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山菅,学名:Dianella ensifolia (L.) DC.,别称山菅兰、山猫儿、交剪草、山兰花、金交剪、山交剪、桔梗兰、老鼠怕及老鼠砒等,为百合科山菅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3-7月。生长于平地至中海拔山坡或林下。有毒植物。根状茎磨干粉,调醋外敷,可治痈疮脓肿、癣、淋巴结炎等。
山菅形态特征
山菅植株高可达1-2米;根状茎圆柱状,横走,粗5-8毫米。叶狭条状披针形,长30-80厘米,宽1-2.5厘米,基部稍收狭成鞘状,套迭或抱茎,边缘和背面中脉具锯齿。顶端圆锥花序长10-40厘米,分枝疏散;花常多朵生于侧枝上端;花梗长7-20毫米,常稍弯曲,苞片小;花被片条状披针形,长6-7毫米,绿白色、淡黄色至青紫色,5脉;花药条形,比花丝略长或近等长,花丝上部膨大。浆果近球形,深蓝色,直径约6毫米,具5-6颗种子。花果期3-8月。[1]
山菅生长环境
山菅喜生长于高温湿润的气候,喜半阴或光线充足的环境,不拘土质,不能耐旱,越冬时温度需于摄氏5度以上。生于海拔 1700米以下的林下、山坡或草丛中。
山菅分布范围
山菅产云南(漾濞、泸水以南)、四川(重庆、南川一带)、贵州东南部(榕江)、广西、广东南部(包括海南岛)、江西南部(大瘐)、浙江沿海地区(乐清、杭州)、福建和台湾。也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山菅繁殖方式
可使用分株法繁殖,或春季时播种繁殖。[2]
山菅主要价值
山菅性味甘、辛、性凉、有大毒,全草具有毒性,茎汁毒性尤强,误食可引致腹泻、食欲不振及精神萎缩等,严重可致呼吸困难而死。家畜若误服可引致死亡。叶可治蛇伤;根状茎可治腹痛,磨成粉状外敷可治脓肿、癣、淋巴结炎等疾病。茎和叶捣汁,与米炒香或将汁液浸米晒干后可作为老鼠药。
药材性状
根茎及根:根茎极短,粗约3cm,节间亦短,长约5mm(顶部带有地上茎茎基),节上有鳞叶残留和多数长短不一须根,均为浅灰黑色。须根粗约1.5mm,具细纵棱及环状裂痕,或皮层脱落露出浅棕色木质部,较易折断,断面肉眼可见髓部中空。 组织特征
根横切面
表皮1列细胞,呈切向长圆形,少数细胞外壁向外突起。外皮层1列细胞,多呈六角状圆形,浅黄色,外壁稍加厚;皮层较宽,外侧2~3列细胞为六角状圆形,较小,无胞问隙,内侧细胞为圆形,较大,具胞间隙,紧靠内皮层具1~2列石细胞组成的间断石细胞环。中柱约占1/2。韧皮部束和木质部束约为15~27束,呈星状相间排列,后生术质部导管2~3个,径较大,薄壁细胞中可见石细胞散在;中央具髓部。 [2]
根茎横切面
木栓细胞呈不规则形,10余列,排列不整齐;后生表皮1列细胞,黄色,木栓化,外壁稍增厚;皮层较宽,常观含棕黄色内含物细胞单个散在;内皮层细胞内壁及两侧壁增厚,不见凯氏点。中柱宽广,在外侧有多数周木维管束,束问有石细胞散在或成群分布,向内维管束较稀疏,有少量棕黄色细胞散在。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均为1列矩圆形薄壁细胞。叶肉组织不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上下表皮内侧各为4~5列细胞,靠表皮的2~3列细胞呈类圆形,内侧为切向长圆形,紧密排列,主脉两侧叶片中央为大型薄壁细胞,不含叶绿体。维管束外韧型,具由1列薄壁缅胞组成的维管束鞘(胞腔不含或具少量叶绿体),上下两端与表皮间具纤维束,主脉维管束在韧皮部一侧具由纤维细胞组成的维管束帽。
粉末特征
根及根茎粉末:呈棕黄色。
石细胞长圆形或椭圆形,多单个存在,长80~150μ,一种壁极厚,另一种壁不甚厚,可明显见到扁圆形的纹孔
纤维长梭状,长300~600μ,直径20~40μ,一种壁较厚,另一种壁不甚厚,可明显见到圆形纹孔。
导管为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
草酸钙方晶较小,方形或多面体形,长径10~15μ。
木栓细胞呈长方形,壁厚,木栓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