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庙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寿春镇是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同时又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总人口13.2万人,辖5个城市社区、2个农村社区、9个行政村。[1]
地理文化
寿春镇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东北部,是寿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同时又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春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总人口13.2万人,辖5个城市社区、2个农村社区、9个行政村。
镇情简介
本镇座落于淮河中游南岸,背靠流传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历史传说的八公山,东隔淝水之战古战场与煤城淮南相邻。S203线、S301线和合阜路三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本镇曾为楚国故都,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墙,华东地区最大的伊斯兰清真寺,佛教报恩寺,楚文化博物馆,八公山帝母宫、黉学等,古建筑群19处,还有楚王、淮南王等古墓葬,寿春古城等古城遗址。其中,古城墙、寿春城遗址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春镇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新建的寿春楚文化博物馆藏量相当于全省其他县级藏量的总和,属国家一级文化160多件,三级以上文物达6000余件,其中不乏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越王剑、金棺、银棺等稀世珍品,郭沫若、商承祚等专家对这里的文物都有专释、专著。
经济发展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诸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个私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食品、纺织、铸造、建筑建材、瓜籽炒货、服装加工、农副产品生产批发等一批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其中廷龙瓜籽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并荣获省级品牌称号,大救驾、寿州粉皮等特产以其独特的风味畅销全国。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镇党委、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专门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组,为前来投资的外商提供全程服务,提供优惠的用地、税收条件,代办一切手续。寿春镇党委书记张来宾、镇长洪祖荣代表全镇人民真诚欢迎各地客商前来洽谈合作,投资办厂。
寿春名人
革命家、文物收藏家孙大光
孙大光,初名世蔚,号四味,曾用名逊、叶兆南。生于民国6年
(1917),寿县堰口镇人。16岁参加革命,戎马倥偬转战南北。建国后,曾任国家交通部部长、地质矿产部部长、中共第十四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孙大光博通文史,酷爱文物收藏,尤其名人名画。建国后,全家节衣缩食,精心购藏了一批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成为国内当代知名的文物收藏家。
他在古稀之年,偕夫人经刚回乡省亲,看到家乡仍很贫穷落后,心情十分沉重。他怀着对故乡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将其收藏的一部分古代艺术珍品(书画200多件,文物40余件,其中一部分为国家一级文物)捐献给安徽省博物馆,所得41.2万元奖金全部献给家乡举办教育,为堰口小学、寿县一中分别建起了教学楼和图书楼。1997年,他又将第二批捐赠所得的100万元奖金分别支持堰口镇和正阳镇兴办教育事业。他的义举在国内产生极大影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女画家孙多慈
