論十大明星稱號。 1932年生,廣東電白縣人。記者,排局理論家。任職於連山縣總工會。自幼受家學薰陶,喜詩詞文學。青年時代,當《粵北農民報》、《連南民族報》記者多年。1950年《興梅農民報》授予「社會活動家」榮銜,並撰文介紹其事跡。現為遼寧《棋海新友》及香港《天下日報》特約記者。少喜弈,1960年後改研排局,師侍著名排局家許弼德。作品在海外常見報刊,知名度頗高。常與著名排局家陳建新、張作君、陳輝權、鄭德豐、黃德蘊、孫經存等合作,已問世的
基本信息
粵北報人、原《粵北農民報》記者、連山縣工會工作者、作家、象棋排局家、象棋理論家、研究家、國家一級裁判崔鴻傳,廣東省電白縣人,大學文化,自幼受家學薰陶,聰穎好學,博覽群書,知識淵博,尤以象棋及詩詞文學見長。工作之餘,他致力中國象棋研究,經60多年耕耘播種,花繁葉茂,碩果纍纍,並以象棋排局、實用殘局、理論研究名赫於世。其領銜寫成的專著和個人專著《實用殘局藝術探勝》等12部,評點象棋排局作品500多件,為海內外弈林所推崇。先生是個智者、勇者、將帥之才,兵馬之勇。他大膽創新,開歷史之先河,走前人未足之境,開發自己的大地,營造自己的天空,在象棋王國獨樹一帆,在弈林群雄中先聲奪人。早在1997年,他就在北京《象棋研究》第六期著文《排局及排局欣賞隨想》,最早提出象棋排局屬於藝術的範疇,並成為當今世界從美學角度研究象棋的第一人。此文問世,石破天驚,被「中國作家創作成果報告編委會」等多家單位聯合評議, 獲得金獎,並授予先生「構建和諧社會中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