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小陶镇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地处永安市西南部,东邻漳平市,南接龙岩市新罗区、连城县,西连罗坊乡,北靠洪田镇;距永安市区45千米, 区域总面积419.8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小陶镇户籍人口为30571人。

明景泰三年(1452年),属永安县;1984年2月,小陶公社改为小陶镇。 截至2020年6月,小陶镇辖1个社区、34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小陶村。

截至2019年末,小陶镇有工业企业169个,其中规模以上1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5个。[1]

目录

概况

永安市辖镇。位于市境西南部,东邻漳平市,南连龙岩市新罗区,西接连城县。常住人口24861人(2010年六普)。辖1个社区、34个行政村。G25长深高速、205国道公路过境。

沿革

1956年为大陶区,1958年建小陶公社,1984年改镇,1996年,面积413.8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小陶、坚村、上吉、桐林、大陶口、下湖口、上湖口、长坂、上坂、中坂、美坂、八一、五爱、寨中、五一、三星、红星、奇河、苏地、松山、西学、团结、新民、新西、新中、和平、员岭、双竹、吴地、新寨、垇头、石丰、牛益、五星34个行政村。2000年常住人口26659人(五普)。

地理

小陶镇,位于永安市西南部,距市区45公里,毗邻龙岩市新罗区、连城县及漳平市,205国道穿境而过,是三明市通往闽西、赣南、粤东北的门户。全镇总面积413.8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约3万人。

区位条件

小陶镇是永安市最大的建制镇、三明首批县域次中心试点及福建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镇,土地总面积414.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万,辖1个社区(居委会)、34个行政村。地处永安市西南部,是永安市的西大门,区位优势显著,东面与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漳平市赤水镇交界,南面与连城县姑田镇、赖源乡相连,西面与永安市罗坊乡相邻,北接永安市洪田镇。镇区距永安市区45公里、连城机场42公里。205国道和永(安)武(平)高速公路(连接广东梅州市、互通口设在镇区)贯穿全镇,是通往闽西、赣南、粤东北、漳州的交通要道。优越良好的交通条件,必将促进二、三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和经济全面发展。[2]

资源条件

全镇拥有耕地面积3.7万亩,森林面积52万亩,竹林面积7万亩,主要矿藏有锰、石英石、泥碳、高岭土、辉绿岩、铁、大理石、烯土、铜、铅锌、钾长石等,其中石灰石达1.5亿吨,石英石5000万吨,泥碳100万吨。全镇拥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水电站26座,装机3万千瓦。该镇是永安市最大的建制镇和人口最多的乡镇及省农村小城镇改革试点镇。

小陶镇地处丘陵地带,平均海拔340米,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为烟叶、莴苣、水稻、桉树等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主要矿藏有锰、石英石、石灰石、泥碳、高岭土等,其中石灰石蕴藏量1.5亿吨,石英石1.2亿吨,泥碳150万吨;拥有森林面积52万亩,覆盖率达81.7%,林木蓄集量达213.3万立方米,竹林面积7万亩、立竹量1000万根;水能蕴藏量4万多千瓦,现已建成水电站26座,装机约3.4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4亿千瓦时,并建成110千伏变电站一座。位于国道205线的湖口温泉,日出水量达1500立方米,常年温度保持在60-70℃;大陶洋盆地西侧的甘乳岩更是一大自然奇观,洞中有水、水中有洞、钟乳倒悬、石笋丛生,洞中的七级飞瀑;八一村古民居保存完好,文化底蕴深厚,着手规划八一休闲观光旅游等,为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开发提供良好的条件。[3]

经济条件

第一产业稳步发展。耕地总面积3.7万亩,农业人口2.6万人,农村劳动力1.5万人,人均耕地1.2亩,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林农种植以桉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1.16万亩;推广"烟-稻-菜"、"稻-稻-菜-菜"等亩产3000元以上高效粮经种植模式1万亩,初步形成"烟、稻、菜、果、林竹"五大主导产品基地。

