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汗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汗腺

简介

小汗腺(eccrine gland)直接起源于胚胎表皮基层内的小汗腺原基。小汗腺由腺体(腺体分泌蟠管)和导管组成,导管又分为真皮内蟠形导管真皮内直形导管表皮内导管三个部分。

小汗腺腺体为管状结构,有两种腺体分泌细胞:透明细胞和暗细胞。前者内含丰富的糖原颗粒,主要分泌汗液,其中有较多的钠离子、氯离子及少量糖原;后者含有充满粘蛋白的空泡,分泌涎粘蛋白(故又称粘液细胞),再吸收钠、钾、氯等电解质。透明细胞底宽而顶尖园,暗细胞底窄而顶宽,因此胞核不在同一线上,横切面看似两层细胞,实际上是单层柱状或立方上皮。

此外,尚有肌上皮细胞散在相嵌于分泌细胞的基底部以支持分泌细胞,并迫使汗液输送至皮面,其外围为基底膜。真皮内蟠形导管与腺体分泌蟠管不同之处是无肌上皮细胞,管壁由两层小立方细胞构成,其与腺体分泌蟠管盘绕在一起。小汗腺小叶的结构与功能与肾脏有些相似。真皮内直行导管自蟠形导管延续直行向上,贯穿真皮,延伸至乳头内。表皮内导管自真皮内直形导管延伸而来,呈螺旋状穿越表皮,又称末端汗管。末端汗管和末端毛囊(毛囊表皮内部分)一样,在创伤修复中,可再生表皮。在表皮内的末端汗管呈螺旋状,易阻塞形成痱子。导管的特点是腔内衬有护膜。小汗腺受交感神经系统支配。[1]

作用

调节体温

在炎热的环境中,因对热刺激的反应,小汗腺会分泌大量的极低渗的汗液,使体温降低,从而保护了身体其他脏器的功能的正常运转。

如果小汗腺功能不正常,当人体处在过高热状态时,不能发挥分泌汗液的作用,就会使人体处于过高热危象,会造成人体的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受拟,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可见小汗腺调节人体体温的作用很重要。

滋润皮肤

除此以外小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皮脂一道构成的皮脂膜,也其有抗菌、润泽的作用。如果小汗腺功能不正常,皮脂膜分泌不够,皮肤就会失去润养,变得干燥。

生长过程

从种系发生的观点看,人类除掌跖部位以外,其他部位存在的小汗腺均是以后进化发生的。

胚胎3个月

表皮突基底的上皮细胞呈灶性聚集,掌跖部位开始出现小汗腺,但直到第五个月时,身体的其余部位尚不存在小汗腺。

胚胎第12周

小汗腺的胚芽首次能被鉴别,像生发层规则分布的波浪状起伏一样。形成胚芽的细胞均较长,紧密排列在一起,与其他的生发细胞无明显不同,这些基底细胞的增殖不依赖于皮脂腺-大汗腺单位,也与下方的间充质乳头无关。

第14周-15周

富含糖原的细长的上皮细胞柱垂直向下生长进入真皮,形成细索状,当上皮向下生长达真皮网状层或皮下脂肪时,其最深的部分形成蟠状,向上进入表皮,呈螺旋状穿过表皮,形成表皮内细胞索。像毛囊一样,这一时期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小汗腺。

第16周

掌跖部的一些小汗管已经形成蟠管,而表皮内仍有一些新的小汗腺胚芽正在形成。每一细胞柱由两层不同的椭圆形细胞组成,组成两个内层,这些细胞拉长弯曲,最外层细胞与表皮的生发性基底层细胞为连续性,而内层核心与表皮的中间层细胞相连。但分泌部的这两层细胞发生分化,管腔细胞分化成高柱状分泌细胞,并从基底膜延伸到管腔游离缘,而基底细胞或分化为分泌细胞,或分化为肌上皮细胞。

第24周

腺腔形成,开始分泌汗液。从基底向上,成熟的小汗腺单位是由蟠状的分泌腺体、蟠状的真皮内导管、直行的真皮内导管和螺旋形的表皮内导管组成。[2]

相关研究

2012年11月29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汗腺随着进化已经具备了修复皮肤的功能。

人们通常认为人类自身对于例如褥疮、表皮伤口等疾病的治愈在方式上与其他动物是一样的。而来自美国密歇根州大学的科学家罗兰·如里蒂(Laure Rittié)和他的同事们通过研究发现,在自我治愈的过程中人类有一种类型的汗腺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

人类的小汗腺含有一种能够制造干细胞的物质,这些干细胞在修复创伤时能够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人体所拥有的小汗腺数量是毛囊组织的三倍,这使得小汗腺成为了新皮肤细胞的主要来源。研究者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出乎意料并且与现有的相关学说有相悖之处”,该结果为人类研究新的创伤治疗方法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