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尋夢隆里(楊秀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尋夢隆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尋夢隆里》中國當代作家楊秀廷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尋夢隆里

古井幽幽,古巷長長,花臉如雲,黛瓦粉牆。古風古韻的隆里古城,像一幅古樸的風景畫,靜靜鋪展在黔湘桂邊界貴州省錦屏縣南部青山環繞的龍溪壩子上,向世人講述它沉厚的歷史和在新時代華麗轉身的故事。

民族融合見證時代巨變

600多年前,隆里屯軍帳篷里飄出的第一縷炊煙,在青山綠水間瀰漫開來,來自中原和江南九省移民的思鄉種子,從此播撒在這片盛產杉木也盛產鄉愁的土地上。

隆里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九年(1386),由龍里守御千戶所衍化而來,是明王朝洪武年間「調北征南」「屯田戍邊」形成的軍事城堡,具有深厚的明代移民軍事衛所歷史背景。來自中原和江南的屯軍遷入,在西南少數民族高度密集地區建起了一座漢族移民村落,屯軍及其後裔傳承故土家園的生產生活方式,使隆里成為黔湘桂邊地的一座「漢文化孤島」。官衙、書院、民居,城牆、戍樓、護城河,蒸米花、炸麻葉、做印盒粑,舞「花臉龍」、演漢戲、「迎故事」等等,豐富的漢文化遺存,饒富深意,綿延成隆里古城「城內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人姓,七十二眼井」的軍屯文化記憶。600多年來,隆里所屯軍後裔在這片土地上「亦兵亦農」,與周邊少數民族的交往,經歷了對峙、試探,摩擦、接納,融合、依靠的演進過程。新中國成立後,隆里古城屯軍後裔主動求變,與周邊少數民族逐步形成了密切交往、主動融合、相互依靠的新型民族關係。

隆里的故事,在長長的來路里。

明洪武十一年(1378),湖廣上里坪司(今貴州黎平)人吳勉揭竿舉事,稱「剷平王」,古州(今榕江)一帶十二蠻夷長官司紛紛響應,其隊伍迅速發展,「號二十萬眾」,攻銅鼓,克黎平,陷靖州,襲通道,戰武岡,激盪於湘黔桂毗鄰地區,聲震朝廷。明太祖朱元璋派楚王朱楨統兵34萬彈壓,起義軍經歷八8年苦戰兵敗,明王朝留兵駐守,推行衛所制,實行「軍屯」。隆里地處要衝,地扼黔湘桂邊界少數民族地區腹地的關口,所在地勢山環水繞,盆壩廣闊,物產豐富,被選為屯軍之地,始置龍里守御千戶所,隸屬湖廣都司五開衛(今黎平),為五開衛內外十六所之一,來自中原和江南的軍人屯墾駐守於此,此為隆里古城之始。歷史上,由於封建王朝實行「所不連司,寨不通屯」的政策,限制了屯軍族群與少數民族的交往,隆里屯軍及其後裔不但在曠地上築起高厚的城牆,在心理上也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與少數民族鮮有往來。明清時期,隆里所遭受7次戰火洗禮。烽火歲月,焦灼着隆里軍屯族群的心靈。文化差異帶來的「孤獨」和由於民族衝突產生的「隔閡」,回望千里鄉關的綿綿思鄉夢,曾經讓隆里人動起了離開隆里、返回中原和江南的心念。在動盪的歲月中,隆里人渴望回到他們久遠的故鄉,歸居他們的祖籍地,歸依自己的族群。

風物代謝,世事簇新。隆里人在徘徊中,找尋到了在這裡紮根、生存和發展的和合之道。

隆里古城的風物傳說,由此有了一種隆里版的「三皇故事」:一是「皇家軍遠征」,即明洪武時期朱元璋「調北征南」,中原和江南九省官兵遷駐隆里;二是「皇木北上」,明朝軍隊的軍事行動發現了清水江流域優質木材,官商與民商接踵前來採購,開啟了清水江木材時代,曾因地處僻遠而成為「化外之地」的清水江流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融入了國家體系;三是「皇榜高中」,優質「苗木」隨清水江下沅江入長江上運河轉運北京,木材東流帶來文化西漸,文教興起,軍屯學子及侗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子弟人才輩出。

一部隆里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民族融合的歷史。曾經讓隆里人嘗遍了「孤獨」的這片邊鄉僻壤,族群的互動、交流,點燃了民族融合的希望之火,在歷史的巨變中深情擁抱了隆里這個移民族群,給了他們安慰、溫暖和希望。

隆里古城南門「正陽門」內的一通古碑,記述着這座「亦兵亦農、能戰能防」的古城,經由征戰離亂之痛,到休養生息「中興」,繼而迎來民族交融「隆盛」的前朝往事。而今,鉛華隱去,隆里古城也由曾經的軍事城堡,變成農業鄉村,再以轉身回望歷史深處的繾綣姿態,蝶變成新興的旅遊古鎮。這600年的跌宕起伏,浸透着沉鬱蒼涼,也收藏有融和晴暖。