第二产业初具规模。以"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旅游旺镇"为目标,按照"一线三区"和"3+2"产业发展思路抓好经济工作(即建设以205国道为轴线的工业经济走廊,建设长坂、大陶口、八一等三个工业集中区;做大做强林竹、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开发三个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纺织、旅游两项重点产业),现有工业企业11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家。已初步形成以石英砂、石灰石加工为主的丰源化工有限公司、明天工贸、水泥厂等矿业加工产业链;以速生林、毛竹加工为主的永明木业有限公司、华福竹业、华昌竹业等林竹加工产业链;纺织产业以经纬纺织、八一村纺织有限公司为龙头。同时,铁合金、电力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首次列入三明重点工业乡镇。

第三产业发展较快。镇区现已成为全镇农村二、三产业聚集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是小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全镇餐饮、运输、商业等行业发展迅速,在镇区建有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宁洋农贸市场和柑桔交易市场,拥有永安市乡镇占地面积最大超市及按星级宾馆装修的华康酒店,现全镇商业服务店铺680多家,商品交易活跃,2006年交易额 1.2亿元以上。

经济发展

小陶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精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开展建设"三明的泉州"活动为抓手,以"强镇富民,发展小陶"为目标,按照"立足资源优势,突出规模效益,狠抓主导产品,做好增收文章"的思路,大力实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先后成立金谷优质米公司、蔬菜协会、柑桔合作社等组织,千方百计搞好主导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营销、技术推广工作,现全镇建立了7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7000亩优质烟基地、万亩优质稻基地、百万袋食用菌基地、2万亩高档鲜食柑桔良种基地等,促进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镇里还投资兴建了大陶口工业区和长坂工业区,先后引进丰源化工有限公司、闽益竹木业有限公司、陶源公司、华福竹业公司、永明木业、远祥纸业等20余家企业落户工业区。同时,小陶镇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开发水电站,建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水电站26座,装机3万千瓦。现全镇初步形成以石英砂、林竹、水电、纺织为主的项目开发,其中华福、雪青岭企业生产竹凉席先后荣获昆明世博会特色产品展销会金奖和中国(三明)竹藤产品交易会金奖。

人文环境

小陶镇现有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楼一座,设有歌舞厅、棋艺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影剧院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设有座位1400个;农民公园一处,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小陶医院是三明市乡镇首家一级甲等医院,占地面积7026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其中投资100万元病房综合楼于2006年7月投入使用,拥有病床60张。小陶教育资源丰富,全镇拥有1所完中(永安二中)、5所小学、7所幼儿园,普及率及升学率均达到100%,其中永安二中1941年建校,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在校生1500多人,学校先后获得"省交通安全先进单位"、"三明市花园式学校"、"三明市绿化先进单位"、"永安市文明学校"等荣誉。[4]

旅游资源

位于大陶洋盆地西侧的甘乳岩是一大奇观,整个自然景观由地下河、高大宽敞的溶洞和石林组成,景区方圆达2平方公里,洞内的地下河别具一番神奇景象,尤其是洞内的七级飞帘瀑布,令游人流连忘返。此外,奇河村的奇峰洞和下湖口村的温泉浴池,也是令人向往的景致。更令人赞叹不已的是中坂村"阅尽人间春色"的大樟树,此树已有千年历史,至今仍枝繁叶茂,神韵绰约。

小陶镇红色旅游渐成规模

1931年1月15日隶属宁洋县的小陶镇被中共苏区中央局通告第一号称为苏区。

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在小陶一带留下了足迹和身影。

1934年7月15日,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护送其北上抗日的红九军团先头部队在石峰、洪砂及小陶一线会师,以沿途随军散发传单的方式发布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使小陶镇成为长征路上第一个会师地。红军主力长征后,红军独立第九团在小陶镇的吴地村创建了岩连宁永边区根据地宁西区苏维埃政府,成为红旗不倒的壁垒。

1937年7月,红九团政委方方赴延安汇报时还受到毛泽东表扬。

2006年1月13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小陶镇八一村,此后,胡总书记给八一村新老支书回信,还就永安市委市政府和八一村党支部书记朱光木的信作出批示。

小陶镇建有红色八一168党建机制发祥地广场、八一亭、荷塘、向日葵、甘乳岩、玉带龙泉温泉、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石峰村红军庙、岩连宁永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人文和自然景观。到小陶镇看风景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已成新时尚。

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建成于2014年6月30日,7月1日开馆。

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坐落在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洋内的红一军团战地医院吴氏祠堂。馆内共分大厅、北上抗日展厅、小陶战斗展厅、红军战地医院等4大展区,累计数十块展板,此外还有DVD播放机及其相关视频、文物展柜等。其馆名采用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全国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先生的题字"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加上相近的字体"纪念馆"三个字组成。

