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山大路街道

山大路街道

中文名 :山大路街道

所属地区: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山大路街道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北部,是历城区政府所在地。成立于2001年3月,西、南接济南市历下区,东邻东风街道,北接洪家楼街道,是历城区政府所在地。面积3.3平方公里,辖利农、甸柳、殷家小庄、区直东、区直西、建鑫、洪北、百花公园、闵子骞和山大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67135人(2010年)。

辖区内驻有山东大学、山东省法官培训学院等5所学校,有春秋时期孔门72弟子之首的闵子骞衣冠冢。区域文化、科技资源丰富。闵子骞路和以闵子骞墓为中心的济南孝文化博物馆为山大路办事处孕育了文化底蕴,保存了文化遗址,扩展了文化产业,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传播孝文化的载体,其实闵子骞绝不单单是孝顺,这其中还包含了善良、宽容、仁爱和淡薄名利。[1]

目录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持续平稳向好。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39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1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637.45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058.18亿元,增长14.9%。全市地域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145.1亿元和266.1亿元,分别增长39.3%、26.6%(注2)。全部税收527.7亿元,增长21.2%;税收占生产总值比重13.5%,提高0.5个百分点。企业景气指数平均136.8点,提高14.7个点。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断增强。金融、信息服务、物流、会展、文化旅游等行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4.6%。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5.60:42.91:51.49调整为5.50:41.87:52.6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2.6%,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结构优化提升。年末高新技术产业企业511家,其中年工业总产值过亿元企业207家,增加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64.0亿元,增长30.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1.54%,提高2.03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创新驱动作用增强。随着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中国软件名城试点、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重大创新活动的开展,创新活力加速释放。当年新下达科技计划项目674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25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9家,总数达到293家。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年关停10家落后产能企业,关停并拆除了3条水泥立窑生产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5.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9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90.7亿元,全面完成38个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任务,道路建设15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81万平方米。完成农村46所乡镇卫生院和2366个村卫生室的改造建设。自来水入村率超过95.0%,4597个村庄通了沥青(水泥)公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6座,小型水库123座。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445处,户用沼气池18.4万户,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7.4万台。提升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61万平方米。改造建设市级配送中心2个,县级配送中心12个,乡镇级综合超市54个,提升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14个,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7个,改造建设连锁化标准化农家店4832个,培训农家店店长6500人次。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1.1万亩,增长0.9%;粮食总产289.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连续8年丰收。蔬菜产量601.4万吨,增长1.7%;畜牧业稳定增长,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2%、0.4%、3.5%;猪、牛、羊存栏分别增长1.1%、1%、2.8%;出栏量分别增长3.7%、3.3%、5.3%。水产品产量4.3万吨,增长2.9%。造林绿化取得积极成果,完成造林面积19.3万亩,其中:荒山造林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0%,提高1.1个百分点。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