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行星101955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行星101955(临时名称1999 RQ36)是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在1999年9月11日发现的一颗阿波罗型小行星。它是OSIRIS-REx计划在2023年携带样品返回地球任务锁定的目标。它是列在哨兵系统的巴勒莫撞击危险指数第三级,有着撞击地球最高度危机的小天体。

101955 贝努的平均直径大约是492米(1,614英尺;0.306 mi),并且已经被阿雷西博天文台的行星雷达和金石深空网络广泛的观测[1]

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平均而言,大约每130,000年会有一颗直径500米(1,600英尺;0.31 mi)的小天体会对地球产生影响。在2010年,安德列·兰妮和它的合作者对从2169年至2199年间有撞击地球潜在威胁的8颗小行星,包括贝努,做了动力学上的研究。累积撞击的或然率依靠当时对贝努等的物理性质所知甚微少,但发现撞击的几率都不会超过0.071%。作者承认要精确的评估101955 贝努影响地球的概率,将需要一个更详细的形状模型和另外的观测(从地面或太空船前往观测),来确定亚尔科夫斯基效应的大小和方向。

基于后来的形状模型的发表和1999年、2005年、2011年雷达观测的天体测量,它是可能估计亚尔科夫斯基效应的加速度并修订有关的评估。目前(2014年)最佳的碰撞估计是在2175年至2196年间有0.037%的累积概率。这对应于巴勒莫尺度是 -1.70。

太空船任务

因为从地球前往只需要少量的ΔV,就可以进入轨道,101955 贝努已经被好几个太空任务选中作为太空船的目标。NASA新疆界计划的OSIRIS-REx任务,已经在2016年9月8日发射,于2019年抵达101955贝努,并在2023年将采集的样品带返地球。

最终太空船欧塞瑞斯号提早于2018年12月3日中午12时10分抵达101955 贝努,并向地球传送该小行星的清晰图片[2]

命名

贝努的名称来自北卡罗莱纳州的一位三年级(9岁)的学生Michael Puzio。他参加亚利桑那大学行星学会和林肯近地小行星计划于2013年6月举办的为“小行星命名活动”,从来自全球各地数十个国家,8千多名参与着命名中脱颖而出。它的名称来自埃及神话的不死鸟-贝努鸟(Bennu),Puzio 觉得将前往探测的太空船OSIRIS-REx,包括其TAGSAM臂,很像贝努鸟。

视频

小行星101955 相关视频

小行星101955的表面到底长什么样?看完这段视频你就知道了
天文视频 OSIRIS-REx卫星拍摄到的自传小行星10195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