据三明市政府网消息,根据《关于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闽委发〔2014〕19号),永安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纪念园(现址位于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被列入福建省重点红色旅游地建设项目,纳入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圈的打造范围。这不仅提升了永安市红色旅游景点的地位,也证实了永安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

三明日报:永安将建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纪念园

来源:三明日报 2014年10月24日17:31

10月8日,省发改委网站公布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永安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纪念园建设列入其中。

《实施意见》在"大力发展服务业"中提出:"发展壮大旅游业。以上杭、长汀为核心,高起点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经典线路,加快上杭古田会议旧址群、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连城红四军司令部与政治部旧址、长汀福建省苏维埃旧址、明溪红军战地医院遗址、宁化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永安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纪念园等重点红色旅游地建设,打造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圈"。

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特邀申苏研究员安孝义研究提出,永安小陶镇石峰村是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永安是长征最早出发地。这一研究成果近年来得到各级党史研究专家的认同。2012年,永安市发改委向上申请将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列入国家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此次永安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纪念园列入省委、省政府规划,表明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认可。 1934年夏,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扩大对华北的侵略,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的国民党军正以重兵向苏区腹地进攻。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红7军团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立即向闽、浙、皖、赣边出动,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以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同时调动与牵制国民党军"围剿"中央苏区的兵力,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红七军团经整编扩充为6000余人的队伍。以寻淮洲为军团长、乐少华为政委、粟裕为参谋长、刘英为政治部主任、曾洪易为随军中央代表。

与此同时,红九军团4000人的队伍,在军团长罗炳辉、军团政委蔡树藩、参谋长郭天明、军团政治部主任黄火青的率领下,撤离白水、驿前一带防线,开始了"东线行动"。

1934年7月8日晚,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从清流沙芜塘进入安砂,在安砂休息后,进入罗坊、半村,于翌日进入垇头、长美、牛益坑、高漈坑、石峰一带、10日下午,红九军团沿枣溪、小溪道,采取"并向行军"方式,进入上坂、中坂、美坂和小陶镇。

红七军团于1934年7月6日从江西瑞金出发,经长汀、连城县菇田镇尧家畲,于7月15日首站进入永安市小陶镇的牛益、石峰、长美、上坂、中坂、美坂及小陶一线与先期达到的红九军团先头部队集结。

为宣传红军抗日主张,中共中央还在印刷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赶印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中国能不能抗日?》及《拥护红军北上抗日运动口号》等宣传材料,共160万份,供红7军团北上沿途宣传和散发。因此,红七军团进入小陶镇的牛益、石峰、长美、上坂、中坂、美坂及小陶一线与红九军团先头部队集结后,即根据上述传单的发布日期,散发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等4部宣言书,红七军团部分指战员在石峰村驻防并留下大量北上抗日标语。因此,永安市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中国能不能抗日?》等4部提前印制、规定发布日期的北上抗日宣言第一发布地。。至今在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依然保存有红军原创标语80条并一幅红军漫画,其中60%以上涉及北上抗日,如"全中国抗日的工人、农民、士兵团结起来,实行对日作战"、"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等。根据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主编的《今日长征路图集》等相关权威著作,永安民间党史研究爱好者安孝义的观点认为,《北上抗日宣言》的发布宣告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正式出征,也宣告了长征的开始,因此,北上抗日先遣队就是长征第一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行军路线也是长征路线。

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九军团经小陶镇的麟厚、冷水溪、大小吴地等地,往宁洋的香寮后,突然挥师永安境内,1934年7月18日到西洋。红七军团一部占据永安城郊黄历、桂口,兵临城下,1934年7月19日形成对永安的包围:一部经桃园、青水、槐南直奔大田,于1934年7月20日晚乘虚攻占大田县城。

另外,红九军团后卫部队于1934年7月16日出清流嵩口、沙芜塘出发,1934年7月19日进入永安罗坊、安砂、曹远,1934年7月22日全团到达永安城郊,至此,两大军团对永安城形成钳形包围。就当时的兵力而言,再次攻占永安城乃轻而易举,但为了迅速北上,两大军团对永安城围而不攻,23日下午,红九军团撤离永安,前往西洋宿营,24日,红九军团到达大田桃源,奔尤溪而去。29日,红七军团在樟湖坂渡过闽江,胜利实现了中央赋予的北上抗日第一步计划。

