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寿光市古城初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寿光市古城初中地处蔬菜之乡城乡结合部,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农村中学,在校生1032人,专任教师57人。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安全优先、促进公平、强化服务、提高质量”的办学思想,细节中做出精彩,在素质教育[1]的道路上独辟蹊径。

布局合理,文化育人

学校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860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室整洁宽敞,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2]、新餐厅、学生公寓楼,高标准的硬件配套等一应俱全。实验室配备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在全市中位居前茅;图书室藏书10万余册,配套高标准书架、报架,借阅一条龙,实现“超市全天侯”式管理模式;多媒体双控系统室,上机流水化,管理专业规范。

教育成就教师,专业引领课堂

学校提出“把每一件事都做出教育的味道”教育理念,倡导爱的教育,激情的教育。发展学生先成就老师,这成为学校发展的指南。教师要成为学习型教师,教师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教师要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培养骨干新生力量,学校成立学科共同体、1+1教育大杂烩、校本会商等不同形式的教研载体,让教育智慧互融,让教育情怀绽放。学校先后涌现出潍坊市教学能手4名,潍坊市优秀教师4名,寿光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22名。

合作大于竞争,打造快乐教育

学校提出“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和乐堂”,学校的主人是学生,学校的使命是为了学生幸福人生奠基,让鲜花和小草享受同样的阳光。要相信学生,信任是赢得学生成长的首要条件;要发展个性,有个性才有品位,有个性才有创造;要全面发展学生,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要培养特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长是最好的名片。学校构建并实施“5+x”课堂教育策略,课堂教学演变为课堂教育,师生在课堂教育中蜕变,化茧成蝶,插上梦想的翅膀。课堂教育重点突出四个环节:突出教师讲授,做到不讲、少讲、精讲;突出小组合作机制,小组组建、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文化积淀一以贯之;突出学案深加工,既有理论支撑又呈现主题多元化;突出学科育人,教书、育人二合一。

常规成为课题,磁“场”传递力量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就没有个人和集体的团结、协作、发展、创新。学校实行“3加1”管理模式,即“班级、级部、学校”三级管理加“学生自主”管理,形成全员教育、全人教育的“场”。践行“让每一个孩子变得成功而精彩”教育信条,管理细微之处无不体现和浸润着学校育人的本质和精神。学校的一队制管理和直角文化成为育人的亮点和创新,常规管理真正课题化、纵深化。“开心农场—我的园地,我开垦”更是为学校发展、特色积淀注入不竭动力和活力,综合素质评价为龙头的育人、评价模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先后荣获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读书先进单位、青年文明号、潍坊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校等荣誉称号,不断回归“人本、人和、人文”的教育原点,全面营造“务本文化”校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