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崇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崇义县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冬,1949年8月20日,崇义解放,同时成立崇义县人民政府。

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陲,地处东径 113°55′~114°38′,北纬25°24′~25°55′之间。东与南康县接壤,南与大余县和广东省仁化县相交,西与湖南省汝城县桂东县毗邻,北与上犹县交界。东西长约73公里,南北宽约59公里,总面积2206.27平方公里。

崇义县地处中低纬度,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夏两季盛行季风,全年热量丰富,四季分明,雾日多,日照偏少,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无霜期长。但由于地形复杂,垂直高度差异大,山上山下,向阳面和背阳面,气候差异十分明显。

崇义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南酸枣之乡,被评为全国重点林业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魅力名县、中国最受游客喜爱的地方等等。[1]

建制沿革

崇义县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冬。春秋战国时期崇义属楚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创郡县制,崇义属九江郡南燮地。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九江郡为豫章郡,南壁县改为南野县,崇义属之。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崇义属南野县和南安(亦作安南)县地。隶南部都尉。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南安县为南康县,崇义属南野县和南康县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为虔州,崇义隶虔州。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改虔州复为南康郡,赣县复称南康县,崇义属南康县地。唐朝时崇义隶属南康郡。五代末期崇义属南康县、大庾县、上犹县地,隶昭信军。宋朝淳化元年(990年)建南安军,崇义隶南安军。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南安军为南安路总管府,隶江西行省,元正二十五年(1365年),改南安路为南安府,崇义隶南安府。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都御史王守仁率兵镇压横水、桶冈的谢志山、蓝天凤农民起义后,奏呈皇上批复,析上犹县的崇义、上堡、雁湖三里,南康县的隆平、尚德二里,大庾县的义安里建县,择定在崇义里的横水设立县治,并以崇义里之名,名县为崇义县,隶南安府。清朝沿用明制,崇义隶南安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3年(1914年),划江西为豫章、浔阳、庐陵、赣南四道,分领81县,崇义属赣南道。15年(1926年),废道,县直隶于省。21年(1932年),全省分为13个行政区,崇义属第11行政区。24年(1935年),全省缩改为8个行政区,崇义属第4行政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崇义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1年3月,成立崇义县革命委员会。1931年5月,建立苏维埃政府,先后隶于江西省和湘赣省苏维埃政府。

1949年8月20日,崇义解放。同时成立崇义县人民政府.隶赣州分区。1949年9月,成立赣西南行政公署。次年7月,改为赣西南人民行政公署,崇义隶赣西南行政区。1951年6月,撤销赣西南行政公署。成立赣州区专员公署,崇义隶赣州专区。l954年6月,撤销赣州区专员公署,成立赣南行政公署,崇义隶赣南行政区。1964年,改赣南行政公署为赣州地区专员公署。1968年,改赣州地区专员公署为赣州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改名为赣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赣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赣州地区行政公署。崇义隶属赣州地区。1999年7月1日赣州撤地设市,崇义隶属赣州市。

行政区划

明代分里、乡。清初沿旧,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分乡、里。中华民国初期,沿清制。民国19年(1930年)分区、里、乡。民国23年推行保甲制,分区、联保(后改称乡、镇)、保、甲。苏区时期分区、乡。

解放后废除保甲制,分区、乡,全县设4个区,1个镇,15个乡。

1958年11月12日,实行“公社”建制,全县设8个公社,1个垦殖场,155个生产大队,997个生产队。

1982年12月,设立古亭镇(赣政字189号)。

1984年设乡(镇)、村,“以社建乡,以大队建村”。全县划为17个乡、2个镇,153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委会。

1987年1月6日,过埠乡改为镇的建制(赣府厅字7号批复)。

1988年12月10日,撤销横水乡,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横水镇管辖(赣民函138号批复)。