按原定计划,红七军团渡过闽江之后,应北上浙西去皖南,但中革军委突然改变计划,电令红七军团占领水口,威胁并相机袭取福州,以调动围剿中央苏区的敌军。1934年8月7日晚,红七军团向闽侯县城发起猛烈攻击。国民党军凭借坚固工事拼死扼守。8日晚,红七军团向闽东转移。

北上抗日先遣队历时6个多月,途经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四省的国民党统治区,行成5000多公里。最后在安徽谭家桥遭敌重创,余部在刘英、粟裕率领下,继续坚持三年游击战,后改编为新四军。宣传了抗日主张,扩大了红军和共产党的影响。

石峰村及其毗邻的小陶镇、罗坊乡和洪田镇等部分村庄,还是中央机关主力红军长征前夕三大战斗小陶战斗的发生地。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石峰及洪砂、小陶一线出征后,惊动了国民党当局,蒋介石和东路军总司令蒋鼎文不明先遣队意图,1934年8月初,敌第四纵队第3师、第9师、第83师分别占据小陶镇坚村、吉口、小陶、桐林、湖口,及大陶洋盆地。对红军进行"堡垒对堡垒"战术。

1934年8月6日,红15师(即少共国际师、系红一军团补充师)由石城、宁化、清流到永安安砂,并进入洪田镇的马洪、东坑、生卿、苦竹一线,占领了有利地形。8月5日至9日,红一军团主力由连城的四堡经嵩口坪进入罗坊、半村、垇头、石峰、上坂、留山、大窠等村庄。

1934年8月12日,小陶战役在石峰峡衙岭拉开序幕。刘戡部下一营兵力从桐林沿小路上石峰衙岭。红军一个营的兵力在石峰村老人吴洪龙的带路下,出陈坑,经黄垇、泗州峡,转上衙岭、切断敌人的退路。经一番激战,歼敌一营,活捉了敌营长,并将其押到红军指挥部。此战载人1934年8月20日的《红色中华》227期。

衙岭战斗后,红军调遣兵力,沿山路向流坑方向推进,正在这时,敌军另一个连士兵抄小路,爬上红军侧背后的白粉山头,架3挺机枪向行进中的红军战士疯狂扫射,红军伤亡惨重,被迫退回衙岭北侧。战斗从上午10点开始,敌我双方,都派了增援部队,一直激战到下午3点左右结束,敌我伤亡各300人。为纪念牺牲在当地的无名红军英烈,石峰村老百姓在白粉山战斗遗址上修建了红军无名烈士冢、红军庙,命名了红军松。年年祭奠。

1934年8月18日、20日、21日和22日,红1军团与敌军分别在大陶洋的与洪田镇交界处的石莲山、矮岭、大行贵山一带进行了激战。其中,尤以20日在矮岭主峰阵地的激战最为激烈,双方肉搏六、七次,相持9个小时。石莲山、矮岭及大行贵山之战,敌我伤亡各500人。

1934年8月22日,红9军团在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途中从大田、尤溪一带缴获的食盐、枪支、弹药等顺利运抵"石峰地区"。 23日下午,红一军团完成了中革军委关于"阻敌于永安、连城、朋口之间"的任务。红一军团全部撤出小陶、洪田地区,经石峰、安砂、清流,径往江西。小陶战斗之后,敌两个师沿姑田、连城方向,向长汀进攻,红一军团重由江西秘密运动到汀州,在汀州与连城交界处的文芳,运用运动战的展示,消灭了敌第九师一旅又一团的兵力,取得了中央机关主力红军长征前夕对敌反击战的重大胜利。1934年10月,红一军团踏上了千难万险的长征之路。

北上抗日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先声,也是我党我军为实现民族解放运动而实行政治军事战略大转移所迈出的第一步。

