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座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对座草,中药名。[1]
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
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南部)、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具有利湿退黄,
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别 名大金钱草、对座草、路边黄、遍地黄、铜钱草、一串钱,对坐草,路边草,仙人对坐草、地蜈蚣、过路黄、[[]]、黄疸草、四川金钱草、遍地黄
入药部位
干燥全草。
性味
味甘、咸,性微寒。[2]
归经
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效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主治
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15~60g。
炮制
采集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抢水洗,切段,干燥。
植物特征
茎柔弱,平卧延伸,长20-60厘米,无毛、被疏毛以无密被铁锈色多细胞柔毛,
幼嫩部分密被褐色无柄腺体,下部节间较短,常发出不定根,中部节间长1.5-5 (10) 厘米。
叶对生,卵圆形、近圆形以至肾圆形,长 (1.5) 2-6 (8) 厘米,宽1-4 (6) 厘米,先端锐尖或圆钝以至圆形,
基部截形至浅心形,鲜时稍厚,透光可见密布的透明腺条,干时腺条变黑色,两面无毛或密被糙伏毛;
叶柄比叶片短或与之近等长,无毛以至密被毛。花单生叶腋;
花梗长1-5厘米,通常不超过叶长,毛被如茎,多少具褐色无柄腺体;
花萼长 (4) 5-7 (10) 毫米,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以至线形或上部稍扩大而近匙形,
先端锐尖或稍钝,无毛、被柔毛或仅边缘具缘毛;花冠黄色,长7-15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长2-4毫米,
裂片狭卵形以至近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钝,质地稍厚,具黑色长腺条;花丝长6-8毫米,下半部合生成筒;
花药卵圆形,长1-1.5毫米;花粉粒具3孔沟,近球形 [(29.5-32) × (27-31)微米],表面具网状纹饰;
子房卵珠形,花柱长6-8毫米。蒴果球形,直径4-5毫米,无毛,有稀疏黑色腺条。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产于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南部)、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
生于沟边、路旁阴湿处和山坡林下,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2300米。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
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
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
有的带花,花黄色,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气微,味淡。
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的段。茎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实心。
叶对生,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
主脉明显突出,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的条纹。偶见黄色花,单生叶腋。气微,味淡。
目录
参考来源
- ↑ 金钱草-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中药禁忌网
- ↑ 对座草 - 中药材 ,- 轻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