孙多慈(1921-1975年)女,寿县人,著名画家。民国20年(193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随徐悲鸿学画,同时选修宗白华的美学课、胡小石的古诗选
和徐仲年的法语课,学业成绩出众。民国22年学成,先后任教于浙江省艺术专科学校和省立临时联合中学。民国25年与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结婚。民国37年任台湾艺术学院教授,后任院长。1975年因患癌症逝于美国洛杉矶。
民国35年,中华书局出版她的第一本作品《孙多慈素描集》。次年11月,在安庆举办孙多慈画展。民国36年在上海又举办个人画展。1951年后,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国美术学院进修。历史学家李则纲评价孙多慈作品说:"孙君的作品,表态的抒写,具肃穆壮丽之长;动态的描绘,擅深纯温雅之美。于而已敷之外,尤其有一种耐人情志的天才。"
革命先驱薛卓汉
薛卓汉(1898-1931),字云长,寿县人,是安徽省中共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由于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青年时代就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是本省早期学生运动的骨干。1922年,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他与曹蕴真在家乡寿县,建立了我省第一个党支部--小甸特别支部,直属中央领导。1924年党又派他到安庆进行团组织的恢复和党组织的筹建,为安庆特支(安徽省委前身)负责人之一。1925年,薛卓汉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回安徽从事革命活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镇静如常,带伤回寿县从事农民运动,继续坚持斗争。1928年3月4日寿县第一次党代会上,当选为第一届县委组织委员,1929年当选为团县委书记。1930年鄂豫皖苏区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党派薛卓汉任第一军政治部副主任。1931年被张国焘以莫须有罪名杀害,时年33岁。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闻讯后,深感痛惜。
旅游资源
寿春镇是寿县的县城,可以其为中心向外发散,看到的景观处处不同。
看城
游客一般由城南通淝门入城,在小城内移步换景,轻松惬意。只有东西南北四条街道,东街大寺巷的报恩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为县博物馆,精品甚多。该寺距宾阳门很近,可登上城门远眺"淝水之战"古战场,发思古之幽情;出宾阳门,过宾阳桥,护城河沿岸可谓"绕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脉香"。也可二人携手漫步于城墙上,体力足够充沛的话,绕城一周也不过一两个小时。
看山
城北的八公山因八位方士助刘安得道升仙而得名,因"淝水之战"而载入史册。主峰四顶山现辟为森林公园。往西北方,沿路有淮南王墓、廉颇墓。山下多清泉碧湖。凤凰山脚下的珍珠泉又名"咄泉",《太平寰宇记》称,"茗人至其旁,大叫大涌,小叫小涌,若咄之,涌弥甚。"
看塘
城南驱车30公里,有"天下第一塘"安丰塘,与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并称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距今2500多年历史。塘域广阔,波光粼粼,有亭、岛、祠、堤,风景如画。
历史与美誉
春秋蔡国、战国楚国、西汉淮南国均建都于此。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地下博物馆"形容其文物荟萃。
中国豆腐文化发祥地。
旅游景点
报恩寺
