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寸口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寸口脉是位于手桡骨茎突处定关,关前为寸的一个穴位。

定位

寸口脉中寸关尺三部脉,是以两手的桡骨茎突处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以便三指按切,这是后世医家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在中国古代,看病切脉,并不单在两手,据 《黄帝内经》 记载,诊脉有全身遍诊法,在临床应用上,给医家和患者带来诸多不便。自《内经》出后,医家开始将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脉法,进行探索与改革,最早汉代,扁鹊所著《难经》一书中,提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难经·一难》)又说:“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由于是扁鹊倡导诊脉专取两手寸口处,并把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这种举动,得到诸多医家的赞同。俞曲园说:“盖扁鹊治病初不以脉,故厌古法之烦重,而专取之手,此在古法则中三部也,扁鹊本以中部包上下二部,今医家寸关尺所由始也,扁鹊以此为名,而后人仍奉为定法,不亦傎欤”(《疫医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也由原先一指切脉(结合观尺、遍诊法),单独采取二指按诊寸口了。[1]

两汉以后,医家诊脉独取寸口相习成风,但观尺、遍诊法还未完全废除,因此,张仲景提出:“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所谓管窥而已”(《伤寒论》自序),虽然张仲景批评当时诸医家的行为,并创立寸口、人迎、趺阳三种简易诊法,历代相从者甚少。晋、梁阳泉说:“名医达脉,求之于寸口三候之间,则得之矣”(《物理论》)。以上看出,由扁鹊所创的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法,给后世的脉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关脉的位置和长度,在《难经·二难》内,已有论述,只是当时有些医家不甚了解经文原意,直到现今仍如是。关脉在二指指缝处,其长度为一分,因采用二指按脉,所在位置,无甚明显的意义,因此,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到了魏晋时期,太医令王叔和提出:“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脉经·卷一》)。王叔和只言寸尺定位,关脉位置还是说的不具体,使人误认为一个点,但其位仍在二指指缝间,故近人任应秋说:“‘寸、关、尺’是假设的,就用两个指拇,也未尝不可”(《脉学研究十讲》)。隋时吴人吕广注《难经》时说:“脉从关至尺泽”,只有关脉之名,而无关之位。隋·杨上善说:“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太素色脉尺诊篇》)。杨氏把尺作尺肤诊,又作尺部脉解。从这里可以看出,诊尺肤法逐步被尺脉代替了。杨氏又说:“从尺泽至关,此为尺分也,分尺之下,关后一寸动脉,以为诊候尺脉之部也”。说明六朝时期,医家临诊不再观尺肤了,寸口切脉法,已由原先的一指,普遍采用二指按切了。杨上善在经文“按尺寸,观浮沉滑沚而知病所生”句下注文说:“依此大经,竟无关部,关者,尺寸分处,关自无地”(《黄帝内经太素·卷三》)。这是杨氏把“按尺肤、诊寸口”两法,误为寸口脉中的“尺、寸”两部,故自怨“依此大经,竟无关部”,杨氏下文引《难经》句又说:“但关脉不得言无,然是尺寸分处,自无其地,脾脉在中,有病寄见尺寸两间。至下经之中,具言是非也”(卷三·篇目缺)。杨氏以《难经》为据,结合以二指按寸尺二脉,当时是很难体会到关脉的真义所在。由隋到唐,孙思邈在著《千金要方》中,遵《脉经》之意,仍把寸口作为寸部,寸部在腕后高骨,从寸部到尺泽为尺部,尺寸之间分界处为关,关的位置仍说的模糊不清。到了宋代,北宋高阳生托王叔和著《脉诀》说:“掌后高骨号为关,骨下关脉形宛然”,甚得《脉经》要义,但诸多医家认为“文词浅鄙”,甚至“委弃而羞言之”,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对于寸口三部脉的定位,还是纷说不一,如宋·赵彦卫说:“手掌后高骨下为寸,寸下为关,关下为尺”(《云麓漫钞》)。赵氏以“高骨下为寸”,“下”可作“后”字解,此种说法也不为众医家所认可。但在实际应用当中,有的医家已有原先二指,展拓为三指按脉了,并逐渐认识到,关脉不但有其名,而且它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南宋时期,朱熹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朱氏说:“所谓关者,多不明,窃议病者之臂有长短,医者三指有肥瘠,而寸关尺必确有其处。《千金方》云:‘寸口之处,其骨自高’。惟俗传《脉诀》,辞最谫陋,非叔和之书,而要能指高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似得叔和之旨,余非精于斯道者,录之以待博识者”(《跋郭长阳伤寒补亡论》)。经朱熹这一跋后,后世医家才恍然而悟,有了清晰的看法,长时期的争执停止了,寸口脉中寸关尺三部的定位得到确立并给予它足够的重视。到了明代,名医李时珍说:“掌后高骨是谓关上,关前为阳(寸),关后为阴(尺)”。清代,叶子雨亦说:“鱼际为寸,太渊之高骨为关,经渠为尺,《内经》无关部,至《难经》始提出,并以此三部分为九候”。现代医家及诸多医书,多是这个观点,从此以后,寸口脉中寸关尺三部的定位,在认识和应用上得到了统一。[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