在中华民族命运处于危急关头,我党我军为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主动所作出做出了实行政治军事战略大转移的"北上抗日"重大决策。长征胜利,是党领导红军实现北上抗日战略目标,打开民族解放战争新局面的主要标志。长征胜利后,全国主力红军大汇合,进入了抗日斗争的前进阵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的迅速掀起。"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军抵达陕北后,党中央从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势出发,迅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抗日救国上来,确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策略,先后提出"抗日反蒋"、"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逼蒋抗日"的方针政策。充分表明了党和红军抗日的决心与推动全民族抗战的诚意,从而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写到了抗日救国的旗帜上。这面旗帜凝聚了人心,瓦解了反共阵营,壮大了抗日力量。形成了全国武装力量共同抗战的战略态势。慑于红军的威力和全国民众要求抗战的压力,蒋介石再也没有组织起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进攻,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民族解放战争的新阶段。 因此,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的建立,对于了解我党我军的北上抗日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境内还有绝对落差200米,并有3级别瀑布的石峰峡谷可探险。

抗战历史

小陶镇镇位于永安西南部,距市区45公里,毗邻龙岩市新罗区、连城县及漳平市。早在1931年1月15日隶属宁洋县的小陶镇就被中共苏区中央局通告第一号称为苏区,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在小陶一带留下了足迹和身影。1929年8月2日,红四军二纵队与三纵队在白沙会师,向宁洋县城进发。4日,朱德率两纵队一举攻下宁洋县城,并大量张贴布告和标语,没收土豪劣绅的财粮,期间途经现小陶镇吴地村的香炉山,1964年1月,朱德还写下了《过香炉山》诗:"香炉山下过轻车,绿竹青杉映早霞。铁道兵团增劳力,支援前线信无差"(见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1930年3月,闽西交通总局成立,它以龙岩为中心,开辟了4条干线邮路,其中之一即为:龙岩-漳平-宁洋。1930年5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在向全国苏代会呈送的《闽西出席全国苏代会代表的报告》,明确记载了漳平、宁洋、龙岩、永定、长汀、上杭、连城、武平都是赤色区域。1934年4月18日,红九团配合红七军团,一举攻克永安,并建立了红色政权--永安县革命委员会(有多期《红色中华》报道为证)。5月9日,已接替红七军团防务永安城任务的红九团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主动撤离永安,转到岩、连、宁、永四县交界边区,建立游击根据地,其范围遍及小陶镇全境,直至红军主力长征后的1936年春,红军独立第九团一直都在在宁洋永安,尤其是小陶镇活动(详见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燕江红旗》和1936年2月26日《红色中华·蓬勃发展着的闽西南赤色游击战争--在杭永岩宁安一带还存有大块苏区,当地红军非常活跃》,小陶镇因此成为三年游击战期间具有建党建军建政并坚持最久的根据地之一,1937年7月方方赴延安向毛泽东汇报时,还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据1934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方方(野草)回忆录《三年游击战争》所附的地图,其范围包括小陶镇全境。

石峰村红色导游

小陶镇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宣言发布第一村,小陶镇还是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第一镇,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小陶镇毗邻连城县姑田镇,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主编的《今日长征路图集》62页和人民出版社1955年出版的中国第一部长征史《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书内附行军线路图,均证明红七军团于1934年7月7日从江西瑞金驻扎地出发,经长汀、连城县塘前,14日经姑田镇上余村的尧家畲、下余等自然村,于7月15日首站进入永安境内的第一个集结地石峰村驻扎,并根据《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规定发布日期在石峰村散发《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至今石峰村仍保留了"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80多条红军标语及漫画,其中60%以上涉及"北上抗日";而且由李松林等编著、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的《中国国民党大事记》第240页也证明"1934年7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以寻淮洲、粟裕领导的红七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先于是月6日从瑞金出发,进军福建"。当地老农也回忆"当时红军来到这里挑了很多东西,一箱一箱的,打开以后都是印字的纸张,见到当地人就发,而且还对着印好的字写标语"。无论是我党我军的权威资料,还是石峰村保留至今的红军标语和老人回忆,以及《国民党大事记》都证明1934年7月15日北上抗日先遣队曾在石峰村发布《北上抗日宣言》,据考证,《北上抗日宣言》在石峰村的发布比在瑞金的《红色中华》和《红星报》刊登《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提早了16天。因此,石峰村被中共历史最权威网站人民网党史频道《红色旅游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一文确认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林强在给石峰村两委的回信中也强调:"石峰村是名副其实的'北上抗日宣言公开发布地'(俗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也是红七军团与红九军团会师地之一。这已成为红军斗争史上英勇悲壮的一页,将永垂青史"。林强在信中还强调"石峰是永安申苏的重要支撑点,要让这个点发亮,使人们'可信,可看,可教,可传'"。