在城内东北隅。旧志说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旧名崇教禅院、东禅寺,明洪武间改今名。占地总面积1.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宋天圣间建阿育浮图(塔)。其规模"前有浮图高数丈,中为殿,殿后为阁,左右为廊,为法堂,为丈室,为钟鼓楼"。座北向南,大殿为中进。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大殿遭火毁,今存大殿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由准提庵僧际清倡资重修。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复修大殿时,建毗卢阁于殿后,移山门于中,形成以佛堂、二佛殿、大殿、毗卢阁为一直线序列,三进重院,基础渐次升高,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为一中国传统寺院的建筑群。
建国后,初设粮站于寺内。毗庐阁作粮库时涨倒。1956年11月20日,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报恩寺泥塑十八罗汉为省重点保护文物。1962年县博物馆移至寺内,确定了保护范围,在毗卢阁旧址建单檐硬山仿古殿堂一座,并在其西侧建碑廊。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寿县报恩寺泥塑十八罗汉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雄宝殿,是供奉佛教缔造者"佛"的大殿,报恩寺的主体建筑。建于高1.1米的台基上,面阔5间,进深3间,前出一廊,重檐歇山顶;殿高10.7米,东西长20.64米,南北宽14.28米;外檐方形石柱,四角内出;额枋上置平板枋,枋上设柱间斗拱;檐墙正面明次间设通隔扇,雕梁画栋,庄严雄伟。殿内后排砌双层佛台,上塑大佛像三尊;殿内东西及后檐墙,砖台上设泥塑十八罗汉像(另见"馆藏文物")。
宋塔
宋塔,即旧说之"阿育浮图",因内置"舍利",亦称"舍利塔",以"舍利"为其精神支柱。原位于寺院正中,在全寺组群中占有重要位置。周回120尺,高150尺,呈八角九级。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塔倾,存三级。释莲谷西华曾作短歌述其事。歌曰:"东禅寺前塔,高陵太虚中,天圣四年建,同治元年倾,塔中露石匣,但云熙宁庚戌八月念六日,白骨葬于斯。"今见塔下《地宫壁记》知,塔筹建于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寿春县尉陈助、寿春县主簿权知县事王?、监寿春县盐酒税朱升3人署名的《地宫壁记》撰于天圣七年岁次己巳闰二月十五日,塔内石匣盖刻有"天圣九年"字样,可知塔建成于天圣九年(公元1031)。1977年拆除残塔所出之石匣,当是同治元年塔倾后移入之匣。匣内有一木胎漆盒,盒内存装有碎身舍利的银瓶,银瓶四周放十个形状各异、色彩有别的玻璃瓶,瓶内均有舍利。今宋塔虽仅存地宫,但作为胜迹,宋苏轼"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岗",明杨复"三十里看云外影,几千灯照月边门"的诗句,仍可给人以遐想。
寿县孔庙
孔庙又名黉学、学宫、文庙。唐时庙在城东南角,元泰定初,移建西街今址。座北向南,包今黉学粮站一部分和图书馆、文化馆、剧团宿舍、体育场,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五进重院,建有明伦堂,敷教坊,大成殿,崇圣祠,乡贤祠,节孝坊、祠,庑廊,泮池,棂星门,奎光阁,"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等坊碑。元马祖常《寿州孔子庙碑记》曰:"孔子道大,天地日月不可象也,然古之学者入学必祀先圣先师,后世庙孔子以学春秋,天下崇祀孔子,所谓推本其始,而喻之以义也。"孔庙祀孔子,全庙布局整齐,步步深入,开朗明畅,四通八达,是一所反映儒家观念的典型古建筑。1957年经文物部门普查后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时,棂星门和大成殿内匾额全都毁坏,后又因要改建西大街与城西门成一直线,拆去"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文明坊、文笔亭和大照壁。今仅存"泮宫"、"快睹"、"仰高"三坊和泮池、戟门、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奎光阁等清代建筑物。奎光阁及泮宫三坊文化价值较高。
