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岔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岔河镇是如东第二大镇、工业强镇、全国重点镇、江苏省重点镇、南通市中心镇、全国千强镇。形成于公元650至683的唐代中叶,古称燕川,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位于如东县中部偏西腹地的平原地带,南距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市40公里,东距县城掘港25公里,北距洋口国家级中心渔港12公里,西距如皋市12公里。这里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独特,苏355,苏334双线与苏225双线,海启高速,如泰运河与九洋河运河经此交汇,并全境通过该镇。全镇镇域面积141平方公里,城镇规划面积10.2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人,下辖23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3个工业集中区。岔河镇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更是一个享受国家多项优惠政策,融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科教文卫体于一体的重点开放镇。在2016年11月7日由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16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位居598位。[1]

概况

如东县岔河镇:如东第二大镇、工业强镇、全国重点中心镇、南通市中心镇。形成于公元650至683的唐代中叶,古称燕川,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位于 如东县中部偏西腹地的平原地带,南距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市40公里,东距县城 掘港25公里,北距洋口国家级中心渔港12公里,西距 如皋市12公里。这里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独特,苏355,苏334双线与苏225双线,海启高速,如泰运河与九洋河运河经此交汇,并全境通过该镇。 全镇镇域面积141平方公里,城镇规划面积10.2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人,下辖23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3个工业集中区。岔河镇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更是一个享受国家多项优惠政策,融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科教文卫体于一体的重点开放镇。[2]

获得荣誉

通过多年的发展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乡镇、江苏省织造之乡、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南通市新型小城镇、南通市民营经济先进乡镇、南通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行政区划

镇域总面积141平方公里,城镇规划面积10.2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人,外来人口5800人,镇区人口21000人,下辖5个居委会(迎春、燕川、镇北、其国、 古坝);23个村委会(振兴、汤桥南桥、金河、金桥、兴发、金发、龙发、兴河、银河、新坝、新桥、振河、兴北、新港、古北、陆港、启秀、坝东、三联、龙凤、玉林、坝南),3个工业集中区。经济总量在全县名列前茅,属于如东县城以外第一大镇。[3]

工业经济形成规模

该镇已经形成了以五金、纺织、丝绸、服装、化工、粮油、包装、工艺品、健身器材、教学用品等十大支柱为主体的多元化企业群,建筑产业强势推进,现有4家建筑公司,资质等级分别达到了3级以上,施工产值近5亿元。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以纺织品,建材,小商品,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为龙头的各类零售批发市场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红红火火,大开发形成大市场,大市场促进大流通,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极大促进了三产服务业流动发展。

城镇规划高点定位

新一轮总体规划形成了“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相兼”的建设蓝图。规划至2010年,城镇化率为40%,远期至2020年,城镇化率为50%。规划以老镇区为核心,以如泰运河,九洋运河为纽带,以苏334线,苏225线为骨架,进一步明晰功能分区,逐步形成一个能够容纳5万人,既有千年古镇底蕴,又有水乡特色,以工业为主导的交通商贸型重镇。

古老而年轻的岔河,从历史走向未来,无处不闪现着不断开拓进取的执着,升腾着全面小康的期盼,近十万岔河儿女,正以富民强镇,与时俱进的恢弘气势,放眼世界,牵手明天。

投资环境

岔河镇围绕打造“区域重镇、工业强镇、商贸旺镇、人文名镇”的战略目标,坚持把做大做强区域经济与做美小城镇相结合,工业经济形成了以铁链加工、纺织服装、粮油饲料、健身器材、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等六大经济板块。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2006年3月,委托南大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如东县岔河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镇区人口5万人,建设用地596.4公顷,2008年7月,镇区3.2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完善,为全镇的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全镇已形成以银河工业集中区、兴河纺织工业集中区、金桥电子工业集中区为主体的三大工业集中区。其中银河工业集中区是南通市示范工业集中区,集中区规划总面积2.1平方公里。已建成标准厂房,附属用房近40万平方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已有82家企业落户园区。兴河纺织工业集中区位于苏334线北侧,建设中的苏225复线东侧,集中区规划总面积1平方公里,一期用地面积0.4平方公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正在配套完善,已民用工业12家企业落户园区。金桥电子工业集中区位于苏334线北侧,苏225线西侧,集中区规划总面积500亩,一期用地面积100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完善。[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