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圣家三口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寨子圣家三口堂属于榆林教区, 1883年,有靖边小桥畔邵氏、万氏等教友受小桥畔教堂的指派,迁来定居,冯氏等5户教友受教堂邀请从山西迁来定居。当年建小圣堂为5间,砖木结构起脊无瓦房,由小桥畔天主堂管理,1900年教堂被三边义和团焚毁。1902年,原址重建教堂,东西23.34米(七丈),南北10米(三丈),砖木结构起脊瓦房,圣台在西,堂东建钟楼,高10米(三丈),另建住房6间,始有本堂神父。1905年,钟楼东建培德学校,校舍34间,堂西建婴孩院、养老院、诊疗所各1处,房屋20余间,神父住房10间,修女住房8间,更衣所5间,客房等10间,前书房10间,后书房7间,堂北建库房、马棚等43间,时造价白银3万余两。1911年始建寨堡,1915年建成,堡内主巷道呈“┳”字形,北为教堂堂区,南居教友120余户,房屋300余间,建筑纵横有序。1917年原址第三次建堂,(原建7间,后续3间),大教堂东西13.34米(四丈),南北33.34米(十丈),堂门向西靠南,祭台在北,下建有地窖;3年后靠堂南建钟楼,高25米(七丈五),上悬大小钟两口(此物由外籍神父从国外购回,结构、音质独特,大钟毁于“文革”,小钟曾为定边第二中学校钟。
教堂简介
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时物归原主。1932年在堂东寨墙下,另建7间起脊砖瓦房小教堂,东西10米(三丈),南北23.34米(七丈),祭台在北,堂门在西,专供培德学校学生使用。大教堂、钟楼、小教堂、房屋等建筑均毁于“文革”期间,原址在现堆子梁镇政府、学校驻地。1984年在旧址南约500米处新建砖木结构教堂7间,平房2间。1986年,万斗轩神父主持重建天主堂,东西35米,南北12米,东设祭台,南北开窗,西建钟楼高12米,下为堂门。堂门楹联“天地共仰善导户 神人同崇圣洁家”,同时建神父住房6间,修女房5间,库房2间,门房1间,总占地4500平方米。现有教友:5840人。
基督教建筑
初期基督教建筑反映了当时一些奴隶和贫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现在纪念死者、寄托对来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于1~2世纪开始流传。罗马帝国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后,教堂建筑逐渐发展起来,罗马一地就有30余座。5 至 10 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建筑,主要的类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罗马建筑作为礼拜仪式之用,没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将罗马的巴西利卡改为教堂。教堂平面有圆形和多边形的。
教会规定:圣坛必须在东端,大门朝西。圣坛为半圆形穹顶所覆盖,圣坛前设祭坛,祭坛前又增建一横翼,比较短;与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长十字形平面,称为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难。一般在巴西利卡前还有一个三面有围廊的前庭,中央设洗礼池。独立的钟楼位于教堂一侧,形成完整的群体。这种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欧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实例是罗马圣彼得教堂。