1989年11月23日,撤销扬眉乡,设立扬眉镇(赣民字149号批复)。

1990年5月,乐洞乡高奢村划为高奢、高洞两个行政村。

1994年8月18日,撤销长龙乡、关田乡、铅厂乡,设立长龙镇、关田镇、铅厂镇(赣民字130号批复)。

2002年底,崇义县辖7个镇、11个乡,5个居委会、154个行政村。

2003年10月21日,撤销茶滩乡,成建制划归横水镇管辖;撤销古亭镇,成建制划归丰洲乡管辖(赣民字272号批复)。

2015年全县辖10个乡6个镇、124个村、3个居民委员会。[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位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陲,地处东径113°55′~114°38′,北纬25°24′~25°55′之间。东与南康县接壤,南与大余县和广东省仁化县相交,西与湖南省汝城县、桂东县毗邻,北与上犹县交界。东西长约73公里,南北宽约59公里,总面积2206.27平方公里。距赣州市90公里。

地形地貌

境内山脉纵横交错,群峰起伏连绵,中部阳岭海拔1259.5米,北部石牙头海拔1333米,东部牛轭潭海拔140米,西部诸广山脉齐云山海拔2061.3米,西南花皮山海拔1581米,东北部陡水水库,水域海拔170米,全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按地貌特征,全县大致可分为中山、低山、高丘陵、河谷阶地四种类型。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占土地总面积47.67%;高丘(海拔300~500米)占45.06%;低丘及河谷阶地(海拔300米以下)占7.27%。全县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32座。其中西北部思顺乡的齐云山海拔2061.3米,为境内最高点,也是赣南最高的山。

水文环境

崇义的江河属长江流域赣江水系,是章水干流重要的支流。河流以大江、小江、扬眉江为主,文英、上堡、思顺、金坑、聂都、义安、新溪等河次之,累计有大小河流83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有30条,小于20平方公里而大于5平方公里的有53条,总长度980.9公里。平均河流密度每平方公里0.441公里。

气候环境

崇义县地处中低纬度,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夏两季盛行季风,全年热量丰富,四季分明,雾日多,日照偏少,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无霜期长。但由于地形复杂,垂直高度差异大,山上山下,向阳面和背阳面,气候差异十分明显。[3]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崇义属常绿阔叶林生物气候带,适宜各种植物的繁衍。至今保留白垩纪末和第四纪冰期后孑遗的单科单属单种树种银杏。此外,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水杉、秃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有长苞铁杉、闽楠、浙江楠、楠木、花榈木、厚朴、野茶树、杜仲、福建柏、观光木、鹅掌楸11种;国家三级保护树种有穗花杉、油杉、凹叶厚朴、红花木莲、黄山木兰、天竺桂、沉水樟、半枫荷、白桂木、白辛树、华南栲、青钩栲等14种。全县森林资源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林木树种有123科,892种,有“江西省绿色宝库”之称。

动物资源

崇义森林茂密,气候温暖,适宜各种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南方花鹿、蟒、黄腹角雉等;二类国家保护动物有金猫、獐、鹰、猫头鹰、苏门羚、毛冠鹿、山黑鹿、水黑鹿、穿山甲、水獭、小灵猫、大灵猫、白鹇、红腹锦鸡、娃娃鱼15种。

水资源

崇义雨量充沛,溪流纵横,河床比降大,无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均较丰富。经统计,县境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25654万立方米。地下水储量为27100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共有232600万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9.8879万千瓦。年电能17.4亿千瓦时。年均理论密度每平方公里90瓦。

矿藏资源

崇义矿藏资源丰富,现有铁、铜、铅、钨、锡、钼、铋、铍、金、银、锂、铷、铇、钽、稀土、铀等金属矿;有水晶、冰州石、萤石、瓷土、磷、大理石、花岗石、硅石、石灰岩、白云岩等非金属矿;有燃料矿——煤。已开发利用的有铅、锌、钨、锡、钼、铍、金、铀、荧石、大理石、石灰岩、煤,其中钨锡为尤盛。

区域人口

2015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64772户,户籍总人口215849人,其中城镇人口59844人,乡村人口156005人。常住总人口191364人,其中城镇人口78781人,乡村人口112583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1.2%。

全县人口出生率13.61‰,死亡率5.36‰,自然增长率8.25‰。[4]

区域经济

综合概述

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64905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6565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75142万元,增长7.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7343万元,增长8.7%。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为14.9:57.8:27.3。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360842万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6%,增长6.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24186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3%,增长7.3%。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02719万元,迈上10亿元台阶,增长7.0%,其中税收收入72099万元,增长6.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521万元,增长5.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5065万元,增长15.7%,其中民生支出137637万元,增长32.8%,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4%。

