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秋色(杨学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城秋色》是中国当代作家杨学辉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小城秋色
仲秋农历八月初,回故里随礼参宴。乘车二时许,便进入柔远城子。这是我的出生地也是为生计劳碌半生的地方。轻车熟路,一入城便有一股亲切感沁入心田。故乡的城池虽小,却是县府所在地。小城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山谷釡底的平台之上。四面环山,三水归一。东西北三河流入县城则汇为一处,名曰柔远河。河水穿城而过,意无反顾地向南奔去。小城也算繁华,楼群林立,依山傍水,延川而建,绵延数十里。街道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有嬉戏说笑的,亦有匆匆急行的,各有所忙。群山已被秋气染的色彩斑斓,如着迷彩服一般。举目远望,蓝天白云,秋高气爽。毛老爷子的豪迈词句刹时映入眼帘,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郭兰英的谁不说咱家乡好的甜美清脆歌声萦绕耳畔。家乡小城的秋色美到极致。
因要赶事,无暇欣赏美景,已近饭时,始觉饥肠辘辘,先去饱餐家乡美食,婚宴前的羊汤荞面饸饹。在唢呐声中,两碗荞面饸饹下肚后,顿觉腹内安宁,已无入席之意。草草地程序化应付完婚礼后,我们一行人等便驱车到东山公园游玩观景。车子如蚁行般的走走停停,好不容易出城。车窗外的景色使人眼前一亮,公路两旁的玉米绿黄间半饱满的棒穗在桔杆上随风摇晃;苹果园里硕果累累,刚脱了袋的果子挂满枝头,露出丰满红润而羞涩的脸蛋向人们致意。车子过了一座石桥便开始爬坡。道路两旁的参天松柏和灌木林密不透风,沙棘果赤金豆般的果粒垂摞枝杆,偶尔见几棵野果子树,紫红色的秋果尤如珊瑚般的点缀在密林彩叶之间,煞是养眼。忽然有几只被车声惊起的雉鸡冲天而起,划过树梢咕噜噜地钻入深林不知所踪。觅食的山鸡在林间咕咕的叫个不停。盘山而上,车至山顶,则另是一番景象。层层梯田粟黍即将成熟,荞麦杆红籽黑;黄豆已脱光了衣裳,赤身挂满了小刀;糜谷金黄可人,谷穗沉甸甸的向来人鞠躬;糜子地里成群的麻雀忽起忽落,不失时机地偷食胜利果实。车停在东山公园,进人广场,上午晨练的喧嚣人散场空,广场游人已寥寥无几。我们一行信步走至华池博物馆楼下,庭院栏杆外的酸枣树迎风摇曳,圆圆的红红的小枣缀满枝头。信手摘一颗喂入嘴中酸甜爽口,这也许就是人们都爱尝野味的原由。站在山巅之上,大有会当凌绝顶,美景入画图之感。农田金黄一片,山林七彩缤纷。
俯瞰山下,华池县城全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柔远城子呈丫子形,活脱脱就像农村人烧炕用的炕叉子置放在山谷之中。一座座高楼像一块块青砖陡立在山沟的平台之上,错落有致。清粼粼的柔河水像一条缎带在小城中央泛着银光缓缓地流向山谷的尽头。公路上的车流如颗颗水银珠子一般南北滚动。街道上行人如蚁。不时的还有一群群没有启程的燕子从眼前飞过,来回游曳着在酝酿着准备南迁的日程。
放眼远眺,天高云淡,阵阵归雁在天际云端呱呱南去。沟壑泼彩,群山簇锦,坡峁烂漫,山川披缎。紫绿橙黄青蓝红,谁执彩毫涂乾坤,神笔马良今何在?天女散花落柔城。
柔远城子四周的山峦像一颗颗金色的饅头,依次错落有致的排列到远不可及。我们站的脚下山坡就像一片花叶的海洋,红叶璀璨。东山公园广场尤如一艘航母在五色斑斓的叶海中荡漾。
近日的几场秋雨使气温骤降,阵阵清风吹来,凉气逼人。此景正如范老夫子笔下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好在我们没见过剑拔弩张,烽烟四起的临战状态。这秋景倒是很有雷同之处。
秋色真美,美在硕果累累的枝头,美在收获者劳碌之后的惬意。
怨女伤秋,骚客吟秋,塞北霜叶泣庭树;江南渔歌唱晚舟。东篱菊怒放,西阳染壕沟。
天边远去多飞雁,寂林近听少蝉音,
山风瑟瑟增凉意,飘叶唦唦添冷风。
小城秋色真美,美在春花秋实的枝头,美在小城儿女的心头。 [1]
作者简介
杨学辉,笔名:塞下翁,男,汉族,生于1950.1月,华池县柔远镇人,1969.1月参军,71.5月入党。74.1月复员。华池县行政干部,于2009.12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