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容简介
风靡全球的推理小说大师为你解锁写作的八百万种可能
☆ 享誉世界的美国推理小说大师、当代“硬汉派”侦探小说最杰出的代表、“爱伦·坡奖”终身成就奖得主、“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劳伦斯·布洛克数十年创作经验全公开!
☆ 本书由劳伦斯·布洛克在《作家文摘》开设了十四年的专栏汇集整理而成,出版四十余年畅销不衰!经布洛克亲自修订更新,新旧观点碰撞出惊人的火花!
☆ 劳伦斯·布洛克的作品不仅受到推理迷的欢迎,更备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推崇,在中国拥有众多名人明星书迷:侯孝贤、梁朝伟、王家卫、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为之迷狂……
☆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故事的内容和讲述的方式永远是虚构写作的核心。讲什么故事?用什么方式来讲?新人如何出道?老手怎样创新?这正是布洛克想要与你真诚探讨的话题。
☆ 广纳百余份作家问卷调查结果.探究世界知名作家的写作方式——小说写作没有公式可循,但从前人总结的经验与教训中,你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之路!
★ 二加二大于五
请记住,情节设计是一个增效的过程,整体的价值远大于部分的和。
★ 人物塑造是小说成败的关键
对小说中的人物提不起兴趣,无法产生共情,是读者放弃一部小说的重要原因。
★ 从中间开始写效果更佳
小说的开头不一定是故事开头,从故事中间开始的手法可以迅速调动起读者的兴趣。
★ 对话必须简洁
创作对话时,你需要加快节奏,省略你来我往,做一些总结与概括。
想写小说的时候,你最好吃上两片阿司匹林,躺在黑暗的房间里,静静地等待这种冲动过去。如果那份热情没有就此熄灭,那你就该老老实实地下一番功夫了――至少,你得听听劳伦斯·布洛克的建议和忠告,因为他在写作上栽的跟头可能比你读过的书还多。
该写什么小说好?怎么拟定大纲?卡壳的时候该怎么办?如何提高作品被出版的概率?从开始写下第一个字,到完成创作后继续面对下一部作品,这个过程绝无标准公式。小说的创作方法千变万化,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的那一种。《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由劳伦斯·布洛克在《作家文摘》开设十四年的写作专栏结集整理而成,涉及小说创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本书出版四十余年畅销不衰,此版由布洛克亲自更新修订,新、旧观点的碰撞让这本创作秘籍更加富有生机。
作者简介
劳伦斯·布洛克(Lawrence Block),出生于美国布法罗,后定居纽约市。当代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标杆,全球知名推理小说家。其作品多以苍凉孤独、危机四伏的纽约为背景,被誉为“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布洛克曾多次获得爱伦·坡奖、夏姆斯奖、马耳他之鹰奖,并且得到了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颁发的终身大师奖、“英国推理作家协会”颁发的钻石匕首奖等推理小说界重要大奖。其主要的作品有马修·斯卡德系列、雅贼系列、伊凡谭纳系列、奇普·哈里森系列、杀手凯勒系列等,还曾与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合作编写《蓝莓之夜》电影剧本。布洛克非常乐于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另著有《布洛克的小说课堂》一书。
原文摘录
如果你有记笔记的习惯的话,可以多记一些人物速写。你可以随心记录ー一可以是对一个真实人物的观察,也可以是你想到或者注意到某个未来可以用在自创人物身上的小细节,或者任何可能发展成健全角色的灵感或者印象。 一位作家应该对自己笔下的人物了如指掌一一对他的鞋码、肝脏和肺部的健康状况、习惯以及肠道结构都无所不知。这些内容多半不会出现在最终的作品中,但创作者对人物越是了解,写作时就越是自如。
书评
“写作的法则和飞行、数字、物理学一样,是有章可循的。”——海明威 在过去一年里,为了学习小说写作,我曾认真地按照某位写作大师的写作流程和作息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写作和生活。
比如,在写小说前,我会认真准备好人物小传,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无一例外。我会用卡片勾勒出重要的情节,为了避免故事时间线的混乱,我还特意找来一个过期的日历,在上面标识出重要事件的发生时间。
我的部分场景卡片
我坚信,文虽无定式,却必有章法。
然而,当我按部就班完成这一系列繁琐而精细的事前准备后,我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写作欲望。那些人物小传、情节卡片和写作大纲,都被我扔到了一个废弃的箱子里,我最终还是没有写出一个合格的小说来。
说实话,我有点沮丧。
我安慰自己,也许大师分享的方法是对的,只是不适合我罢了。
那么最适合我的方法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找到最适合我的写作方式呢?