第一产业

2015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658万元,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39599万元,增长3.1%,林业产值61099万元,增长7.5%,牧业产值12871万元,下降4.9%,渔业产值24420万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669万元,增长6.8%。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55792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10650亩,经济作物面积45142亩。茶叶种植面积20649亩,水果种植面积60014亩,其中脐橙种植面积55125亩,新增脐橙种植面积1243亩,当年脐橙产果面积54698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44048吨,蔬菜产量30088吨,油料作物产量1641吨,油茶产量793吨。茶叶产量893吨,水果产量57580吨,其中脐橙产量53108吨。

全年人工造林面积2065公顷,森林抚育面积 6667公顷,幼林抚育9060公顷次,木材产量18.3万立方米,毛竹产量910万根。年末实有油茶林面积9046公顷,油茶籽产量6000吨。

全县生猪存栏82389头,增长1.3%,生猪出栏85219头,增长1.4%;家禽出笼7828百只,增长3.8%;肉类总产量9281吨,增长0.5%;水产品总产量13126吨,增长3.1%。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37430亩,旱劳保收面积96201亩,农业机械总动力 73427千瓦,增长6.4%,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6257吨,下降0.6%,农村用电量6357万千瓦时,增长5.5%。

第二产业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0430万元,下降7.3%,完成工业增加值224640万元,增长6.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7459万元,下降15.3%,实现利润总额51643万元,增长10.1%,全年工业用电量21281万千瓦时,下降15.6%。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新增4家企业。

建筑业增加值14300万元,增长14.3%。

第三产业

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490万元,增长11.7%。城乡方面,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0780万元,增长9.9%,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4710万元,增长14.4%。行业方面,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550万元,增长13.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4605万元,增长11.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2990万元,下降10.4%,食宿业实现营业额1345万元,增长23.1%。

全年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13337.7万元,增长26.4%。新增6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

全县实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际进资13.2亿元,增长10.0%,全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1527万美元,增长9.2%,外贸进出口总额9209万美元,增长6.6%,其中出口9149万美元,增长10.2%。

全年接待游客163.5万人次,增长11.7%,旅游总收入9.93亿元,增长12.6%。

全年交通运输完成货运量553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33803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 179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12296万人公里。移动电话年末用户14.74万户,互联网年末用户2.24万户。[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县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普通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110所,幼儿园86所。

全县有中小学生29882人,其中,普通高中学生3564人,职业高中学生1600人,初中学生6698人,小学生18020人。幼儿园在园人数8544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

医疗卫生

2015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0所,其中,医院7所,乡镇卫生院18所,卫生监督所1所,妇幼保健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皮肤病防治所1所,农医中心1所。卫生技术人员1095人,其中执业医师296人、执业助理医师140人,注册护士528人,药剂人员92人,检验人员39人。病床总数947床,其中医院597床,乡镇卫生院350床。

人民生活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27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33元,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493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645元,增长12.2%。

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1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0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9万人,新农合参保人数17.16万人。

全县新增就业人数21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885人。

资源环境

2015全县拥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有量268.8万亩,森林覆盖率88.3%、活立木蓄积1493万立方米,活立竹10215万株,乔木林分亩平蓄积量7.8立方米。耕地保有量19.2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4.2万亩。

全年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率18.88%,主要河流断面优质水率100%,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2级以上。[6]

历史文化

县名由来

1517年10月,时任南京右佥都御使王阳明,统帅兵力镇压以“盘王”自称并立年号官制的谢志山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以“崇尚礼义”之意取其名为崇义县。

崇义文化

崇义虽然地处南方荒山野岭,据考古出土的古墓证实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色古香的客家文化、绿色生态的竹文化和光辉闪耀的红色文化交相辉映,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

