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茶側多食跗線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茶側多食跗線蟎 類屬:真蟎目 跗線蟎科

形態特徵

成蟎 雌成蟎卵圓形。長170-249微米,寬111-164微米。淡黃色至橙黃色,半透明。 卵 橢圓形。長100-110微米。無色透明,將孵化時淡綠色,卵表面有縱向排列的白色小疣突,每行有小疣突6-8個。 幼蟎 初孵化的幼蟎近橢圓形,乳白色,取食後為淡綠色,後體呈棱形,體末有明顯的分節現象,腹部末端為圓錐形,着生剛毛1對。足3對。 若蟎 體長橢圓形,長150微米,體末分節消失。足4對。[1]

發生規律

一年一般發生20代左右,以雌成蟎在被害的卷葉里、芽鱗間、葉柄縫隙、蚧蟲空介殼內等處越冬。在冬季溫暖地區,終年均可生長繁殖,無滯育現象。越冬雌成蟎於翌年3-4月間出蟄活動,全年以6-7月危害較重。 此蟎在幼嫩部分棲息危害,主要在嫩葉上。在葉片上,多數在葉片背面,少數在葉片正面。繁殖以兩性生殖為主。成蟎性活潑,尤以雄蟎為最。卵單產於葉背和芽尖。每雌產卵23.7-245.7粒,日平均產2-4粒,產卵期15-60天,壽命4-74天,越冬雌成蟎可達6個月左右。蟎體可借風力、流水及苗木調運等方式而傳播,發生初期有一定危害中心,以後逐步擴散蔓延到各處。[2]

分布與危害

山茶側多食跗線蟎又稱茶黃蟎和嫩葉蟎,被害植物有70種左右,常見的被害園林植物有山茶、茉莉、印度橡皮樹、銀杏、合歡等。

為害狀:主要危害嫩葉和嫩莖。被害部呈黃褐色或灰褐色,受害嚴重時,葉片沿外緣向葉背捲曲,葉肉增厚,葉片變硬變脆,嫩梢扭曲畸形。

防治方法

對引進的苗木、接穗插條等,應認真檢查,如發現有此蟎寄生,必須經過防治再引種栽植。防治藥劑可參照田間防治的藥劑使用。 使用10%苯丁噠蟎靈乳油(如國光紅殺)1000倍液或10%苯丁噠蟎靈乳油(如國光紅殺)1000倍液+5.7%甲維鹽乳油(如國光樂克)3000倍液混合後噴霧防治,建議連用2次,間隔7-10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