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东高桥手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东高桥手绣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高桥手绣造型古朴浑厚,简洁大方,同时用大红、大绿、大紫等强烈对比,艳而不俗。

高桥手绣,最早源于沭水南岭,距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既不同于苏州刺绣,也不同于江南缂丝,而是把刺绣的平面装饰性与雕塑的三维立体感完美结合起来,其造型古朴浑厚,简洁大方,略显夸张;同时用大红、大绿、大紫等强烈对比,艳而不俗,造型生动活泼,喜庆色彩浓厚。手绣在高桥极为普遍,下至幼女,上至老妪,都能拿出绣花针飞针走线一番。

高桥媳妇巧不巧看花绣得好不好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临沂市沂水县高桥镇,每逢这样的喜庆日子,总少不了手绣的影子。一件件、一串串精美手绣把花轿装扮得鲜艳漂亮、喜气盎然,新娘也被衬托得俏丽动人。

73岁的张淑媛是高桥镇沭水南岭村村民,做了一辈子手绣,对高桥手绣特别有感情,一见到记者,她就乐呵呵地从家里拿出几十种不同款式的手绣给大家欣赏。

表达情感的方式

张淑媛老人说,做手绣最初不是为了赚钱,更不是什么艺术创作,而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沭水南岭原为一个贫穷、闭塞的小山村,村里人世代以种田为生。为丰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村里针线活好的妇女把白线染成各色彩线,缝制一些花、鸟、鱼等小玩意,在年节或村里有喜事时送给亲朋好友,借以祝愿四季平安,风调雨顺。

在张淑媛老人的记忆里,以前结婚的人们,男方如果不送荷包给叔伯,被人们看成是媳妇手工差的象征,而新媳妇过门后的“端份”,其枕头顶绣得好坏,内容如何,更是被上一辈人看成是新媳妇持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村里的手绣巧手,便成为人们争相称赞的焦点。

高桥镇一代代心灵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妇,或田间地头,或茶余饭后,或夜阑人静时,用一双双握过锄头镰刀的手把普普通通的丝绸、棉絮,变成屋檐下呢喃的燕子,桂树下捣药的玉兔,云雾里穿行的蛟龙,山林中长啸的猛虎……

看花容易绣花难手绣费时又耗力

高桥手绣以精妙的绣工、活泼的针法及丰富的形象著称。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手绣看似简单,而实际制作起来工艺却很繁琐。

张桂清是沭水南岭村手绣协会的会长,她拿起一件手绣作品,向记者介绍手绣的基本制作过程。

第一步是取样,将纸图样放在硬纸板上,依照图样剪出,一式两份。后描图,把两个剪出的硬纸板图样对在一起,再用浆糊把丝绸或布粘在图样上,浆糊要涂匀,接茬处要压紧。接着,用复写纸把准备好的图案、花纹等描到绸布上。

然后开始手绣。根据需要,用不同颜色的彩线绣出描好的图案、花纹,再把图案、花纹以外的底子一丝不漏地绣完用以衬托图案。这一步既费时又耗力,有时一件作品要绣十天半个月。

最后缝合,这一步是收尾阶段。把两个图样中间的空隙填充棉花或绒线、绒毛,要求填充后的作品从表面看圆润流畅,不能坑坑洼洼。最后把口缝起来。手绣的要求也很高,无论是勾、挑、刺等指法和针法,都复杂多变。颜色搭配要艳而不俗,针脚要细密均匀。整个过程不仅需要娴熟的技艺,还需要极大的耐心。

文化韵味浓厚

原 临沂市作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家 魏树海对高桥的民间 手工刺绣十分关注。他说:高桥的民间手工刺绣通过某些艺术夸张,很有想象力和美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除此以外,它还显示了一种文化深度,那是一种人类之爱、人类之美。“在民间,这些东西无论挂在谁的床头上,它都是一种 爱的感觉。”[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