茶寮碑

人文古迹比较丰富:崇义建县是为明代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取“崇德尚义”之名,县内“茶寮碑”石刻佐证这一历史。明正德年间,身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阳明巡抚南赣,统兵镇压南赣起义。两月之内,将“南赣数十年桀骜难攻之贼,扫荡无遗。”王阳明率帐屯兵茶寮,设立茶寮隘所,并在此勒刻纪功碑一方,这就是《王阳明全集》中所记载的《平茶寮碑》。该碑位于崇义县思顺乡西山界村桶冈小组,199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明末清初大画家、八大山人朱耷墨宝真迹于1981年冬发现在聂都溶洞内。朱耷留下的墨书题诗:“时人识得真空相,便是长生不老翁。”至今让人对他看透生死的至高境界感叹不已。此外,清朝三科状元戴衢亨真迹、思顺三仙下棋、上堡司马第、古亭古戏台等人文景观,以及散布在各乡镇的古驿道、古桥、古民居、古宗祠、古牌匾、古墓、古寺庙更是体现出崇义的历史文化的悠久深远。

红色文化光辉闪耀:崇义位于罗霄山脉中段,邻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邓子恢等的光辉足迹,诞生了黄志勇、谢振华、余光茂、兴中四位开国将军。邓子恢早年在杰坝圩开店三年从事革命活动,邓小平、张云逸百色起义后进入江西在杰坝长潭进行了长达28天的整训,彭德怀在思顺乡四面悬崖峭壁的大王洞设立了红军医院,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就在崇义阳岭,崇义作为一块红色热土,播洒了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上堡整训”1927年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部在崇义上堡进行了大规模休整,在建军史上意义仅次于“三湾改编”。“上堡整训”旧址位于崇义的上堡乡,其中有朱德故居和陈毅故居。王尔琢烈士墓在思顺墟的虎形岭,长眠着赫赫有名的红军团长王尔琢。1928年,王尔琢在思顺墟追回被裹胁的红军连队时,不幸被叛徒袁崇全杀害,年仅25岁。毛泽东题写的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是对这位大无畏的红军将领的至高褒奖。

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世代居住在崇义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人民,凭着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韵的非物质文化。现在流传在县内各乡镇的民间传统文化就有25种,如舞春牛、三节龙、九狮拜象、上堡梯田习俗、东庄纸制作艺术、黄姜豆腐制作艺术,马子灯、纸扎等。上堡乡的“舞春牛”活动是在每年的立春时节进行。立春那天一早,村民们便自发来到河边,由人装扮成河神,河面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掌牛头者组织舞牛队伍,在家中的牛栏、猪圈等家禽活动场所前进行参拜,以保家禽家畜的平安,祝福开春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崇义县舞春牛》已列入赣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关田镇的“三节龙”表演,龙由3节组成,3个舞龙者站在仅有0.64平方米的八仙桌上,轻捷自如地腾挪跳跃,舞动龙身,凌空穿插翻飞,场面惊险刺激。目前这种濒临失传的艺术,县里已派专门工作人员将该艺术的民间传人甘朝海老人舞步绘成了图谱,使“三节龙”民间表演活动此后得以流传并广泛开展。纸扎龙灯产品形态逼真,活灵活现,曾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多次参展并获奖。聂都乡的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香火龙造型威武、香火明丽、气势恢宏,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东庄纸是勤劳智慧的崇义人利用毛竹丰富、水质上乘这得天独厚的条件,运用自己精湛的工艺,制造出全国一流的纸张。东庄纸又叫磨头纸,色泽光洁、纸质细腻、抗拉力强、耐皱耐折、吸水性好、久不虫蚀,是书画、印刷、装帧的上等纸张,同时也印证出崇义源远流长的竹文化。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黄姜豆腐是崇义特有的客家小吃,以黄豆、黄姜为主要原料,制作工艺独特,捞起来的豆腐外黄内白,因此得名——“黄姜豆腐”。[7]

名优特产

冬笋尖、葛根银丝、阳岭绿茶、齐云山南酸枣糕、齐云山南瓜糕、齐云山酸枣泥

风景名胜

崇义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有“中国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的旅游风景区”阳岭,有誉为“华东户外运动第一山”齐云山,有“地下宫殿”之称的聂都溶洞群,更有“中国最大的客家梯田”上堡梯田,“不是漓江胜似漓江”的陡水湖,还有保健养生的茶滩温泉,资源多、品位高、体量大,作为一个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十分少见。崇义不仅是绿色的宝库,也是人文的殿堂,蕴育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客家文化、竹乡文化和乡土文化,有三节龙、民间灯彩、牛葬等特色鲜明的客家民俗风情,保存完好的王阳明“茶寮碑”石刻、八大山人朱耷的墨宝真迹等十余处人文景观。