奎光阁,又名魁星楼,奎光楼,位于棂星门东侧,其前身是清康熙间教谕丁济美所建之"奎神阁"。乾隆丁酉年(公元1777年),知州张佩芳在祠基上建楼三层,匾曰"奎光"(注:奎,星名。神话谓主宰文章兴衰之魁神。其像一手执笔,一手执墨斗,寓意由它点名科举。故旧时文人学士崇祀文昌与魁神。张佩芳《奎光楼记》曰:"人之求于此也,其必有得于此也。为士者逐什一之利,则不如裨贩一旦。奋志为学,往往获科名,至爵位,非名易于利,求之甚于利也。学至矣而名不至,于是求之于神。唐试礼部祷于石婆庙,宋试礼部祷于皮场庙,其事诞,其礼无不可知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知州龚式谷鉴于奎光楼"木石倾?,黝垩削落,岌岌乎旦夕不能保",又在原址改建为奎光阁。今之阁,大体仍保持龚建奎光阁原貌。阁为三层,木结构:台基至宝瓶高约20米,平面呈6角,底层面阔4米;高与阔自下而上逐层减小;沿内壁设有旋梯,拾阶登临,凭窗俯瞰,极目淮山,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有古联镌于阁门:"栏外湖山尽氛垢,斗南人物炳英灵。"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重修。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坍塌,知州赵宗炅重修。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扩建成今规模。殿面阔5间,深3间,单檐歇山顶。柱间半拱明间三、次间二、尽间一朵。三跳三下七朵重拱,拱口分段挖凹线,两基拱间距较近,系当时一种变形半拱作法。殿内金柱粗壮,用包镶法制成。殿体轩昂宏丽,金碧辉煌。
泮宫坊、快睹坊、仰高坊,系牌楼式栅门,三开间,深一间,保留脊柱,中置栅门一道。重檐歇山顶,中部突起;檐下设斗拱,中部作半菱体雕饰,两头入柱处作月牙形刻线;额枋上复置平板枋。柱间半拱两朵,三跳无昂七踩重拱并架45斜拱两片。柱头斗拱形制相同。
泮池,其半圆弧朝南,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县司贾之凤始建,原址在棂星门外。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扩建孔庙时,移建于棂星门与戟门之间,为今池。
民风民俗
花鼓灯
花鼓灯是寿县民间歌舞的一种形式。因主要伴奏乐器为花鼓,故名花鼓灯。
清光绪年间寿县地区已有玩灯闹元宵的风俗。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花鼓灯艺术靠扭扭唱唱,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1946年在本县瓦埠湖以西地区,开始出现一些花鼓灯班社演出有故事情节的花鼓灯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民间歌舞,在全县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男女老少皆能唱会扭,表达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此后原有的花鼓灯艺人大都参加了业余剧团,花鼓灯这一民间歌舞形式又被搬上了舞台,参加上级举办的会、调演,并获演出奖和创作奖,如花鼓灯《治淮小车》、《送郎上堤》、《拾棉花》等节目,均获地区和省的奖励。
花鼓灯,以舞为主,载歌载舞,以伞把子、鼓架子、小丑和兰花(也称腊花)为主,伞把子手持岔伞(形似伞的道具),以岔伞的交换来指挥舞台上的表演;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他们是整个花鼓灯表演中的主要角色。解放前,兰花均由男子扮演,戴上假辫子和彩绸做的珠花,前额扎上头勒子,上穿彩褂,下穿裙子,粉墨登场。小丑虽不是主要角色,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在表演过程中他相间的穿插一些笑话、快板和顺口溜之类的语言来逗趣,以活跃演出气氛。
花鼓灯的演出分大花场、小花场两种形式。大花场是一种集体情绪舞,一般由七至十一人表演,演出时由伞把子引兰花和鼓架子等进场,在伞把子的带领下表演各种图形,如:"单篱笆"、"双篱笆"、"蛇退壳"、"分箱"、"篱笆团子"、"相面"、"狗尾圈"、"二龙吐水"等。小花场一般由二至三人表演,演出时鼓架子在锣鼓的伴奏下边舞边上场,舞后口唱花鼓歌,请兰花下楼(即请兰花上场表演),观众谓之请兰花。兰花上场后,两两在锣鼓的伴奏下开始表演。另外,带故事情节的花鼓灯节目,一般是鼓架子、兰花和小丑分别扮演角色,在演出中舞唱,相间穿插道白和数板,使花鼓灯这一民间歌舞趋于花鼓戏的雏形。
花鼓灯表演有空场表演,也有边走边演的,行进表演的形式一般都在城市和集镇大街小巷流动表演。在街上流动演出时,伞把子领头打场子,后面紧跟着鼓架子和兰花,他们边走边手舞足蹈。锣鼓压阵于后,他们所过之外人们燃放鞭炮相迎,清末和民国期间,有些大户商号还在门口设盘,用铜板或大钱摆成字(一般都是一些"春"、"寿"、"吉"、"财"之类的吉利字),让花鼓灯艺人减字拾钱,减一笔画唱一段,按字即兴编唱,唱词中一般都以赞美这家的商品好,有现代话说就是为这家商号作一次活广告。字减完后这些大钱和铜板就作为商号给艺人的赏钱。这一活动,多为伞把子来完成。
