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学会尊师重道,践行德化教育,史可法就对士兵说:“假如我去睡觉,刚好敌人来犯,让国家受到损害,我就对不起国家,更对不起我的老师。”史可法每次回到故乡,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先到老师家,虽然老师不在了,但是有师母还有老师的后代子孙,他都竭尽全力奉养照顾。
原文
古人对老师非常尊敬,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与父子关系是同等的。孩子要到私塾读书,首先父亲必须带着孩子前来给老师行拜师礼,父亲在前面,孩子在后面,先对孔老夫子像行三跪九叩首礼,再给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礼。孩子在五、六岁以前,最尊敬的人是父母,父亲向老师行礼,他对老师的恭敬心就会达到极处。一个人要成就学问,必须要以诚敬之心去求,印光大师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亲近一个老师,能够得到多少东西,完全看对这老师的恭敬心,你所得到的跟你的恭敬心一定成正比。
明朝有位忠臣叫左忠毅公,他时时想着要为国家举荐人才。有一年他担任主考官,在考试前夕,他就微服出巡,来到一座寺庙,见到一个书生伏在桌子上睡着了,他就拿起书生刚写完的文章来看。看后深深感受到这个读书人对于国家的一种忠诚,对于人民的一种使命,左公很欢喜,随手就把自己的大衣披在这位年轻人身上便离开了。
考试结束阅考卷时,左公看到一篇文章,从文章中感受到这位考生的气节与志向,左公将写这篇文章的考生列为第一,果然就是他在寺庙里见到的那位书生,他的名字叫史可法。考中以后,上榜的学子都要去拜主考官为师,一进门,左公就对他的夫人说:“以后继承我志业的,不是我的孩子,而是这个学生。”左公心里很欢喜,因为他帮国家选到了栋梁之才。
古代的读书人不怕自己没有子嗣,而是害怕不能把圣人的道德学问承传下去;自己没有子嗣,只是影响一家,道德学问没有承传,将影响后代子孙,所以他们的心中是时时想着为国举才。左公与史可法同朝为官,一起为朝廷效力,明朝末年宦官当政,左公被乱臣陷害关进监狱,受到严重的酷刑,眼睛被烧烫的铁片烫得睁不开了,膝盖以下的筋骨也断了,史可法心急如焚,就去求狱卒,这些士卒也被他对老师的这一分孝心所感动,就建议他伪装成乞丐模样,混进监狱里。史可法走进监狱,当他看到老师,不禁痛哭失声,扑倒在老师的面前,左公虽然眼睛睁不开,耳朵还可以听得到,他听到史可法的声音,就用双手把眼睛撑开,目光如炬看着他,呵斥道:“你是什么身分?你是国家的栋梁,怎么可以让自己身陷如此危险的境地?与其这些乱臣贼子把你害死,不如我现在就活活把你打死。”说完,左公就捡起身旁的石头往史可法的方向扔过去,史可法看到老师如此震怒,就赶快离开了。
为什么左公这么生气?他担心学生的安危,也怕国家的前途受到影响,所以纵使他已经身陷绝望痛苦之中,但念念不为自己,还是为国,为自己的学生着想。史可法担任国家的要职,也常带兵在外戍边,他带兵在外时,都不会到床上睡觉,而让士兵分成三队,轮流守夜,跟他背靠背休息,士兵看了很难受,就对他说:“大人,你这样身体会受不了的。”
史可法就对士兵说:“假如我去睡觉,刚好敌人来犯,让国家受到损害,我就对不起国家,更对不起我的老师。”史可法每次回到故乡,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先到老师家,虽然老师不在了,但是有师母还有老师的后代子孙,他都竭尽全力奉养照顾。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感受到古人师生之间的情谊,我们也当效仿古人,从小培养孩子的诚敬之心,不但要孝顺父母,更要尊重老师。身教胜于言教,我们自己身体力行,把诚敬表演出来,孩子耳濡目染,自自然然就会懂得尊师重道。[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