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尾莫蟹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尾莫蟹蛛

中文名:尾莫蟹蛛

拉丁学名:Monaeses caudatus

(Tang et Song,1988)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 门:螯肢亚门

纲:蛛形纲

亚 纲:柄腹亚纲

目:蜘蛛目

亚 目:新蛛亚目

科:蟹蛛科

亚 科:蟹蛛亚科

属:莫蟹蛛属

种:尾莫蟹蛛

定名人:Tang et Song

年 代:1988

尾莫蟹蛛(Monaeses caudatus (Tang et Song,1988))是蟹蛛科莫蟹蛛属的一种蜘蛛。[1]

尾莫蟹蛛形态特征

雌蛛长10.0毫米。头胸部长2.00,宽1.40;腹部长7.67,宽1.60。背甲微隆起,黄褐色,被粗长毛。额几乎向前平伸,前缘稍后有一列刚毛。前、后眼列微后曲。后中眼距大于后中侧眼距。中眼区长大于宽,前中眼距约为后中眼距的一半。侧眼及其眼丘均很大,侧眼丘较高。螯肢前伸,前侧面有许多短黑毛及少数长毛。颚叶和下唇长远大于宽,腹面具黑色短刺,胸板长大于宽,被长毛。步足横行,前两对特别长且粗壮,颜色与背甲相同。步足测量:Ⅰ 8.06(2.30,0.94,2.20,1.71,0.91);Ⅱ 8.83(2.77,1.00,2.09,2.06,0.91);Ⅲ 4.43(1.57,0.57,1.12,0.63,0.54);Ⅳ 4.92(1.71,0.63,1.28,0.73,0.57)。足式:2,1,4,3。腹部特别长,纺器之后骤然变细,弯曲如一尾巴,其上密布横的皱纹。腹背暗黄色,被细毛。外雌器前方有一深凹的生殖腔,前宽后尖。纳精囊细长、弯曲,表面上有许多浅皱纹。交配管粗大、弯曲。

雄蛛长4.68—6.87毫米。背甲黄褐色,稍隆起,被稀疏长毛。额向前平伸,前缘稍后有一横列的刚毛。两眼列均稍后凹,前中眼间距约为后中眼间距的一半,后中眼间距大长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长大于宽。侧眼丘很高。螯肢粗大,前侧面有许多黑色短毛及少数长毛。颚叶及下唇均长大于宽,布有黑色短毛。胸板长大于宽,被有黑色长毛。触肢胫节有两个突起,腹突呈指状,后侧突上端略呈弧形卷曲。生殖球大而圆,插入器细长。前两对步足较后两对长而粗。步足测量:Ⅰ11.08(3.31,3.98,2.75,1.12);Ⅱ 10.25(3.15,3.61,2.47,1.02);Ⅲ 4.36(1.39,1.71,0.74,0.52);Ⅳ 5.32(2.04,1.91,0.82,0.55)。足式:1,2,4,3。腹部长而圆,纺器之后骤然变细,形似一尾巴状,其上密布横的皱纹,与雌蛛极为相似。背面黄褐色,被有细毛。腹部腹面灰黄色,两侧有点状和直线状纵纹,生殖沟前方中央有一黑褐色区。

生活在马尾松林下的灌木及草丛中。静伏时,前两对步足前伸,后两对步足向后直伸,躯体紧贴茎干。体色颇似附着场所。

尾莫蟹蛛分布范围

江西(宜丰),安徽,浙江

尾莫蟹蛛原始文献

动物分类学报 13(3):第244-246页,图1-3

尾莫蟹蛛模式产地

江西(宜丰)

尾莫蟹蛛生境

马尾松林下的灌木及草丛

尾莫蟹蛛备注

唐立仁 宋大祥,1988仅描述雌蛛; 陈樟福 张贞华,1995补充描述雄蛛; 动物志中分布无“安徽”

尾莫蟹蛛资料来源

动物分类学报 13(3):245-246, 蛛形学报4(2):140, 中国动物志 蛛形纲 蜘蛛目 蟹蛛科 逍遥蛛科:59-60.

参考来源

  1. 尾莫蟹蛛,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