花鼓灯和其它民间艺术一样,是人们用来自娱自乐的活动形式,在演出时内容一般比较健康。花鼓灯舞、歌、剧的主要内容多是反映表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表现他们相互爱慕,挑追嬉戏和反对封建礼教的故事、传说等。常演的歌、舞、剧有《团媳妇诉苦》、《懒老婆》、《扑蝶》、《十八里相送》、《游春》、《火烧莲花庵》、《丢手巾》、《对花》等。
抬阁肘阁
抬阁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它集造型、彩扎、杂技、戏剧艺术为一体,熔诗情画意于一炉。因由人抬着表演,故称抬阁。
抬阁于清光绪末年在县城出现。是在肘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流行于县城、正阳关一带。一般只在大型的灯会和庙会上进行表演。
建国前,抬阁架子是毛竹扎制而成的。人们以抬阁的大小而分为大架和小架两种。均为长方形。大架和小架抬阁的扎制方法是一样的,用八根直径为12厘米粗的毛竹扎制成一个立体长方形的底座,长600厘米,宽200厘米,高70厘米。在这个底座上用四根细一点的毛竹扎成底盘,底盘上用竹子和篾簧扎出假山、庙宇、亭、塔、树木和花草等。扎好后用彩纸裱糊,再配彩色装饰画,然后装上蜡烛灯笼。底盘糊好后,根据阁上场面、故事情节、人物多少,装上肘阁架,人物坐在抱芯子上,身着戏服,做出各类造型和动作。建国后,为了安全起见,抬阁的底座改用木质底座,肘阁架用螺丝固定,其它均同以前。
每一架抬阁需用8-16人抬着表演,抬阁的人身着彩衣,在乐曲的伴奏下缓慢前进,抬阁上的小演员们,根据各自扮演的不同人物、情节,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动作。抬阁后面紧跟着吹打班,笙、箫、笛、管演奏出各类乐曲。抬阁上面表演的内容大都是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根据《封神演义》中金光一节,设计的《金光》:金光圣母站在山顶上,手拿排有花灯的花竿,莲花灯上镶有镜子,灯光照在镜子反射出来,金光耀眼,山上亭、塔、庙宇,仙气缭绕,山下苍松、翠柏,使观众心旷神怡。其代表节目有:《金光》、《水漫金山》、《西游记》、《西厢记》、《三打白骨精》、《火焰山》、《观音送子》、《火烧绵山》、《火烧葫芦谷》等。
肘阁是我县民间灯会的又一种独特形式。灯具主要由钢铁打出公芯子和母芯子(卯榫)套合而成,其支柱曲似臂肘,并分为一、二、三棚三种,由一人顶着表演,使灯具高耸空中,名曰肘阁。
在光绪年间,寿县就有了肘阁活动,清末民初在县城和正阳关一带十分盛行。据老人回忆说,民国二十年的庙会上出肘阁就有六十架之多。这时人们还在肘阁的基础上发展了抬阁和穿心阁等相类似的形式。因玩肘阁一类的灯(包括抬阁、穿心阁)耗资较大,故而建国后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举行这类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类灯会被视为"四旧"而禁止。1976年以后,随着民间传统文艺的恢复,肘阁也获得了新生,重新走上了街头。在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时候,正阳关就有八架肘阁走上街头,使人们一饱眼福。
肘阁架子是用钢铁锻造而成,由铁领衣、辘轳把、抱芯子及挂芯子、坐芯子组合而成。肘阁架了分大架子和小架子两种。大架子有三棚组成(铁领衣、辘轳把、抱芯子、拉芯子、坐芯子_;小架子有一棚或二棚组成(铁领衣、辘轳把、抱芯子和坐芯子)。顶肘阁者,背负铁领衣,铁领衣上装上辘轳把,然后在辘轳把上装上各类芯子,这就形成了肘阁架子。肘阁架子装成后形似一棵桃树,上面扎上红花绿叶。
肘阁的表演难度是很大的。顶肘阁都既要身强体壮,又要能够把握力的重心和力的平衡。在肘阁架上表演的演员,要求年龄小,身体轻,不然压力太大顶肘阁者就受不了。在表演时每一架肘阁一般由8-10人组成。顶肘阁者两人(一人一顶,一人预备替换),肘阁架上的小演员最多不超过4人,其余的人则手持木杈跟在肘阁的周围,以防演员不测。肘阁架上的演员均是四、五岁小孩,他(她)们身着戏,扮演烃剧中的各类人物,小演员在肘阁架子上或站,或仰、或卧,而实际上是坐在芯子上或用布带绑扎在芯子上,然后装一支假腿和假手,假腿和假手随着行进而随意摇摆,显得非常逼真,在肘阁架上演员根据不同剧情,做出各种造型来,如在一棚肘阁上,小演员肩挑水桶,名曰"水泊娘娘震四海";二棚肘阁上两个小演员分别扮演渔翁和渔翁的女儿,这叫"打渔杀家";在三棚肘阁上演员在不同的高度分别扮演青蛇、白蛇和许仙,摆出"断桥会"的造型来。在各棚肘阁上经常表演的节目有"打樱桃"、"水泊娘娘震四海"、"孙悟空"、"打渔杀家"、"对花枪"、"断桥会"、"猴打金钱豹"、"待月西厢"、"西游记"、"红楼梦"等。
肘阁是一种独特民间艺术形式,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熔戏剧、杂技、舞蹈、彩扎艺术于一炉,可谓寿县民间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特色小吃
