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寺子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寺子乡位于通渭县境北部偏东。通(渭)会(宁)公路沿境内西部边缘通过。辖刘家窑坡王儿岔、窎嘴、花亭、郑阳、谢黄、寺子川、峡口、大营、山坪、中心、董家沟、风凰、董家山、长城15个村委会。[1]

中文名称: 寺子乡

行政区类别: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下辖乡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下辖地区: 15村民委员会

政府驻地: 窑坡村

电话区号: 0932

邮政区码: 743321

地理位置: 通渭县南部山区

面 积: 117平方公里

人 口: 1.4万人

方 言: 秦陇方言

气候条件: 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

著名景点: 秦长城遗址

机 场: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

火车站: 通渭站

车牌代码: 甘·J

乡镇简介

寺子乡是甘肃省通渭县一个山区农业乡,地处通渭县南部山区。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靠天吃饭,产业结构单一。这里的农民贫穷,核心是缺少粮食;农民忙,中心是忙口粮;但沿着以粮抓粮的老路子,一年到头是白忙,穷忙,忙下来亩产不过百十公斤,群众生活非常困难,但寺子乡政府并没有嫌弃山的贫瘠,整修梯田,开挖道路,因地制宜,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做起了项目建设的大文章,并以此来拉动寺子乡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地毯、农具等厂。农业主产小麦、莜麦、马铃薯,盛产胡麻。战国秦长城由寺子乡入静宁县境。

历史沿革

寺子乡寺子乡为通渭县辖乡。1949年设寺子乡,1958年并入义岗公社,1961年分设寺子公社,1981年更名为寺子川公社,1983年改置乡。

农业结构

寺子乡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为了增有效地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寺子乡在农业结构上加大了调整力度,以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农民压缩传统农业规模,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养殖业,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业与养殖业协调发展,在农户中已基本形成了“人均2亩洋芋、1亩玉米地膜、1亩饲草、1头牛、输1个劳动力”的产业思路。寺子乡洋芋种植面积达到3.3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6万亩,饲草种植面积1.6万亩。寺子乡在洋芋种植上已形成了“二带六点”种植布局,分别是王通公路带的王儿、谢黄、窑坡点各1000亩的洋芋种植点,北山公路带的中心、山坪、董沟各1000亩洋芋种植点,并全部调兑陇薯3号,新大坪,9408-10等优良品种150多吨,其中建立吊咀、王儿新大坪育种示范点700亩。在草蓄种植上,寺子乡共种植红豆草等优质牧草5000亩,使饲草留床面积达11000亩,同时,结合整村参与扶贫、信用合作组、贫困养殖等形式,在王儿、山坪、中心3个村建立了种草养畜示范基地,并建成标准化圈舍200座,引进繁育黄牛260头,成立了6组“双培双带”养牛信用合作组,使规模养殖户达到了80多户。

在玉米种地膜种植上,寺子乡重点沿北山公路建成了2000亩地膜玉米长廊。果菜种植作为山区农村的潮阳产业,重点分布在川区地带的寺子、窑坡、花亭、峡口、吊咀五村,并沿义陇河建形成500亩的无公害蔬菜示范点。其中在寺子上庄滩、李滩200亩优质西瓜套大豆种植示范点的成功种植,据估算,综合亩收入可达1300元左右。它的建成,对于转变农民种植观念,调整粮经比例,探索高效农业新模,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一定的示范推动作用。按照种草易草,种树易树的思路,寺子乡对茺山补植补造,完成了窑坡、郑阳、王儿、吊咀、花亭等5村800亩荒山造林工程,退耕5000亩,选调山杏15万株,山毛桃10万株补植补造荒山面积6800多亩,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寺子乡初步形成了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一村一品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在抓项目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寺子乡把加大劳务输出做为寺子乡的又一工作重点,对外输出务工人员进行了前期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寺子乡针对对外输出务工人员举办了3期工程、电动、缝纫培训班,参训人员超过180余人,同时乡上还举办了几期农民实用培训班,参训人员达400人次,科学技术的培训不但使寺子农民提高了文化知识,而且学到了一技之长,在家乡种地增了产,在外面务工挣回了票子,从而达到了政府、农民和干部职工三满意的局面。

寺子乡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真正拉开寺子乡项目建设序幕的开始。寺子乡从转变以往的只重视农业经济发展上下功夫,加大了项目建设力度,因地制宜,整合地域优势,确立了以项目带动作为发展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寺子乡掀起了领导跑项目,村社抓项目,社会办项目的热潮。重点在道路建设、种植业、养殖业、村级文化培训上付诸实施。为川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土地保障,彻底结束寺子北山区农民水、电、路不通的日子,实现寺子乡村社道路网络化。

通渭县寺子乡群众广泛参与,做到资金有效整合,技术综合配套,使已启动实施的谢黄、花亭、山坪、窖坡等村项目建设起步良好,进展顺利。

寺子乡4个项目村已改建圈舍638间,引进黄牛200头,在谢黄村建成沼气池100座,种植优良牧草1.2万亩。完成标准化洋芋种植面积2000亩,新修道路29公里,新修梯田1960亩,培训农民86人次,已建成新农村1处160多户,总投资30多万元的乡计生服务所已竣工投入使用,寺子乡已建成了集文化、医疗、计生为一体的标准化村级活动室15个。

文化遗址

甘肃静宁秦长城遗址,西南与通渭县寺子乡秦长城相接,在静宁县田堡乡梢家湾入境,经四河,红寺、高界乡,在原安乡李保村北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蒋台一段相接,全长62公里。大部分城址已不明显,唯田堡乡陆家湾村的烽墩梁上,以及附近农民周姓住宅南侧,城墙基尚存。塌陷断面,土质坚硬,板筑痕迹明显,板层厚0.8至0.1米,宽5至6米。自红寺乡的吊岔梁往西,至通渭县寺子乡。通渭县寺子乡境内的秦长城遗址就“多有烽燧、壕堑”(《通渭县志》)。

视频

通渭县寺子乡花亭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