答案就在美国作家劳伦斯·布洛克的《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里。
《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封面图
《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是由劳伦斯·布洛克的写作专栏集结而成的,内容涵盖小说写作的三個主要环节(前期准备、注意事项和后期收尾)做了详细的讲解,并结合作者14年的写作经验,分别对“选题”、“拟大纲”和“小说修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在《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中,劳伦斯告诉我们,写作是没有公式的,别人的写作方式不一定适合你。
这就意味着,新手写作者要做的,不是“复制”那些成功作家的写作方式和习惯,而是要去“拆解”成功作品的写作亮点和技巧,在拆解中学习,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劳伦斯·布洛克的建议让我豁然开朗。确实,每一个写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写作方法,比如有人觉得提纲重要,有人觉得不重要。有人提纲写得长,有人写得短。有些人一边写一边改,还有一些人,喜欢等全部写完了后再大删大减……
作家的写作偏好,对提高个人的写作技巧,没有绝对的关系。初阶作者应该多关注作品本身的亮点,而不是作家的写作习惯。
也就是说,要写小说,就得从拆小说开始学起。
那么,我们该如何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写作技巧,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呢?劳伦斯·布洛克在《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一书中给出了三个可操作性的练习方法。
一、泛读同类型作品 你大概听过这句话:读小说的人不一定会写小说,但写小说的人却一定会读小说。
为什么呢?
因为阅读是了解写小说最直接的方式。
“读”是写作前期的必要准备。集中阅读同类作品,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排篇布局、人物设定和情节安排上,找到同类小说的共性,然后运用到我们的小說创作里。
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作品成功的因素和套路。
比如,我在研究中国戏曲的故事情节设置的时候,就发现古代的剧作家很喜欢用“道具信物法”来设计偶然性的剧情。比如孔尚任的《桃花扇》、汤显祖的《紫钗记》,范文若的《花筵赚》,甚至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也多次使用“道具信物法”来埋伏笔,暗示彼此之间的姻缘关系。
中国戏曲关目研究导图
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也曾在他的毒舌小词典《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中讲过,"如果你想要一个令人反感的角色转变成暖男暖女的形象,可以让这个人角色去给别人角轻轻盖上一条毛巾;
如果想放大故事戏剧的冲突和人物的情绪,可以给他们安排一场雨戏,雨下得越大越好,最好让他们都淋成落汤鸡。"
想想在话剧《雷雨》中,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是不是就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爆发,达到高潮的?《流星花园》里的杉菜和道明寺,他们之间的感情隔阂,是不是也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里被激发和冲破的?
不管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掌握作品中共性的套路,可以帮助写我们更好的塑造人物角色和推动情节。
而拆解,就是让我们去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的创作原则,为我们的创作提供养分和参考依据。
二、以写作者的角度来进行阅读 除了大量阅读同类型作品外,以拆解为目的的阅读,最关键的,是要以“写作者”的角度来剖析作品。
以写作者的角度阅读,和以阅读者的角度阅读,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我以阅读阿加莎《无人生还》的第一个章节为例,和大家讲一下读者思维和写作者思维的区別。
作为读者,我可能更关注小说中到底会有哪些人物登场,里面有没有埋藏着凶手的线索,下一步到底会发生什麼呢?
而作为写作者,我就不得不去关注,阿加莎到底是怎么去写一个已知结局的故事的?每一个看似不相干的人物都是怎么出场的?角色出场的顺序有何讲究?如何让每一个人登场合理?登场的时候要怎样去介绍他们而不重合?我需要在哪些位置才能埋下线索,才能让这些人物关系有条不紊地交织在一起,等到真相大白的時候给读者带来出乎意料的感觉?
所以大家发现了么?读者思维只需要关注“写了啥”,而作者思维则需要关注“写什么”和“怎么写”。
只有从读者思维切换到作者思维,你的写作技能才能在拆解训练中得以提升。
此外,劳伦斯·布洛克还提到了另一个拆解的办法,就是我们可以把每一部复杂的小说简化成一百字左右的剧情梗概。
通过去除一些修饰情节的细节,迅速地找到作品最基本的情节和人物结构,对我们写大纲和情节设置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对目标作品进行数字分析
作家本·布拉特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曾经用大数据分析法,来统计畅销作品中所使用的词类和词频,进而观察畅销作品中的用词模式和规律。
但本·布拉特并不是第一位使用数字分析作品的作家,早在1978年,《巨蟒盛宴》的作者克鲁斯曾在接受《纽约书评》采访时分享过自己对小说的数字分析经验。
克鲁斯说,自己大约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系统地把格雷厄姆·格林的《恋情的终结》进行了全方位的拆解。他不仅整理了书中角色的数量、故事跨越的时长、出现了多少个城市、多少间房间、高潮发生在什么地方,甚至还统计了作者到底花了多少时间来为故事的高潮做铺垫。
克鲁斯通过拆解喜欢的小说,并把它转化为数字,他把拆解中学到的处理时间、地点、行动和节奏的经验,全部都用在了《巨蟒盛宴》里。
正如劳伦斯·布洛克所言,写作没有公式可循。对新手写作者而言,拆解优秀作品是学习写作最快捷的路径。拆解目的不是创新,而是学习基础的写作方法,提高技艺。
通过拆解,我们把学到的写作技巧、思路和框架,都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一边去了解别人的“写作套路”,一边去修正,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套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