阳岭

阳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生态旅游实验区示范基地、江西省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崇义县城城区边缘处,距南昌476公里,距广州507公里,距赣州市仅70公里。公园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59.5米。地势南高北低,南陡北缓,地貌复杂。山顶部和南部有多处悬崖峭壁及奇岩怪石,山谷间有瀑布曲流,形成树枝状的山泉水系,常年流水不断。

据中国环境科学院权威测定,阳岭森林公园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达9.6万个/立方厘米,最高值在兰溪瀑布高达19万个/立方厘米,2004年9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空气负离子浓度值最高的风景旅游区”。

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4800亩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6.8%,亚热带动植物种群极大多数有分布,因此又有“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之称。森林主要树种为长绿阔叶沟谷雨林和针阔混交林,呈垂直分布,从山脚至山顶依次为常绿阔叶沟谷雨林,针阔混交林、竹林、杜鹃灌木林。云海、兰溪、奇石、雨林、杜鹃、竹海是“阳岭六绝”。

主要景点有中华绿谷小广场、阳明湖、兰溪沟谷雨林、兰溪瀑布、十万亩竹海、云隐寺、摩天云梯、阳岭之巅、杜鹃林等。

齐云山

江西西南边陲,雄伟的罗霄山脉造就了海拔2061.3米的赣南第一高峰齐云山,位于湖南省桂东县普乐乡和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上犹县五指峰乡交界处,总面积15平方公里。齐云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峰峦叠嶂、古木参天、泉甘溪曲,瑶草琪葩竞相斗艳,野生动物嬉戏成群,堪称“珍稀植物的王国、奇禽异兽的天堂”。

齐云山山高地阔,特别是雨后初晴的早晨,万里长空碧蓝如洗,山下白雾水平如镜,无边无际;远处一个个山头,有如万顷碧波中一个个小岛浮出海面。

聂都溶洞

聂都溶洞位于崇义县西南边陲,湘赣粤三省交界处,距聂都圩镇1.5公里,离崇义县县城48公里。

仙鹤岩是聂都溶洞群中成岩最早、发育最完整、景观最丰富的大理石溶洞,因洞内有一对滴水数万年形似白鹤的钟乳结石而得名。洞内洞道纵横,钟乳林立,石笋、石柱、石旗、石蔓千姿百态,如蝌蚪、鲇鱼、壁虎、蝴蝶……,似金虎、神龟、金蛇、飞鹰……,有钟,有鼓,有田,有井;有仙,有佛,有老翁,有玉女……溶洞第六厅有一块被专家考证为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是极其罕见的倒石牙,为仙鹤岩的镇洞之宝。

上堡梯田

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西部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上堡景区,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评为“最大的客家梯田”,是国内三大梯田奇观之一。

梯田依山势开建,梯田的垂直落差近千米,位置最高的田块在海拔1260米处,连绵数百亩,层层叠叠,犹如一条长龙涌向天际,令人叹为观止。

上堡梯田最美的季节是春播阶段,在尚未插下秧的梯田灌满了自山顶向山下逐层灌溉的泉水,波光粼粼、流光溢彩、如镜如画。

这里有句民谣:“上堡,上堡,高山顶上水淼淼。”由于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泉流充足,即使处于山顶上的梯田,灌溉也不成问题。由于生态环境好,少有病虫害,很少施用化肥、农药,因此,所产稻谷,米质晶莹柔软,颇受市场欢迎。

七星望月景区

七星湖景区位于崇义县横水镇杰坝乡境内,地处犹江(陡水湖)水电站上游,距崇义县城15千米,距赣州市92千米。整个库区长40公里,宽15公里,水面面积2600公顷,以水面大、湖湾长、水质优、植被好而闻名,是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重点风景区。湖内鱼类资源丰富,有石鱼、武昌鱼、桂鱼、银鱼、鲈鱼等众多淡水鱼种。

“七星望月”源自湖心七个小岛,各岛从不同的角度看各具形态,变化万千。传说玉帝七个女儿下凡间沐浴,留恋这山水风景不舍离去,变成这七座小岛。七星望月度假村码头位于月亮岛上,月亮岛上设有游客接待中心、服务总台,农家风味的全鱼宴餐厅[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