八公山豆腐
豆腐起源于安徽的淮南地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豆腐中质量最好的数淮南八公山一带,叫做"八公山豆腐"。这种豆腐采用纯黄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当地农民制作豆腐的技艺世代相传,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艺,做出的豆腐细、白、鲜、嫩,深受群众欢迎。据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清朝汪汲的〈事物原会〉说:西汉古籍有"刘安作豆腐"的记载。刘安是汉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即今寿县),招宾客,方士数千人,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人,号称"八公"。刘安常在八公的陪伴下,炼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不想炼丹不成,反以黄豆.盐卤(又有说石膏)做成豆腐。关于八公山豆腐还有一种传说:刘安在家炼丹不成,胸中烦闷,外出散心,忽见对面北山下来八位老人,虽须长齐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飞。刘安大惊,疑是神仙,便求长生不老妙方,老人说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刘安如法炮制,得豆腐。从此,豆腐之法就从八公山下传播开来。
赵匡胤与"大救驾"
"大救驾",是古城寿县独有的特产,具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外层金丝盘绕,内层重油不腻;吃起来酥脆香甜、可口,是驰名省内外的名贵糕点。
说起这"大救驾",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呢。
相传,五代时的周世宗皇帝,下诏征讨淮南,命令大将赵匡胤攻打南唐古寿州(即今寿县城)赵匡胤率兵几十万,把寿州城围得水泄不通,但一连围了九个多月,攻取不下。由于长时间作战,军中粮草皆缺,将士们靠挖野菜度日,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但赵匡胤军纪严明,士卒们虽饿,对百姓却秋毫无犯,因此百姓们甚为感动。
军中将士缺粮多病,赵匡胤自己也是整天饥肠辘辘。一天,赵匡胤正在帐内左思右想没有办法,真象年三十晚上盼月亮,眼看就没有指望了。就在这时帐前士卒禀报:"帐外一老翁求见。"赵匡胤忙说:"快请!"不一会儿,士卒引来一个年约六十多岁的老人,老人手捧一个盒子,倒头便拜。赵匡胤亲切地对老翁说:"老人家,来此有何见教!"老翁说:"听说大将军军中缺粮,吃不饱,乡亲们愿意再凑些面,多做一些。"赵匡胤一听,忙命左右把盒子呈上来,他打开盒子,就闻到一股香味,拿起来咬一口,酥脆香甜。于是大声说:"唉呀,真是救驾了!"
将士们吃了这种糕点后,个个精神振作,攻破城池,赵匡胤进了古城。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这种糕点从此得名"大救驾",一直流传到今。
银鱼
古城宾阳门外的东淝河,纵贯全县达122公里,中段河床低洼,故水面宽达5公里左右,这里就是盛产银鱼的瓦埠湖。
银鱼,古称脍残,白小,杜甫"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的诗句即指此鱼。头扁平,体细长,光滑透明,洁白如银,体长1-2寸,属天然性鱼类。每年三四月间繁殖。在水草丛生的湖湾河口产卵,产卵后母鱼即死去,寿命一年。每条能产卵几千粒,卵化后迅速生长,五月中旬生长成熟,即可捕捞。瓦埠湖银鱼年产量在20万斤上下,多出口或运往北京、合肥和香港等地。
银鱼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鲜吃最美。但由于银鱼细嫩,出水便死,如不立即加工暴晒,很快即化成乳汁一样的水浆。故渔民多出售干银鱼。银鱼可做炒菜、烩菜、汤菜等十几种佳肴。清代曾列为贡品,今人多作馈赠礼品。
交通
寿县距合肥103公里,可乘飞机、火车、汽车。县城内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黄包车,城内一元,出城两元。去八公山可以租面包车。
北京站T63到合肥(12小时),西站1410到合肥(16小时),或从淮南下车打车去寿县(35公里,半小时到)。
北京飞到合肥,从新亚汽车站乘中巴到寿县(近2小时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