2012年4月29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为石峰村题字"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因此,石峰村成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小陶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上抗日宣言第一镇。

小陶镇还是北上抗日宣言在小陶发布后引出的小陶战斗的主战场。1934年8月5日至9日,红一军团主力从连城县四堡经崧口坪进入罗坊、垇头、石峰、上坂等村庄,10日,红一军团二师主力由石峰村进入洪砂一带。1934年8月12日,小陶战斗首战在小陶镇石峰村打响并取得了载入《红色中华》227期的活捉敌营长战例。小陶战斗结束后,红一军团主力和红九军团最后在石峰村集结,并向连城朋口和江西方向转移,期间,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还在石峰村亲点战利品,并向中革军委发电报。

石峰村成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第一村,小陶镇成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第一镇,而且是红军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其观点得到了中共历史最权威网站人民网党史频道等权威媒体认可),石峰村和小陶镇分别成为长征第一村和长征第一镇;小陶镇还是三年游击战坚持最久的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东线中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斗的发生地。至今,小陶镇的石峰村、牛乙村、垇头村、小陶村、寨中村、吴地村还分别保留着北上抗日先遣队驻防部队石峰指挥所、红九军团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指挥部、红一军团二师指挥所、小陶战斗期间红一军团战地医院、红一军团战士剧社住址、红一军团战地医院、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小陶战斗石峰村衙岭活捉敌营长战斗遗址、小陶战斗大坡栋红军营连级野外指挥所遗址、石峰村红军墓、石峰村红军水碓、北上抗日先遣队小陶驻防部队指挥部、小陶战斗牛乙村红军驻扎点、小陶战斗长美红军驻扎点、小陶战斗寨中矮岭红军阵地、吴地张家山岩连宁永边区根据地宁西区苏维矮政府旧址、吴地中洋张鼎丞方方旧居、朱德留诗的吴地香炉山等20多处红色遗址遗迹,并有红军标语200多条,是一个成龙配套的红军遗址群;小陶镇境内还有胡总书记视察地八一村、甘乳岩溶洞及地下河景区、下湖口温泉景区、石峰村高际岩神农庙及四级瀑布景区、吴地香炉山生态旅游景区、圆岭天然峡谷景区等红色绿色旅游资源。

小陶镇石峰村四面环山,满目葱茏、是福建版的井冈山,在石峰盆地内红军标语、红军漫画、红军指挥所、红军驻扎点、红军医院、红一军团战士剧社旧址、红军水碓、红军战壕、红军野外宿营地。红军哨所、红军战场、红军墓、红军哨、原生态的红军路等成龙配套;并有四级天然瀑布,神农庙等绿色旅游资源,整个村庄就是一座原生态的红军纪念园。

2012年9月7日,永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在收到永安市小陶镇镇陶政〔2012〕105号文《关于请求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予以立项的申请》及有关附件后作出永发综[2012]158号《关于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同意该项目建议书,具体批复内容如下:一、项目选址: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牛益村、吴地村等6个村。二、建设规模及内容:以小陶镇石峰村为龙头,牛益村、吴地村等6个村为重点,通过保护红军标语、红军指挥所、红军医院、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领导人住址、战场遗址、红军路、红军庙、红军墓,建设纪念碑、雕塑群、步道、缆车、公厕、停车场、宾馆、纪念馆等,结合当地红军走过的名山、溪流瀑布,建立融红色、绿色、古色为一体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纪念园,履盖小陶全镇34个行政村。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38亿元,建设资金由你单位自筹。四、请抓紧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其他工作,并依法办理项目招标核准。2012年8月8日,石峰村两委收到三明市发改委主任伍成康同志在给石峰村的回信说"从2005年起,国家发改委实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专项建设,分期分批安排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内的景区旅游道路、步行道、停车场,以及给水、供电、消防、垃圾污水处理、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12年11月,福建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地会,向社会推介民间投资项目474个,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也在其中,石峰村两委已在网上公布了招商方案,并按《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积极争取建设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红军纪念园的红色旅游,未来的小陶镇和石峰村是一方大有希望的投资热土,竭诚欢迎有实力的企业家、投资者与石峰村两委联手建设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红军纪念园。[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