新中國成立後,黨的民族政策像浩蕩春風,催生了大山深處的萬千新綠。在新時代的春風暖雨里,隆里人舞動的「花臉龍」變得昂揚歡快起來,隆里漢戲高腔更加嘹亮,隆里人的日子也一天天紅火起來。隆里所村以「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共同發展」為主題,把民族團結進步與黨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社會治理、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和旅遊開發等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民族融合共進,文化交流共生」的民族團結進步創新發展新路,打造了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的「隆里樣板」。

走進坐落於隆里古城南門廣場邊的「錦屏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展廳里,「民族團結進步榮譽榜」十分醒目:

2008年12月,隆里中學被貴州省教育廳、省民委、省人事廳表彰為「全省民族民間文化教育活動先進集體」;

2013年9月,隆里中小學被貴州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授予「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學校」榮譽稱號;

2014年9月,隆里鄉華寨村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榮譽稱號;

2016年7月,隆里中學被黔東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黔東南建州60周年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榮譽稱號;

2019年11月,錦屏縣公安局隆里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2021年1月,錦屏縣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2021年10月,隆里所村被貴州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命名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

這一項項榮譽,展示了隆里人與周邊少數民族融合共進、民族團結進步創新實踐的豐碩成果,也見證了錦屏縣各族幹部群眾團結奮進的歷程。

今日隆里,城門大開,喜迎八方來客。隆里古城,已經成為中國和挪威王國國際合作生態博物館,躋身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等國家級名片,隆里古建築群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隆里已經成為貴州省和黔東南州重點發展的旅遊景區之一,是帶動革命老區錦屏縣文化旅遊事業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隆里故事多,今朝更傳奇。民族融合共進的歷程,見證了隆里的滄桑巨變。

邊邑古城的歷史風雲

隆里古城居民是明代洪武年間「調北征南」屯軍的後裔,這些軍人後代一直固守着故土——江南和中原的文化習俗,玩「花臉龍」、迎「故事」、唱「漢戲」是他們一代又一代沿襲鄉愁的文化傳承方式。古城裡,窨子屋古宅門楣上標示祖籍地和家風的「郡口」、墨跡斑駁的對聯,鑲嵌着鵝卵石的「丁」字花街,馬頭牆上的彩繪等等,都以豐富的表情在那裡守望着,而且這一守就是600多年。

「一山一水一片林,一街一巷一古城。一屯一所一部史,一來一往一代人。」這首流傳在隆里的民間歌謠,生動地描述和勾畫出隆里古城的一幅線描圖,道出了隆里古城的大勢大象:古城四周山環水繞,群山蒼翠,春蕾林場10萬畝人工林鬱鬱蔥蔥,氣象萬千;古城內樓宇軒昂,人煙稠密,遺韻幽遠。

在中國南方諸多盛滿故事的古城中,隆里古城風骨獨具,因明王朝經營大西南的軍事行動和文化輸入,造致隆里氣韻雄沉的性格里蘊含着許許多多柔美或尖銳的細節。屯軍、商戶、民夫,織機、水碾、龍骨車,掘井、蠶桑、種棉,「清明會」、「紅儀會」、「龍燈會」……這些物象,如一幀幀鮮活生動的冊頁,流布在這方土地上。

歲月越久遠,那些隱藏在隆里古城古街古巷深處的影像卻愈加清晰。

吳勉起義失敗12年後的洪武三十年(1397),錦屏婆洞林寬再次揭竿而起,帶領10萬隊伍,占隆里,攻新化,打平茶,圍困黎平守御千戶所。是年秋,清水江兩岸已是層林盡染,一隊隊人馬在叢林中奔馳,軍旗獵獵,戰馬嘶鳴,打破了山林中的寂靜。朱元璋命楚王朱楨、湘王朱柏「率軍三十萬,由沅州(今湖南芷江)伐木開道二百里,直抵天柱」。軍旅鐵蹄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林寬部兩面受敵,銅鼓一戰,林寬被俘。今日銅鼓古城外,楚王營、楚王妃子墓、岔路林家堡、林家營盤尚在,600多年後,那些刀光劍影的風雲人物,依舊豐潤着這方鄉土的風物傳說。

作為明王朝在大西南實施滇黔經營的戰略大手筆之一,「調北征南」的結果是在湘黔桂設立了眾多的屯堡,「撥軍下屯,撥民下寨」,實行屯田制。明洪武十九年,按照軍事「能攻能防」需要構建成「三街六巷九院子」的龍里守御千戶所,在龍溪河畔的田疇中卓然興起,就像隆里古城裡那些足以迷惑遊客的「丁」字街一樣,這枚明王朝的「千戶所」鉚釘從此鉚在了湘黔桂邊界的青山綠水間。

天地間多了一座城池,也多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

炊煙從營帳中裊裊升起,飄遊在真武山下廣袤的田園間。城牆自田園中突起,豎起了一道圈住民間自由往來的堅壁,但城裡城外,人們心底的暖流總是靜靜流淌,從來沒有停止過試探和交匯。到了清代後期,一座座宗祠在隆里所煥彩落成,隆里人默認和公開地表明了把隆里當成故鄉的姿態。

一方山水,自此偃息了烽煙劍氣,又策新了農桑與書香。 [1]

作者簡介

楊秀廷,貴州省錦屏縣委政研室原主任,貴州省作協會員,202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第二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學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